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副院长、中医心病科主任医师 陈丽云
很多老年高血压患者都有这样的矛盾现象:收缩压很高,舒张压却不高甚至很低。这些老年患者担心服降压药使舒张压降得过低,不服药收缩压又那么高,有点左右为难。不过,这样的难题也许中医能解决。
老年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单纯收缩压升高,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增大的情况。这主要是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结构和功能发生明显变化,动脉壁的弹性降低,收缩期的弹性膨胀和舒张期的弹性回缩幅度减弱,缓冲能力减弱所致。
从中医角度来看,老年高血压具有肾气亏虚、血脉自病的特点,所以才出现脉压增大的临床表现。而且,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是头晕目眩,在中医看来,这与年老或久病肾气亏虚导致髓海不足、脑失充盈而出现头晕的病理病机相似。所以,中医针对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病机,以患者当前的症候表现为主要遣方用药依据,并非单一以血压值为用药参考,可谓从内在调理老年人机体,使阴阳平衡;反应在血压值上,也就体现了双向调节作用,舒张压和收缩压都向正常水平靠拢。
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的肾气亏虚、血脉自病的特点,个体化分析辩证,以补肾气和血脉为主要治法,随症加减。常用的补肾降压中药有黄精、桑寄生、仙灵脾、炒杜仲、女贞子、怀牛膝等,活血通络中药有川芎、当归、地龙等,合理配伍,能滋补肝肾、填精益髓、活血通络。患者肾气得补,髓海得充,眩晕等症状自然消除,反观到血压水平,也会得到相应控制。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把握以肾虚为主的病机特点,同时还应考虑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患病时间长,伴随疾病多,容易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同时考虑到肾虚可能累及其他脏腑,在治疗高血压时,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辨证论治。
肝阳上亢型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目胀痛、面红耳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宜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之法。方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子、黄芩等)。该方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的作用,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常用方。
肝肾阴虚型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宜用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法。方用杞菊地黄丸(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药等)。该方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的功效,适于高血压伴有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的患者。
痰浊中阻型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胀、沉重如裹、胸闷多痰、肢体沉重麻木、苔腻、脉滑为辨证要点。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等)。此方具有燥湿化痰、平肝熄风的功效,尤其适合高血压伴有头重昏蒙的患者。
中医治疗高血压,以改善高血压症状、保护靶器官、减少长期用药致使的副作用、平稳控制血压为主要治疗目标。对于服用西药但症状仍不能缓解者,配合中医辨证论治,不仅能提高降压效果,还能改善症状。中西药合用后,中药还可减轻长期用西药的毒副作用,如常用的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心痛定),长期服用以后患者容易出现浮肿,如果由于患者自身疾病的因素而无法更换更合适的降压方案,可以配以健脾利湿的中药如白术、茯苓、猪苓、车前子等加以克服,使其浮肿减轻等,这些都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