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茜,金瑶梅
(1.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2.上海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3)
“德育”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则是与智育、美育等区分的教育,不仅是道德教育,还包括了政治教育、三观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等。德育的内涵可表述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和法纪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人生、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1]《现代美育教程》对美育的定义是:“美育,是通过对现实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教育,培养人们掌握美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确立人们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人们对美的鉴赏力,陶冶人们的情操,以解决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通过教育活动,以美的尺度来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总而言之,美育就是以一切事物之美为教育对象的,一种直观的感性的形象教育,对人们的感性方面进行的教育。当今中国,美育也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
德育美育化,尚未对此有严格的科学界定,普遍的定义是:以德育为目的、德育为本体、德育为形式,运用美育的规律和方法去影响品德心理,从而实现德育目标。基于对各类文献资料的理解,笔者认为,德育美育化,就是要像进行美育活动那样进行德育工作,以美育人,以情化人,不仅要巧用美育的规律和方式方法融入德育教学活动中,更要以美育的精髓与追求为指导精神,通过运用艺术性、具有美感的手段以情感为突破口,让学生感受道德美,培养德育审美心理,从而自主进行自身道德品质素养的转化过程。德育美育化,是一种超越“陶冶论”和“功能论”的转化,最终目标是要达成德育“超功利性”的境界。德育到底该如何美育化,这个过程包含了德育内容的艺术化、德育过程的美育化和德育效果的审美化三个方面:
第一,德育内容的艺术化。德育内容的美育化首先应充分挖掘德育内容(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活动课程)中的审美因素,即挑选道德智慧精华以示道德之美。优化德育教材内容,需要教育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按一定的审美角度和审美规律编排。
第二,德育过程的美育化。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感受的是德育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统一,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被德育教学活动吸引,自主参与德育过程,利用对话机制、生活机制和情境机制,注重学生的情感感受,注重态度的渲染,注重直觉与顿悟的提升,让他们的感官感知德育之美,并自觉地吸收教师所展现的德育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进行自己的思考和加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自觉。
第三,德育效果的审美化。即使是高校德育,追求的德育效果也不应仅仅是量化的考评,而应该从学生最终的个人素质中体现。德育的最终追求是让学生追求道德关怀,回归个体享用性,培养出具有审美人格的德性。
德育美育化的关键之处在于探究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充分运用,融会贯通。东方自古讲究“善美”的结合,西方更倾向于“真美”的融合,而德育美育化,正是运用美育超越性、情感性等特点,完善德育过程,改善德育方法,将德育价值与审美价值结合,追求“真善美”的至高统一与和谐,最终指向人的“终极关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曾提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根植于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人的发展,是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做到人所应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与基本要求,虽然各部分允许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但是绝不能片面性发展,一定要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就是需要人自主的、独立的、具有个性化的发展。
2.德育过程论。德育美育化的重点也正是德育动态过程的培养。德育过程,是一个培养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的过程,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彼此启发、建构和完善的过程,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对于德育过程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基本的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外铄论”,另一种是“内发论”。这两种理论都具有片面性,实际上,德育过程的本质应“是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活动中形成思想品德主体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一种开放的、相互的、动态的过程,而美育恰好可以在德育过程中有用武之地,使德育过程充满审美性与艺术性、灵活性与生活性、能动性与针对性。
3.美育的育德功能论。关于美育的德育价值的论述,席勒早就提及:“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4]席勒把审美自由看作是人类追求的最高价值追求。美育的育德功能发挥主要有以下四大特性,一是美育通过情感方面育德,二是美育的育德功能从整体着眼,三是美育的育德功能指向人的全面人格,四是美育的育德功能是隐性发挥。实质上,美育的育德功能就在于创造育德的前提,德育的美育化的目的也正是为受德育教育者接受德育影响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断创造条件。
我国一直十分注重推进改革德育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的工作,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对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课,也需要进一步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以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5]文化自信的实现、文化的蓬勃发展需要美育发挥作用,而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也表明在这个全民教育、艺术大众化浪潮中,美育对全面素质的提升作用,这其中也包含了对德育的推进作用。
