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教育的大学班级管理工作思考

2019-01-15 13:37:58张小伟
时代人物 2019年34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大学班级

□文|张小伟

情感作为态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和态度中的内向感受和意向是有协调一致性的。态度是一个人生理上具有复杂性和稳定性的评价和体验,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是否具有满意度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体验。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情绪指的是审美、自我情感等。情感教育就是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关注,促使学生得以健康发展,特别是对学生的人格健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情感教育也是高校学生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是呼唤教育的情感回归,将体现出教育关怀人的本质。

大学班级作为高校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集体学习和集体生活的基础,也可以说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是学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保障。因为学生生源地的不同,以及全日制学生在校学习的特殊性,对于大学班级管理工作特别重要。所以,将情感教育融入到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将有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使得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大学班级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价值意义

实施情感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帮助大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大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同时,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当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容易形成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方式,使得大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情感水平的提升。在班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中情感因素的确实,学生情感体验匮乏。所以,强化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就特别重要,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促进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

实施情感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从当前教育体制的年龄来分析,大学生基本上处于青春期中后期,这一时期具有一般人的喜怒哀乐之外,在情感体验上容易存在矛盾和冲突。常见的就是大学生思想上主动性和行为上被动性两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交往需求和封闭需求之间矛盾等等。上面这些矛盾将使得学生的情感体会发生冲突,这样就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容易使大学生长期处于一个压抑和失衡的状态,时间久了大学生就形成了心理障碍,容易产生各类过激行为。

实施情感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作为一个人对自己人生意义的看法,价值观作为一个人对世界的价值取向。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时期一个人所接受的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将对一个人三观形成产生直接性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欧美西方国家思想的进入,使得当前社会上各种思想意识互相冲突、价值泛滥、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日常教学中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使得交往的情感性在减弱。高校教学中不能过于强调知识和智力的培养,不能造成大学生出现情感缺失问题。一些大学生因为情感缺失,在日常生活中就表现出来的行为偏离正常人的轨道,在社会上打架斗殴、游戏成瘾、故意损坏公共财物等,都在慢慢地侵蚀着大学生正常的思想行为意识,最终会让这些大学生走上违反犯罪的道路。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将情感教育的柔性化和制度化管理的刚性相互融合,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树立牢固、正确的三观。

当前大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班级凝聚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当前高校实施的是行政班级管理模式,学生进入高校后,一般是按照专业来分班的,一个班级就是行政班,也就相应地成立团支部。因为班级成立之前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水平、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地域的差异性,使得大学生在大一时期,彼此在相处和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有的学生与别人相处过程中一旦发生了不愉快,将封闭自己不和别人再深入地交往,这样就不利于班级文化的融合,容易使得班级学生之间形成生疏感,长期发展下去,班级凝聚力自然会不强。

学生参与班级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在下降。当今的大学生,都经历了中小学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进入大学,约束少了,这样就可以完全放松了。入校之初,很多大学生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来对自己的人际交往圈进行积极拓展。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的特色活动,也是常规性的活动,班级活动也会互相模仿,使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参加的同学就容易感到失望。这样就使得下次举办活动的时候,学生的参与兴趣就下降,同时也打击了组织活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使得班级集体活动从组织次数和参与人数都出现了严重地下降。

在大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的具体举措

老师要注意强化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争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校的任务就是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一具体工作将要一线的老师来承担,不论是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大学辅导员,还是负责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如果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将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管理模式。老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不仅需要严格的管理,还需要更强的情感投入。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要积极争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对所有的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关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就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班级的凝聚力得到增强,还能为班级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强化对大学生的情感疏导,确保大学生能够度过情感发育的 “黄金时期”

大学生从年龄上说,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虽然青春期的懵懂已过,但是因为缺乏情感生活的阅历,情感方面的困扰还是会发生的。倘若大学生当前有了情感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将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班级生活中。严重者将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所以,高校辅导员要对出现情感困扰的学生要及时关注,及时准确地进行干预,加大情感疏导力度,引导大学生对自身存在的情感问题正确对待,帮助大学生安全度过情感发育的“黄金时期”。

加大各类社团活动的开展力度,将情感教育和社团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当前各个大学中的社团活动异常丰富,高校大多实施的是“科研教学 - 文体活动”的模式来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这样就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融合的模式,利用第二课堂教学来开展情感教育。但是有些高校社团活动成效不明显,只是个名头,有的学期初举办一两次活动,剩下的时间都销声匿迹了。高校社团活动的开展成效将体现出学生的情感变化。所以,高校要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流引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加大社团活动的组织开展力度,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情感,这样来实现情感教育由浅及深、潜移默化地融入到高校社团活动中,促使学生的个人情感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各类社团情感活动中实现升华,让学生也充分地认识到情感在自身学习、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现代教育不仅需要老师向学生传授讲解知识,还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情感教育将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所以,需要高校辅导员将情感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学生的情感动向要及时关注,不能过于注重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是大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大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将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思想精神境界,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高校辅导员要在班级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大对情感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建立师生沟通交流的良好机制,让学生和老师之间能够做到互相信任和尊敬,从而提升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艺术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大学班级
“留白”是个大学问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