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职业院校发展定向运动的SWOT分析

2019-01-14 02:46刘宗胜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3期
关键词:定向运动swot分析法

刘宗胜

摘  要:以皖南地区6所职业院校定向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运动SWOT分析法对其优势、劣势、机遇、挑战4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皖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定向运动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学生对定向运动的认知程度较高;劣势方面体现在安全问题,场地器材不固定,运动的普及程度不高等;发展的机遇体现在政策的逐渐完善,国内外赛事的发展以及项目本身的潜力;劣势体现在人才的缺乏,传统观念的影响等。

关键词:定向运动  SWOT分析法  皖南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c)-0206-04

Abstract: Taking the orientation movements of six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outhern Anhu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sports SWOT analysis method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atural conditions in southern Anhui are superior, and the orienteering itself is more attractive to students. Students have a higher awareness of orienteering; the disadvantages are reflected in safety issues, the venue equipment is not fixed, and the popularity of sports is not high; The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are reflected in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policies,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project itself; the disadvantages are reflected in the lack of tal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ideas.

Key Words: Orientation movement; SWOT analysis; Wannan Vocational College

定向運动起源于军事,经历100多年的发展,成为一项既古老又新兴的运动项目,受到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推崇。定向运动在我国最早的发展是在香港,而后引入到军队院校,通过进一步的普及,逐渐受到大、中、小学生的青睐。“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等赛事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参与定向运动的热情[1]。定向运动充满神秘、乐趣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但相较于全国范围内定向运动发展较为成熟的学校来说,皖南职业院校在引入定向运动方面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分析皖南职业院校发展定向运动中存在的优势(strength)、弱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对于定向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皖南职业院校的基本情况

1.1 研究对象

以皖南地区6所职业院校(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定向运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查阅中国知网搜索有关定向运动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查看6所院校的官方网站,了解各院校定向运动开展的现状。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分别向300名学生和18名体育教师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对皖南职业院校学生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使研究更有意义。

2  皖南职业院校定向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

2.1 皖南职业院校定向运动发展的优势

2.1.1 皖南地区的自然条件

2003年由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将定向运动作为体育教育本科主干课程进行设置,保证了定向运动开展的师资需求,符合定向运动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大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课程建设和课程开发中提出,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将体育课程与自然条件的结合是定向运动显性的特征,对于自然资源与高校体育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从表2中可以看出,皖南地区总体地形复杂多样,高山、丘陵、平原、江河等均有分布,对于定向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1.2 项目自身的吸引力

定向运动适合不同性别、体质、场地的开展,属于一项群众性的健身运动。在运动中,学生通过地图与实地的情况选择路线,相比较单纯的徒步、骑行更能够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参与过程中,选手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之间的关系,赛后的总结更是能够将更加完善的经验进行分享。定向运动对于参与者的要求不仅是体力上的,还需要智力和技巧方面的竞争。通过识图和实地的参与,对于培养学生独自生活能力、丰富地理知识、增强体质等都是大有好处的。运动过程中所需要面临的多种多样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对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良好机会,就项目本身来说,与传统的体育课不同的是身体活动的区域和范围具有新鲜度,定向运动可开展的地方可以是校园内,更多的可以安排在校园以外的区域,如公园、田野、山地、平原等,学生活动空间得到充分放大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不充足的问题。

2.1.3 学生对新兴运动的态度

学生对新兴运动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定向运动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于新兴运动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表3显示皖南职业院校学生对定向运动的认知程度和喜欢程度较高,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学生比重分别占67.01%和32.30%,非常了解和了解的比重分别占57.39%和40.89%。通过访谈了解到安徽省第一届健身休闲大会定向越野比赛、第六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赛嘉年华活动等省级、国家级的比赛分别在皖南地区的黄山和池州举办,吸引了省内乃至全国各地的定向运动爱好者参加,带动了定向运动在皖南地区的推广,皖南职业院校的师生也参与到了相关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增加了对定向运动为代表的新兴运动的认识。随着学生对新兴运动的了解程度不断加深,带来了学生对新兴运动在皖南地区的发展内在动力,而皖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对新兴运动的普及是大有好处的。

2.2 皖南职业院校定向运动发展的劣势

2.2.1 安全问题影响定向运动的发展

定向运动开展的场所受场地的限制相对较小,对于定向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应该看到定向运动开展过程中会出现的安全问题。在河湖江泊周边有溺水的风险,在山地会有落石、滑坡等风险,而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安全问题是學校都需要避免的,而由于定向运动开展过程中相比较在校园内开展传统体育教学来说是有很大风险存在的,所以,安全问题成为影响定向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皖南地区山地、湖泊、河流等地理条件较为复杂,开展定向运动过程中的风险也就随之上升。

2.2.2 场地器材的不固定

定向运动的开展尽管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开展定向运动过程中所需要的专门的地图、障碍的设置、成绩的统计等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与相关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皖南职业院校开展定向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经费不充足、人力资源缺乏的现象,与传统学校体育教学相比,如篮球、足球等,开展难度随之提升。此外,定向运动的开展需要提前规划好路线,针对不同的场域,每开展一次,提前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准备场地、路线以及所需要的地图,对于教师来说,在其他教学任务和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压力下,难以做到相对的持续性。

