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内镜用手术器械技术审评探讨

2019-01-15 01:46徐琨任希力周玉斌夏文龙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山东济南250014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1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内窥镜内镜

徐琨 任希力 周玉斌 夏文龙 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 (山东 济南 250014)

内容提要: 随着内镜手术在国内推行多年并广泛应用,一次性使用内镜手术器械开始在国内出现,但目前尚缺乏相关标准或指导原则对其注册申报进行规范。该文以一次性使用内镜用取样钳为例,对注册申报资料中的重点进行探讨,包括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及主要指标、产品的研究要求、检验典型性产品的确定原则和实例、产品说明书和标签要求等,以期能给注册人及技术审评人员提供参考。

近年来内镜手术发展迅速,在临床上使用广泛,同时,与之相配套的手术器械也开始多样化。由于重复使用的内镜手术器械结构精细复杂,清洗灭菌受限多、难度大的问题尤其突出[1]。近几年,一次性使用内镜手术器械已经在市场上出现,如一次性使用内镜用取样钳、一次性使用内镜用穿刺器、一次性使用气腹针等。而此类产品与重复使用产品相比,虽然预期用途相同,但为一次性使用产品,除生产中增加了灭菌工艺外,在原材料的选择、结构组成也有所区别,因此技术审评中的关注点也并不一样。现行已有标准如YY/T1076-2004《内镜用软管式活组织取样钳通用技术条件》(以下称YY/T1076)等,结合标准发布实施的年代,其主要适用于重复使用产品,已不能完全适用于现在市场上的一次性使用的产品。本文以临床使用量较大的一次性使用内镜用活体取样钳(以下称一次性取样钳)为例,介绍此类产品的技术审评思路。

1.一次性使用内镜产品情况概述

1.1 一次性取样钳简介

一次性使用内镜用活体取样钳,通常又成活检钳,多配合消化道内镜及呼吸道内镜使用,以软式内窥镜居多。多数厂家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按第二类医疗器械管理。重复使用的取样钳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而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多在此基础上,将手柄等部位改为高分子材料,同时软性导管通常加一层包塑层,以起到保护钳道的作用,钳头可有定位针,以方便医师操作[2,3]。

一次性使用内镜用活体取样钳通过手柄控制钳头工作,通过内镜通道完成活组织取样。为配合部位的内镜使用,一般其长度尺寸及钳头设计会有所不同,但原理相同,差距不大,建议划分为一个注册单元,但检测时应考虑其差异性。

1.2 主要危险(源)

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伤害的潜在根源[4]。结合产品特点及临床使用情况,该类产品的主要危险(源)主要包括:①细菌、病毒、交叉感染:主要可能由生产环境控制不好、产品清洁度差;灭菌操作不严格;包装破损;超出有效期的产品被使用;使用时操作不规范等造成感染、交叉感染。②化学成分毒性:主要由原材料、生产工艺控制不严;后处理不合格造成毒性危害。③功能的丧失或变坏:各种原因(如功能性失效和老化)造成钳头功能不好,如无法打开或闭合,控制开关失灵,甚至断裂,钳头不锐利或咬切性能差,导致取样失败。④标识错误:导致错误使用,取样不满意。

2.技术审查要点

2.1 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及主要指标

2.1.1 物理性能

取样钳适用标准为YY/T 1076,结合该标准的成形年代,此标准主要针对重复使用取样钳制定,而一次性使用取样钳与之相比,在原材料、结构组成均有所不同,如手柄为高分子材料制成,且在弹簧软管表面可包被一层高分子塑料层,以保护钳道。因此在制定产品技术要求时,建议在行标YY/T 1076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指标。如:外观部分还需要考虑钳头的齿形;需要考虑尺寸的要求,以方便适用者配合不同的内窥镜使用,如插入部分最大外径、工作长度,钳头部分可考虑钳头最大张开角度或幅度;定位针的要求(如适用);耐腐蚀性能;钳头硬度,可不低于原材料标准(如GB/T1220-2007)的要求,但是需要在研究资料中提供指标指定的依据。

2.1.2 使用性能

该类产品的使用性能主要考虑产品的可靠性,可以理解为是否能牢固抓取组织,且不会发生钳头断裂、抓取失败或抓取部分出血等意外情况,建议考虑取样钳钳头开闭的要求、取样钳连接部位的要求以及旋转性能(如适用)。其中YY/T 1076中对于取样钳连接部位的要求为“各铆接和焊接部位均应牢固”,结合现在生产的工艺,可能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铆接及焊接,所以此处建议考虑为取样钳的连接部位应牢固。

2.1.3 化学性能

行标中未制定化学性能,但是考虑到一次性取样钳的手柄、包塑层均为高分子材料,其中包塑层可能与人体直接接触,且经过一确定过程进行灭菌,因此有必要制定化学性能以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建议考虑酸碱度、重金属、还原物质、蒸发残留物等。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建议规定其残留量不得大于10μg/g。

