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雅青 王有基 黄宗峰
摘 要:运用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田野调查法等方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桂西北民间武术发展进行研究,来寻求合理的发展对策,为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桂西北民间武术随着社会的变迁及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体育的冲击,其本质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民国时期慢慢走向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慢慢消弱,面临着失传危机;加之桂西北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武术项目已失传。用文字、影象收集和整理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倡导与发展民间武术进校园,建立民间武术组织对促进桂西北民间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桂西北 民间武术 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c)-0199-03
桂西北指广西西北部,包括百色市和河池市,属亚热带地区,为喀斯特地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居着壮、瑶、苗、仫佬、毛南、侗、水等7个少数民族,有85%的人口属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武术是桂西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典型代表,由于其亚热带与喀斯特地貌的地理条件、人的气质特点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决定了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的风格,那就是动作灵活多变,幅度小,以短打为主,主要用重心低,稳固的下盘,靠拳、膝、肘等使用,少腿法,很少跳起空中踢腿等特点。由于自然的地理环境、村落交通不便等因素,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形成了明显的民俗性、民族性、阶级性和区域性文化特点,是我国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文化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中国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民间武术拳种更能代表具有民间技艺特征的中国武术的生存与传承状态。然而,桂西北民间武术在各历史朝代更迭中顽强地延续,默默地流传,也渐渐地流失。因此,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探讨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的发展,从而为桂西北民间武术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1 桂西北民间武术
对武术的起源说法不一,从文献资料和走访调查得知武术是在劳动生产、人和动物的斗争和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中不断总结出来。最初是为了生存的需要,在刚开始的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状况很艰苦,为了获得食物,同时还要与自然环境作斗争、与时刻威胁到生命的野兽搏斗等等。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人口不断增多,所需要的食物也随之增多,为获得更多食物,人类活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从而产生领域的纠分。部落开始研究如何应对外来人的侵扰,开始习武,在不断交锋下总结提高。为了便于记忆,把简单的单个搏杀技巧动作连结起来练习,通过发展、传承,于是形成今天的武术。像壮族的扁担拳、镰刀拳就是在劳动生产中遇到敌人时用扁担、镰刀作防生的工具而形成的武术套路。桂西北民间武术从手持器械来分可分为徒手和器械,从性质来分可分为实用类和表演类。
2 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的发展
2.1 解放前
2.1.1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广西被称为骆越国,居住着百越民族中的“骆越”“西瓯”和“苍梧”人。桂西北当时多是骆越和西瓯人繁衍生息之地,今天的壮族被称为是他们的子孙后代。春秋时期广西才逐步过渡到部落阶段 。
武术的萌生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竞争和原始战争是分不开的。在早期的人类社会中,格斗的对象不仅有人,也有野兽。这个时期产生了一些徒手或使用器械的搏杀、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
到了部落时期,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使用武力成为掠夺食物和财富的一种最主要的手段。战争促进了武技的发展,在原始教育中,除了传授生产经验,传授战斗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这一时期,武术从人类本能求生的搏杀、捕杀技能发展成为用于战场搏杀的战斗技能。
2.1.2 秦至唐朝时期
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统一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南海和象郡,其中桂林郡和象郡包括今广西大部分地区。至此,广西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版图。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指岭南),为桂林、象郡、南海,以谪遣戍”。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中原大批移民迁来岭南的文字记载,大批移民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对当时广西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同样武术交流与发展也不例外。
另外,据专家考证,广西宁明县的花山岩画,是战国至东汉时期绘制在天然崖壁上的图画,在画面之中,人物或手执刀剑,皆蹲身曲臂,作蛙形起舞,铜鼓、钟、太阳、船、狗等形象穿插其间。无论反映的是庆功还是祭祀的画面,其中的武术元素足以说明武术在当时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
南北朝时期,政局极不稳定,中原兵祸迭起。而岭南战事较少,社会比较安定。为了生存与发展,中原一带的百姓为避乱纷纷举家南迁,其中有一部分辗转入南宁等地。这一时期桂西北民间武术的发展一方面是南北的融合,另一方面娱乐性的武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比如刀剑表演、武打戏等。
