学习成果导向对高等职业教育专创课程建设的启示

2019-01-15 13:37:58尹凤霞
时代人物 2019年34期
关键词:专创导向成果

□文|尹凤霞

树立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学习成果导向的内涵

成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考核标准,成果是由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技能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其中有实用性,也是学生通过不懈的努力而得出的成绩,展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成果注重的是学生掌握技能的多少,而不是最终的学生成绩,成果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就是今后的就业能力。在西方国家,对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氛围,一个范例,两个关键目的,三个关键前提,四个执行原则,五向通用领域的实践。具体是指:一个范例,是指成果导向教育的思想方法,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什么”能促进学生学习,学生最终“是否”能完成学习目标。学生能否成功是与学习路径有关,所以在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两个关键目的是指,成果导向教育的两个实施目的:构建成果蓝图,就是为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制作一个蓝图,学生想要成功必须具备的能力蓝图;营造成果情境与机会,建设学生需要达到预期目标的条件,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避免学生最终以失败的结果告终,提高学生的成果几率。三个关键前提,一是指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成功;二是学习的成功可以促进学生最终的成功;三是学校为学生提供成果的条件,是学生路径选择的决定者,要为学生的最终成果负责,同时提供保障。四个执行原则是清楚聚焦于重要的高峰成果、努力为学习成果提供机会和支持、对学生保持高度期许。五项通用领域的实践是指,定义成果、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结果凭证、决定进阶。在毕业后,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性逻辑思维,人际交往能力,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以及面对突发状况是否有应急处理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在成果中所表现。成果导向教育就是以学习这些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果导向教育注重能力培养,能力训练,最终的成绩只是监测的标准,最终还是以学生具备多方面的能力目标,确保学生的就业能力。

树立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目前教育大背景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成果导向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标准的一种教育方式。高职院校需要对教育理念进行改革创新,改变以往的教育思路,把成果导向教育作为新目标。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学习树立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今后就业中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职业教育也是为今后学生面向就业市场的一种就业观教育。成果导向理念教育与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相适应,成果导向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最终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成果导向教育在西方国家最先实施,澳洲西部教育署把成果导向教育描述为一个教育过程,先决条件是能够决定什么结果是必须要所有学生在学习结束时都能达到的,或者通过课程教育,教学协助完成。成果导向教育是需要教师和学生把学习的中心放在成果上,要以最终目标来进行学习,在最初树立目标时就需要制定适合学生本身的一种任务,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一最终目标为准。

成果导向教育与专创融合课程建设——《BIM技术》

专创融合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从头脑到市场,从创造性的洞察力到成功创新,实践创业活动,形成完整项目计划。最终达到专业知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课程效果。实质上专创课程建设,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保持创新思维,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成果导向教育与专创课程教育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创新思维为主导。在对BIM技术进行专创课程建设时,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的学习BIM技术,学校以培养BIM技术人才为目标。BIM建模应用技术的课程的专业目标:(1)让学生掌握建筑业信息技术走向更高层一种技术,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BIM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思维模式,同时掌握BIM数字方针技术模型,认识BIM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掌握BIM技术在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模型中的应用理念与方法。(2)掌握BIM技术可视化与虚拟施工功能,掌握各部门之间协同发展的原理。(3)能够使用BIM技术进行简单的建筑类型平面,立体,剖面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的操作中。方法能力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公平公正的完成项目目标,以诚实信用的原则,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便于在今后的就业中顺利进行。在对BIM技术进行专创融合课程建设时,也是让学生具备善于沟通,具有团结协作,管理协调的能力,让学生就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困难时可以理智的解决,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成果导向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目标导向的一致性为本土化奠定基础。一个学习的教育质量是对教育体系的一种评价,最终结果是显示在学生身上。教育质量是以学生是否具备能力而体现,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是当前高校的统一目标,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建设国际一流的高职院校是我国高职院校的统一目标,以提升国家的竞争能力为准则,是一种地区建设的战略举措。我国提出建设优质高校,具体表现为毕业生就业能力,优质的可研成果转化能力,优质的服务能力,优质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优质师资力量,优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优质的高校合作教育与竞争,优质的国际发展,优质的社会认可。从教育的质量来说,我国高校的建设目的就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果导向教育促使国家发展本国的优秀教育,为主流理论国家的职业教育目标不谋而合。

改革练的同质性为教育国家化搭建平台。我国相关政策要求高职院校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这也是高校目前教学的基本原则。由于国际上对实践能力的重视,我国在对成果进行重视时,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支持学生成功,为学生成果提供有利条件。成果导向教育和国际发展主流相契合,我国利用成果导向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我国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帮助。

现有模式的可溶性为课程改革提供路径。我国在开始进行课程改革时,借鉴了MES课程模式、CDIO课程模式、CBE课程模式等多种教育模式,目的是找到适合我国国情以及我国教育发展目标的教育方式。成果导向教育就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我国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目前成果导向教育已经是符合我国本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一种教育理念。但是成果导向并不是一种固定教学模式,而是需要根据我国教育发展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不断发展的。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作用是结合课程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专创课程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独特的教育,此时成果导向教育就根据专创课程的目标和个性化进行适当的变化。成果导向教育不是要求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也不是让学生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固定的学习方式。而是让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发散的思维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与周围学生的差异找到合理的学习方式,以便学生最终达到目标。成果导向性的可融合性以及可塑造性都为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综合发展提供了帮助。

我国对成果导向教学的重视逐渐增加,在高校中利用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也逐渐增多。高职院校在利用成果导向教育的同时进行专创课程建设,以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综合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同时也对专业知识有更好的掌握。成果导向教育认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取得学习成果,而这个学习成果不仅仅是单一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习成绩为最终成果的教学模式。成果导向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同时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引导监督的角色,学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以学生成功为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的能力是让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就业中可更好的发挥的能力。成果导向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思考、推理、评价、反馈和行动。

猜你喜欢
专创导向成果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16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亚太教育(2021年3期)2021-12-05 05:51:42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高教学刊(2021年24期)2021-09-15 02:16:34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