高校德育有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由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和高等教育的性质与根本任务决定的”[6]。在当今大环境下,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各种文化互相碰撞,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加上大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主体判断意识,更加渴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校德育工作中尚未紧跟时代发展与受教育者发展规律的部分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德育内容上偏重政治导向,忽略审美因素。广义的德育内涵包括政治教育,但是在高校德育工作当中,政治导向的德育占据了大部分内容,缺少审美化的传导方式。高校德育过于注重政治化教育,没有注重挖掘德育美的高级形态,如崇高感、自豪感等,学生的审美需求无法满足。一些强制性的、重复性的、机械性的政治教育活动,违背学生的知、情、意的接受规律,甚至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厌烦和逆反的心理。
第二,德育过程中偏向智育灌输,缺乏情感熏陶。道德评价的终极标准是,受教育者是否能在实践中自觉践行合乎要求的道德行为,而受教育者要达成这样的境界需要自由条件的学习。但是,高校的德育过程,基本都偏向了简单的灌输。教材的编写略显僵硬,语言枯燥无味,更重要的是高校德育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显然有“偷懒”的嫌疑。高校大学生处于从学生逐渐跨向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其间的心理特点还是有些不稳定的因素。例如,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矛盾,需要情感上的疏导等。德育工作就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人生思想上开导的最好时机,但没有情感中介的触动,道德认识难以成为道德信念和自觉的道德行为。
第三,德育评价上偏离多元标准,缺少立体评价。德育影响人的过程是长期的、动态的、潜移默化的,是难以用科学标准量化的,正是因为德育效果具有这样的特点,相应的德育评价体系也应该随之适应。但是高校的德育评价体系却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本内容为主要考察内容,毫无新意;评价主体单一,主要是由课任老师进行德育评价,没有学生参与互评,没有形成一个德育评价立体网络;评价标准随意,仅以考试分数或上课考勤率为主要的评价标准;评价成果只以考试分数决定,专注静态的德育成果,实践性的德育成果难以融入最终的德育评价体系中。
高校德育工作想要改善当前德育问题,首先需要进行德育相关的理论创新,让先进的理念带动整个高校德育体系的革新。当代教育者的德育观必须要超越以往的工具主义与功利主义,将目光放在每一个受教育者真正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上。
1.更新高层教育管理德育观。一是扶持德育改革研究。政府要根据学生与教师需求,要在经费投入、人才投入、项目支撑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尤其是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还要不断丰富德育内容与形式,增强德育美的吸引力。二是改进德育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可以分为师生评价、生生互评、社会人士评价等,评价内容也不仅局限于课堂道德知识理论内容,更应该把学生进行德育实践、德育体验心得等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阶段性与总结性评价结果相结合的德育评价体系将会更加适合学生的德育发展。
2.更新高校管理者德育观。一线高校管理者才是直接对高校德育工作负责的主体,他们需要紧随变化着的时代特征与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完善、协调相关德育工作,建立完善的德育协调渗透体系。高校管理者应该明确,除了紧抓主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德育课程的教育质量,更要实抓实践性的德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可行、贴近生活的实践中锻炼与提升自我,走出课堂,在校内校外进行考察、调研、实习、志愿服务等,挖掘社会生活中最真切的体验,实现自己的道德成长蜕变。
教师作为最重要的德育表现载体,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即使到了大学阶段,教师自身对德育美的体现、对德育内容进行美育化的展现等,都是学生感受德育美的直接途径。
1.培养审美意趣,提升育德能力。首先,培养鉴赏美的能力。教师要培养美感,就需要多多体验大自然的自然美,要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美,也要多去品味、欣赏艺术美,培养鉴赏美的基本能力。在德育教学准备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审美品位,筛选出最适合本校大学生的德育素材,并运用自己的能力进行美的加工,充分挖掘德育内容的感性元素、审美元素,使德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更符合德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更容易让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充分认同所教授的德育内容。其次,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在具体的德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集中体现在教师美的表达能力上,包括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例如,在一口流利顺畅的普通话基础上,需要增强语言的美感感染力;文字表达方面,无论是教案的编写上,PPT的展示上,还是板书,都应讲究内容简洁,文字顺畅,逻辑严密等。
2.塑造榜样形象,树立美德标杆。从外在形象来说,德育教师要举止文明优雅,穿衣整洁得体,讲究美感;仪容仪态要端正,精神抖擞;能够进行自我表情和情绪管理。而德育教师最主要的是内在美,也就是品德美。教师要注重自我品质的内在修养,不论男女教师,优雅高尚坦然的风度来自内心精神世界的丰盛和愉悦,来源于平日的积累和修养。在行为处事的风格上,教师应该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和对学生的爱心。
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道德引导与受教育者自主构建形成思想品德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追求最高层次的德育过程就是要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之后,不是被动地、出于功利目的地记忆德育知识,而是自主自觉地,出于内心愉悦地去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而参与德育过程。