2.1.4 微生物性能

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取样钳穿过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根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要求,为高危险性,使用前必须灭菌。

2.1.5 其他

根据产品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要求,如镀层等,企业对宣称的所有其他技术参数和功能等。

2.2 产品的研究要求

2.2.1 产品性能研究

应当提供产品性能研究资料以及产品技术要求的研究和编制说明,包括有效性、安全性指标以及与质量控制相关的其他指标的确定依据、所采用的标准或方法、采用的原因及理论基础等[5]。对于首次应用于医疗器械的新材料,应提供该材料适用性相关研究资料。并建议在技术要求附录中增加申报产品的示意图、原材料、灭菌方式。

2.2.2 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

产品首次注册时应根据产品所用材料及与人体的接触性质,按照GB/T16886系列标准进行评价。若进行生物相容性试验,至少应进行细胞毒性、皮内反应、致敏的生物学评价研究[6]。

2.2.3 灭菌/消毒工艺研究

应明确灭菌工艺(方法和参数)和无菌保证水平(SAL),并提供灭菌确认报告。并对残留毒性提供研究报告[5]。可根据适用情况,按照适用的标准的要求开展研究。若灭菌工艺容易出现残留,如环氧乙烷灭菌,应当并提供研究资料,并明确残留物信息及采取的处理方法。

2.2.4 产品有效期和包装研究

产品有效期的验证可采用实时老化或加速老化的研究。实时老化的研究是唯一能够反映产品在规定储存条件下实际稳定性要求的方法,提供了最佳数据,但是在产品更新快的市场条件下,新产品可能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投入市场,实施老化试验就不能满足这一目的,加速老化研究提供了另一种可选择的方法[7]。

2.2.5 其他研究

证明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其他研究资料。如该产品如包含镀层,应提供对镀层的附着力、牢固性的研究资料。申报资料中应明示与患者接触部分的材料,其中金属材料应标明牌号和(或)代号,并提供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试验报告(可以是由供货商提供的报告);高分子材料应明确材料的商品名或牌号(如有)。

2.3 同一注册单元内注册检验典型性产品确定原则和实例

同一注册单元中所检验产品应能够代表本注册单元内其他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产品,其功能最齐全、结构最复杂、风险最高[8]。例:带针取样钳结构最复杂,性能指标可以涵盖不带针的产品。不同类型的钳头,应对其差异项进行检验。取样钳长度不同,一般认为越长的其传递力越差,应选取长度最长的作为典型型号。

2.4 产品说明书要求

医疗器械说明书是指由医疗器械注册人或者备案人制作,随产品提供给用户,涵盖改产品安全有效基本信息,用以指导正确安装、调试、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的技术文件[9]。产品说明书和标签的编写应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同时,在YY/T1076的基础上,借鉴YY/T0940-2014《医用内窥镜 内窥镜器械 抓取钳》、YY/T0940-2014《医用内窥镜 内窥镜器械 咬切钳》系列标准,建议考虑以下内容:提示可与该产品配合使用的内镜及附件的关键规格/参数,以指导使用者的选择使用;应包含该产品在钳头最大张开状态下的形状示意图,应包含取样钳各部件名称和功能的介绍,必要时应有示意图;应包含产品型号规格说明;应包含产品的设计用途说明;应包含使用产品时的准备、检查与操作说明;应规定操作、运输和贮存时的允许环境条件;应提示一次性使用,用后销毁,包装如有破损,严禁使用;应提示灭菌方式;如产品带有镀层,应有相应的提示。

3.总结

在一次性使用内窥镜配套手术器械中,行业的发展远快于标准的制定速度,经查询,在现行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针对传统的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居多,如YY 0672.1-2008《内镜器械 第1部分:腹腔镜用穿刺器》、YY/T 0940-2014《医用内窥镜 内窥镜器械 抓取钳》、YY/T 0941-2014《医用内窥镜 内窥镜器械 咬切钳》、YY/T 0943-2014《医用内窥镜内窥镜器械 持针钳》等。而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内窥镜手术器械,则缺乏有关规定。在申报的过程中,完全照搬重复使用内镜手术器械的标准是不合理的。建议在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产品的原材料、结构特点、临床使用、产品风险等制定相应的要求。如:原材料的不同,一次性使用内镜手术器械多数含有高分子材料,因此要考虑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性质,同时,也需要考虑是否达到重复使用手术器械的使用性能,与人体接触部分还需要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在临床使用方面,无论哪种形式的手术器械,都要配合相应的器械使用,建议使用性能、配合性能参照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来制定。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技术审评人员应时刻关注产业发展,不可生搬硬套产品标准,要结合产品的具体情况来科学地、客观地评价。同时,也建议尽快出台相关的一次性使用内镜手术器械的相关指南,以指导注册申报及企业研发。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内窥镜内镜
舒适护理在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操作程序在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