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婕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工作。语文教学一直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开展高效的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知识理论型人才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德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生的成长发展阶段,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德育,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将德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虽然当前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小学阶段的德育,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院校和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德育渗透。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已经基本具备了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德育的现状
如今社会需要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德育渗透上,学生拥有了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后,才能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相关部门推出了“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小学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秉承这一理念,这样才能促进德育工作得到更加长效持久的发展,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想要高效地开展德育并不容易,当前小学德育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相关部门应该意识到问题所在,并且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采用积极的态度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德育渗透。
1.校领导及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从当前的具体发展情况来看,部分院校的领导和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深入分析和研究当前德育渗透的内涵,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日常的德育渗透,严重影响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应试教育为主的这种传统理念早已在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转变传统思想,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这样会导致学生只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但是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这样会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日后在工作中也会受到很多阻碍。
2.德育渠道不畅,内容单一
开展德育的过程中,教育渠道不畅,内容较为单一,而且采用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当前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这样都会导致德育渗透工作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部分院校错误地认为,想要开展德育工作,只能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将课堂教育作为德育的唯一渠道,没有将德育的内涵与其他学科进行充分的联系,采用的教育方式枯燥乏味,没有深入分析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课堂教学模式,但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要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将会导致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抵触情绪,这样会严重阻碍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直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行为和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显得十分重要。但从当前的具体情况来看,部分院校的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也是无法高效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斥责,甚至会出现一些体罚现象,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师的个人形象,同时还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逆反行为和不良情绪。这样会对学生的个人成长造成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抵触情绪,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觀和价值观。
4.学校德育工作组织结构不健全,措施不到位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想要对学生开展更加高效的德育,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和德育保障措施,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院校都不具备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如果一个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计划,学校的发展将会举步维艰。这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也是同样的道理,学校如果没有相应的发展思路和教育计划,将无法高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再加上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院校错误地将德育工作与纪律看作一体,认为只要将学校的纪律搞上去就能把德育工作也搞好,这样错误的理念导致德育工作始终无法得到高效的开展,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思想文化素质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更好渗透德育的策略
1.从小学语文字词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不是要让学生掌握很多的学习技巧,而是要让学生认识更多的生字和生词。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字词的教学占用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因此教师应该从生字、生词的课堂教学入手,对学生展开科学有效的德育渗透。我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学生在对汉字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的爱国思想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小学阶段开展生字、生词的教学是最为主要的语文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生字和生词,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的文章。生字和生词的教学占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将德育充分地渗透在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生字和生词进行有效的转化,例如当学生在学习“生”这个字的时候,如果仅对字面含义进行解释,学生可能很难理解,但是如果教师将“生”转化为一株刚刚破土而出的植物,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这个字的含义,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认真努力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恒心,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阅读和写作。这两方面的教学内容一直贯穿于学生语文教学的始终。写作主要是针对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阅读教学。通过科学有效的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思。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阅读是一种教学工具,利用阅读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对于语文有一个全新且深入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当学生富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后,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将课文进行分类,课前教师需要结合文章的具体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导语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导语显得十分重要,导语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方式,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林海》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导语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设计导语的过程中可以这样设计:“《林海》这篇散文具有极大的语言魅力,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饱含深情,使得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象跃然纸上,同学们可以跟随老师的脚步来一起感受大兴安岭美丽的景色。”通过这样的导语,能够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良好的推动。通过有效的教学导语,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这样的方式,虽然一节课结束了,但是思想教育并没有结束。良好的思想教育一直都渗透在学生的脑海中,这样学生的思想情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有效的提高,德育渗透的作用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3.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教学阶段,写作一直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教学的比重占的比较小,因此想要在写作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渗透理念,并且采用科学合理的渗透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渗透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重点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通过学生写作的内容,能夠很好地挖掘学生的内心思想,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当前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对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想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更好的德育渗透,就应该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通过写日记的方式不仅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对学生写作内容的分析和了解,能够让教师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的德育渗透方案,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德育渗透,从而不断提高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想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更加高效的德育渗透,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在当前渗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渗透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卓卓.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3):31.
[2]邹晓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71.
编辑 李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