1.德育内容中体现审美情趣。德育内容是德育目的的体现也是实现最终德育效果的基础。对于德育内容的美育化,重点在于追求德育内容的“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真,指传递的内容真实可靠。德育内容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必须要以真实为基础,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切忌假大空,脱离学生实际。德育内容的美育化着重在解决如何实现“善”与“美”的统一与融合。美的品质本身就包括善的一面,善的极致也能带给人美的愉悦感。教师在选择德育内容时,应以审美化的眼光对待德育素材,摒弃死板硬套的内容,尽量多借鉴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或实际感人事例加以引导、体悟;在处理德育内容时,可以以美学角度重组德育内容,增添德育内容的审美趣味,使其富有诗意,既能符合道德形成规律也符合审美规律。
2.德育载体上传达美感导向。德育主体之间的互动达成、德育内容的落实、德育方法的运用等都需要德育载体来实现。载体的选择与运用如何让德育效果更具美的意味、达到超越的美德境界,十分重要。
首先,要活用文化载体。德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目标也不一样,不同地区的思想道德传统不一样,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不一样。活用文化载体,既包括要适当引入优秀的体现优秀人物形象品质的文化艺术作品,也包括要充分挖掘当下一些文化思潮中的德育内涵,要将精选优秀的文化内容与德育内涵相容,将德育内容的呈现都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传达道德美的导向,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整体出发,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渗透性、影响力。
其次,要善用活动载体。透过多姿多彩的活动载体,例如道德情境剧、社区调查等这类有意义的活动,体现社会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与情感,在活动实践体验过后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接受与践行。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学生能够感受自己的价值所在,满足情感需求与道德需求,促发身心向美好的道德人格靠近。
3.德育方法上渗透美育方法。近年来,德育改革稳步向前迈进,越来越注重实践的融入,但只强调在中小学阶段要生动、形象,在大部分高校,德育方法反而略显“敷衍”。美育方法讲究以活动为中心,讲究激发表现力与传授表现方法相结合,尊重个体化,对人的思想品德与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以活动为中心的方法。和活动载体有所区分有所联系,这里的活动并不一定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具体活动形式,作为一般的教育方法论原则,也可以指的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身心都投入参与的过程。学生先从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先从实践中、活动中得到一定的认识,再通过自己消化这些认识,反作用于今后的实践生活当中。
其次,激发表现力与传授表现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这其实可以转化成激发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相结合的原则。美育方法论中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体的积极程度,并且认为受教育者的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是根本。同样的,道德行为的最终践行需要道德认识引导,但是更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应该强化这两部分。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对于道德规范、道德认识有一定的积累,但是他们还是需要教师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注重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导向,注重与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的交接。所以,在德育方法的借鉴上,除了内容上的审美化,教育者需要进行充分的情绪感染和心理暗示等,营造出一个自由、平等、和谐、合作的德育氛围。这里还要注意,从美学上来说,只是从道德的正面,对受教育者进行崇高的、优美的教育,是不完善的,还需要让学生多从反面的和悲剧的教育中反思、警醒,汲取经验,思索人生。多样的审美教育形态都可以融合在德育的过程与方法之中,这对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是宝贵的财富和营养。
最后,尊重和体现个性化与阶段性的方法。美育中的个性化也就是“因材施教”,阶段性就是“循序渐进”,每个人既有的审美发展水平不同,审美悟性也有区别,发展速度也有快慢之分,这放到德育也同样适用。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德育教师可以对班级每位同学建立德育档案,即使教师无法关注每一位同学,但是可以收集同学、家长、其他老师的反馈意见完善档案,对受教育者个体的情况了解越详细,越能在德育教学上更具有针对性。在这个健全档案的过程中,也记录着各阶段特点。
高校环境就是指影响德育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美化的高校对大学生德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德育美的追求无法脱离美化的德育环境而存在。德育环境对高校大学生德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渗透性、感染力与凝聚力。
1.美化高校德育物质环境。高校德育的物质环境是德育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综合地体现着高校德育精神、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首先,合理布局校园。高校的整体布局规划应该是将教学楼、绿化地和运动场等环境因素,做到各种场所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功能划区明显,动静结合;校园内建筑密度要合理,不能过于狭窄产生压抑感;绿化充足,讲究整体和谐。其次,校园建筑要讲究美感。校园建筑美化不仅自身的设计与构造要讲究经济实用、美观雅致的原则,也应与周围其他环境因素保持和谐统一,使整个校园建筑群显得相得益彰,自然美与物质美融为一体。教室环境设计还需要注重色彩搭配、光线照明、隔音效果等条件。
2.美化高校德育精神环境。首先,校园风气需要美化。要切实维护好校风的地位,在面对社会各种消极思想的冲击时,在校园出现各种拜金行为、考试作弊、抽烟酗酒等不良事件发生时,要切实做到理性处理、严肃对待。学校要积极借助各种宣传载体,宣传文明校风,美德精神的重要性。校园文化要以符合学生道德学习规律和审美规律的角度来展现,如情景漫画、微电影等形式,引起学生兴趣,刺激道德情感,从而自然而然外化为积极的品德。其次,校园人际关系需要美化。学校要为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创造合适的条件。如高校社团的发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社团中培养兴趣,既促进学生们对于艺术美的感悟与体验,也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人际关系美,促进身心和谐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