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建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激发党组织活力、增强党员先进性的有效举措,也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保证。自2017年起至今已进行到深入推进的重要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更是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基层党支部作为高校党建任务重要阵地,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落实高校全面从严治党,落实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有力措施。
从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再到《党章》修改时明确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写入其中。这一系列的动作都表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是我们党今后长时期必须坚持的一项党内活动,是作为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长此以往的学习教育活动。而在落实过程中,有部分党组织或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没有深入认识,误认为只是一场阶段性的学习教育活动,只是一定时期内的党建工作任务,没有深入认识,导致学习教育活动等待上级的“最新指示”,积极主动性不足,对学习教育思想的提升存在局限性的认识。
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操作中,主要以集中学习文件、观看相关视频、座谈讨论形式为主,也有采取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进行,但时我们也看到由于高校基层党支部主要以学生党支部为主,在学习任务繁多的情况下,也局限于安全、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学习教育形式形成了固化,极少能创新学习教育模式,也容易造成师生党员对学习的疲惫,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据观察,由于忽视学生个体对党的政策文件的系统性学习,往往是囫囵吞枣式的填鸭式学习教育,内容不消化,不能读懂弄透,内化于心,根源是学习教育形式没有充分考虑到高校师生的实际情况。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这是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常态化制度化”这是学习教育的总要求。成效的落实必须牢牢把握住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把握住学习教育的总要求,这样才能算良好地完成。而在落实过程中,可以看到高校基层党组织集中学习会议、视频观看活动、主题党日活动都在进行,而反观其学习教育质量是值得思考的。在当前的党务工作考核中,还仅仅是停留在开过多少次会议,举办过多少次活动,多少人次参与这样的数据收集分析中,这明显是不足够的,所得数据局限在了表面化。
“两学”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合格党员,而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也正是为了让学与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以致用,以学促进,进而更好地发挥好党员的作用。而据观察,有的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学,只集中在了学上,为学而学,忽略了学做结合,这样的学是没有落地生根的,没法体现出合格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这一方面既是得益于高校具有学的优势条件,便于组织和提供场地等条件,但也恰恰是做的局限,教师学生党员们只是埋头了解有关知识,而缺乏了付之实践的载体和平台。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全党上下一致进行的大事,不能脱离于上层建筑,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做,做好表率,甚至要对自身要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这样才能带领好党组织开展和落实。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搞好学习,及时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有关学习要求,学好学透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学好学精党章,吃透了,内化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才能将所学所想传达到党员群众。
一是落实学习的具体内容。只有把学习内容具体化,才能有效地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两学一做”明确要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党员,那么学习的内容就应该紧紧围绕总体要求和内容核心,在学习的主题设计和活动形式上,多花心思,多下功夫,以实际单位的实际出发,以党员积极参与度高的方式出发,将学习内容具体到学习计划中去。
二是落实学习的有效制度。学习要形成经常性,保持全体党员学习的积极性,要求有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制度的建立应该从原有的基础去拓展和补充,例如利用“三会一课”制度,将“两学一做”的学习要求具体到原有制度当中,从学习的内容、形式、要求上做明确的要求,形成新的有效的制度。也可重点建立学习的新制度,单列强调,而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开展。
三是运用信息化新方式开展学习。在信息化技术日益流行的当前,要学会并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新方式进行开展学习,例如微博、微信群、视频直播、公众号平台等新媒体,利用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学习教育,不仅能及时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又有效地对党员的舆论导向进行监管,真正发挥党的喉舌作用。
一是丰富“学做”的学习体系。“两学一做”关键是学与做的结合,既要学,更要做。在学习教育过程中,必然要明确这一点,通过学习引导全体党员做一名合格党员。在“学做”中,要联系实际查找问题,并及时将问题纠正解决,再进行下一步的“学做”。同时,要丰富“学做”的体系,增强学习的整体性、计划性和有效性。另外,学习还要联系广大教师学生群众,想教师学生群众所想,及时解决教师学生群众的困难,才能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形成与院系教学相结合共同发展的模式。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应当是与院系的教学相融合在一起,也即是学要与教师的课堂内容相结合,要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让学做变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艺术创作课堂中,进行开国功臣人物主题创作,既能让学生学习专业画技,又能在创作过程中了解和体会人物的故事,达到了融合相长的效果。另外,这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与学院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学校改革创新事业联系起来,真正形成“学做”的常态化。
一是塑造典型,推广成功案例,形成“创先争优”局面。“学做”的另一目的是能够带动起一批党员同志,争当先锋模范的优秀党员,进而形成先进基层党支部,形成“创先争优”的局面,真正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先进模范典型是发挥榜样力量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学习工作中,针对性地塑造出一批学习典型,如学习优秀典型、道德模范典型、实践工作典型等,并做好宣传推广,将会大大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促进“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
二是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形成督促赶进势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制度化,是具有约束和监督的作用体现,因此,建立必要的量化考核机制,是保证学习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这个量化,应当细致到高校各级党委、各院系党总支,各院系基层党支部,细化到党员个人;同时,具有落实时间表,月计划与年计划的时间计划表,另外,要考虑结合高校教学的可操作性,形成督促赶进的学习教育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