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敏
(河北工程大学学生工作部,河北 邯郸 056038)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从经济层面保障了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近年来,为促进贫困生全面健康发展,国家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资助育人。要求高校在对贫困生实施经济资助同时,思索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施“精神资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注重于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而是更加关注于学生的个人品质、思维意识等各个方面。贫困生基于原生家庭、成长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更容易产生自卑、内向的心理。如果高校不进行正确的引导,会导致学生形成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爱慕虚荣、盲目高消费等不健康的价值观念,严重的还会丧失诚信,更有甚者会由此走上歧途。学校是教授知识的基地,更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主阵地。高校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是坚持党的领导方向来进行。新时期,国家在完善资助政策体系的过程中,逐步提出了资助育人的理念。要求高校在扎实的资助工作基础上,通过对贫困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其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正视自己、全面发展、励志成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知恩感恩、诚实守信、勇于担当;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将学生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核心任务上。
各高校在对贫困生的实际帮扶工作中,更多关注如何从经济上更多帮助学生,如发放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等,却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没有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就无法及时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和思想引领,很容易使他们受到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贫困生全面健康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各个高校必须要积极落实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由于观念陈旧落后,很多人把思想政治教育单一归咎为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工作范畴内。在教育方式上,只有课堂教学或者理论宣讲等模式化、群体化教学,学生参与性、互动性差。在教育内容上,采用“一刀切”模式,没有注意到贫困生与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农村学生与城市家庭学生的差异性,内容统一、笼统化、针对性差。此外,教育者自身认识不足。随着时代发展,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贫困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都在发生变化,教育者不能结合学生实际,不了解学生内心实际需求,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必然会流于形式。
有效的情感沟通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保障。利用丰富的情感沟通,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怀,能够提高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在知识讲授上,还是以单一的灌输式教学为主,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环节,导致师生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使思想教育工作无法发挥真正的价值。比如,在规范学生价值观念的时候,只注重于从政治课本的理论角度讲述价值观念的定义和相关内容。这种教育方式,无法有效预防贫困生可能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问题,还会导致学生对相关的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逃课—成绩下滑—自卑加重的恶性循环。
高校在对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给学生丰富的“精神资助”,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结合目前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下优化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高校要打破传统观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资助育人大格局。充分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充实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内涵,引导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专业教学和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着力加强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高校可以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条件,举办一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特长的平台,帮助贫困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敢于正视自己、发掘自身优点与长处。还可以借助励志之星、自强之星的评选,宣扬励志精神,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贫困学生的奋力拼搏、积极进取意识。结合母亲节、教师节等传统节日,弘扬感恩文化,培养贫困学生知恩感恩、诚实守信。总之,通过课堂教学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培育学生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为了提升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与贫困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帮助解决。同时,结合沟通结果,合理修改下一步工作的内容和方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符合贫困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用价值。在这个工作当中,高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意愿,针对一些学生不愿意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情况,高校可以使用网络平台进行实时在线互动交流,或者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系统的分析贫困生在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方案,从而有效消除他们的自卑、消极心理,塑造健康人格。
在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还应当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以公平性为原则展开各项教育活动。比如在一些评优评奖的工作上,要保证各项内容公开透明,包括评选的机制、过程以及结果等方面,确保学生充分的知情权,从而全面保障校园公平。通过校园整体公平氛围的塑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从而有效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下,高校要积极落实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传统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文化活动,构建育人大格局;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结合贫困生实际困难,使教育内容更贴近学生发展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价值;并以公平性为原则,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促进贫困学生形成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