2.2.3 尚未在学校全面普及

对于定向运动的开展,全国范围内除少有的省份有专门的学校教学指导文件外,其他的省份仅有开展定向运动。虽然开展定向运动对于学生发展的好处为学校所认可,在没有学校指导性政策和文件规范的情况下,难以保证学校开设定向运动。从省内的定向运动比赛来看,安徽省内仅有合肥工业大学开展过专门性的定向运动比赛,其他高校定向运动的开展多为在比赛的压力下,针对参赛学生有进行过专门的教学指导。

2.3 皖南职业院校定向运动发展的机遇

2.3.1 政策逐渐完善

《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供给,打造特色品牌。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积极培育击剑、赛车、瑜伽、极限运动、航空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定向运动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定向运动的提升身心发展水平的认识尚未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借助省级、国家级休闲运动大会等重大赛事的举办,提升安徽省在全国范围内的参赛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在“一市(行业)多品、一县一品”的全民健身品牌,和构建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五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min健身圈两大指引性政策的引导下,结合区域特点的运动将得到快速的发展。皖南借助于高校的人力资源,结合皖南的自然条件,开展定向运动比全省其他地方更具有优势。

2.3.2 国内外定向运动赛事的发展

1919年斯堪的那维亚举行了第一次正式的定向越野比赛,而后定向运动的部分赛事逐渐纳入到国际级赛事中,推动了定向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2005年团中央将定向运动作为青少年科技体育项目,对于定向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定向运动开始进入校园,有些省份将定向运动作为省级赛事的重要项目。皖南地区具备承办定向赛事的能力和水平,随着休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现已经有诸多国内赛事为定向运动的发展起着不断的推动作用,如全国定向运动锦标赛、全国定向运动冠军赛、安徽定向系列赛、安徽省健身休闲大会定向越野赛等,赛事的发展,参与人员范围的扩大,结合承办地文化、旅游等,对于皖南地区发展主题特色旅游也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2.3.3 新兴项目发展的潜力

2003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定向运动分会成立,同年,中国定向协会成立,两大组织在促进高校定向运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随机成立的定向运动国家队,开始对定向运动的各分项进行训练。定向运动在皖南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作为一项新兴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充满新鲜感,对于高校来说,更早的在校园内开展,可以建设好定向运动的梯队,为学校参加定向运动比赛积淀更多的实力。学生在比赛中积累经验,对于定向运动在学校的推广和竞技水平的提升都将有重要的作用。

2.4 皖南职业院校定向运动发展的挑战

2.4.1 傳统体育课观念的约束

传统体育教学将学生按照班级、性别等进行分组或分项教学,教学内容上以教材或者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开展,场地器材、安全等问题在教学前就已经预设并有一套完善的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在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培养意志品质的作用。但也用看到在这过程中所要隐含的课程上的问题,从小学至大学,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什么、怎么练都已经完全被规划好,适当的自由发挥也是被限制在学校要求的运动项目上,难以突破项目瓶颈。定向运动正是与传统体育课存在观念上的冲突,对于定向运动的活动范围广泛、地形复杂等阻碍了定向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打破传统观念,改变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的观念,一方面,需要学校做出转变;另一方面,教师要将课程的规划和安排准备充分,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加以考虑。

2.4.2 专业人才的缺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将定向运动作为体育教育本科主干课程进行设置,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层面已经重视对定向运动专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定向运动专业人才缺乏的事实。从体育本科专业除了需要学习田径、球类、操类等内容外,还需要学习民族传统类项目、新兴运动项目,从培养的方向上来说是有明确要求的,但也应看到,不同的本科培养单位,对新兴运动项目的认识程度、师资配备、场地情况等都有不同的实际情况,所以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是有所偏废的。另一方面,在校教学的培训相对较少,各地区除了定向运动协会的相关人员对定向运动教学、裁判等了解以外,省内少有定向运动的继续教育培训,尽管高校教师能够认识到定向运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外,但缺少统一引导的发展能以持续长久。

2.4.3 规避风险影响课程的开展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尤其是职业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是其主要的任务,对体育课程的开发,体育竞赛的开展以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定向运动由于项目本身存在这诸多的不可控性存在,所以在开展定向运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就会从多方面逐渐淡化定向运动的在学校的发展,从经费、培训等方面给项目发展带来阻力。而实际情况是在师资得不到培训,躲避风险的能力就势必会降低,减少经费投入只能让定向运动在低水平保障的情况下开展,对于定向运动的发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3  结语

皖南地区发展定向运动有其独特的自然优势,国内外大型赛事的举办,为定向运动在皖南职业院校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受定向运动本身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影响、传统观念的影响等,定向运动的开展还需要得到更多政策的扶持。通过举办省级、国家、国际级的赛事,扩大定向运动在职业院校的影响,将定向运动纳入到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中,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定向运动中。

参考文献

[1] 赵倩,卢忠瑾,傅锦涛.定向运动引入延安大学公共体育课的可行性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7(2):101-103.

[2] 张同宽,丁曙.“互联网+定向运动”课程模式的教学与实践研究[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34(5):73-76.

[3] 叶朝忠,张雨.定向运动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3):375-378.

[4] 陈为群.高校校园定向运动教学场地资源开发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1):115-119.

[5] 孟丽娟.我国高校定向运动发展的SWOT分析[J].运动,2011(5):120-121,129.

[6] 王明立,张亚辉.我国学校体育开展定向运动的对策与建议[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1):41-44.

猜你喜欢
定向运动swot分析法
新兴智慧型体育项目——定向运动
定向运动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方法
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大学校园二手交易市场
新常态下对内蒙古地区非公有制企业的影响分析
寿险公司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新形势下宜宾港物流金融的发展策略研究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浅析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价值和对策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