2.1.3 唐至清末民國时期
唐、宋两代,由于战事频繁,民间练武之风益盛。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云:“邕州溪峒之民,无不习战,刀弩枪牌,用之颇精。”“建炎初,诸峒丁壮,常团结训练。”
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王朝官员称壮拳为“南蛮拳”。传说北宋时的壮族首领侬智高就精熟此拳械,并将它广为传播。宋王安石曾云:“粤右俍兵,天下称最。”
明代是我国武术大发展时期。是时,广西的传统武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形成多种套路。著名的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壮族、今靖西人)熟习武艺,她将古老朴实的壮拳揉进了北长拳功架,使后来的壮拳兼备大架子。用此架子功夫训练的俍兵,在抗倭前线大显身手,屡建奇功。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曾吸取壮拳技艺训练其军士。
太平天国起义的酝酿准备过程,也推动了广西东南部一带民间武术活动的发展。“拜上帝会”组织会众经常练拳习武,后又在各地设立“大馆”(相当于武馆),训练拳术、跑步、爬山、负重步行及骑术等。南宁各地纷纷建立的三合会、天地会、洪门会、哥老会等会党,组织村民练习武艺,举旗反清,又推进民间武术活动的广泛展开。
辛亥革命前后,民众习武蔚然成风。邕宁、横县、武鸣、上林各县拳馆林立,纷纷收徒传授拳术。王和顺、梁植堂和梁烈亚父子在邕宁县建立同盟会,组织会员习武,策划起义。
新桂系统治时期提倡国术(即武术)。1925年后,广西省内几个主要城市先后成立精武体育会。1934年,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带领一批北派拳师来桂推广国术,广西国术运动掀起高潮,南宁作为广西的省会,国术运动一度热兴。当时,广为流传的拳种是:南拳和北拳。南拳的主要拳种是:壮、洪、蔡李佛拳。壮拳是壮族的古老拳种,在壮族地区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洪、蔡李佛拳,在清初先后从广东传入。太平天国的首领和将士在“大馆”中练武和在“团营”的军事活动中多习洪拳。这一时期洪 拳的技艺得到大发展。民国时期,洪拳在南宁市及各县流传较广。
1925年,霍元甲的门徒陈鸿书、李连元、白连珍、徐静波等人来到广西,在梧州市五坊路成立梧州精武体育会,以传授少林拳为主,兼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随后,邕宁县也成立了精武会。该会传授北派拳术,是北拳传入南宁的重要渠道之一。嗣后,南京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应李宗仁、白崇禧之邀,带领一批北派拳师来广西推广国术,并于1935年12月在邕宁县城(今南宁市)成立广西国术馆。该馆开办国术训练班,教授北拳,随后北拳在南宁市迅速传播。
1930年以前,广西的武术多注重南拳。1931—1932年桂系举旗反蒋,广西成立了绥靖主任公署,各专区成立区民团指挥部(南宁区民团指挥部设在武鸣,指挥官是梁翰嵩)。为实现全省皆兵,各县、各乡镇的民团以及省、县的公务人员都要接受军事训练。
20世纪30年代,北拳很多流派传入广西,诸如少林拳、武当拳、形意拳、峨嵋门、太祖拳、太极拳、鹰爪翻子门等拳种广为传播,加上广西原有的南拳地方武术流派,真是五花八门,纷纭复杂。他们各立门派,各自称雄,纷纷要求比试,以分优劣。当时桂系军阀正要加强武装力量和提高部队武艺素质,大力发展武术运动,是故各派要求举行比赛、交流经验,正合其意。白崇禧察知武林此种情绪,当即赞同大比武,以观各派技术之优劣,还特邀中央国术馆派员来桂担任裁判工作。
1936年1月1日至17日,广西省政府在邕宁县城跑马场(今市体育场)举办“广西省第一届国术运动大会”。参加比赛的分专业和业余两个组。比赛项目有男、女搏击(散打)、长短兵器和对抗赛、套路表演等。李宗仁、白崇禧等亲临大会观看。比赛结果是广西国术馆获得团体冠军,南宁精武会获得团体亚军。
2.2 解放后
2.2.1 解放初期
首先是土匪。除了效忠于台灣的政治匪,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对付一些以抢劫为主的经济匪。广西民风彪悍,经过漫长的有枪时期,人们已经形成了见钱就抢的习俗,没有了武器,拿锄头、棍棒一样抢劫,见单身旅客从田埂走过就去抢劫。社会治安混乱,人们为了防身,常以村寨为单位邀请民间拳师教拳习武,也促进了民间武术的发展。
其次是民俗活动或节庆表演。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民俗节日气氛浓厚,经常有各种表演活动,其中舞狮表演是最受欢迎的,狮武不分家,舞狮者基本都或多或少会练几趟武术套路,且在舞狮中场还要表演武术节目。比如桂西北壮族的猫狮表演,期间就有武术表演,或拳、或棍、或三叉、或棍棒对练等。
还有村屯之间的纠纷。解放初期,社会法制还不够健全,村与村之间经常为地界不清或山林的归属问题打群架,锄头和铁锨等农具是他们最擅长的武器。另外加之,人们的日常娱乐活动较少,因此闲暇时间练习武术既可以增强他们的防身技能,又可以在一起娱乐,这也促进了民间武术的发展。
2.2.2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得到了改善,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1979年5月,首次在南宁成功举办了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极大地鼓舞了一些民间武术拳师的信心,民间武术也逐步走上了正规。
民间武术重心逐步从实用性转向健身性、表演性。社会法制逐步健全,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但是人们对健康和美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练武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为了能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通过身体这一载体完美地表现出来等。
民间武术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发展的道路。民间的才是最真实的,传统的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高校或武术训练机构对武术的创编就是在民间武术套路的基础上进行的,保证了武术套路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3 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3.1 挖掘整理
桂西北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民间武术的传承的形式一直保留着身传和口传的形式,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下来。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武术的本质功能(防卫)已退出历史的舞台,加上受到现代体育和科技冲击,习武的人越来越少,通过田野调查,目前在桂北地区会武术的人都是在60岁以上占90%,50岁以上占10%,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学过,但久不练习已忘记了。目前有很多武术套路已经失传,要把目前还有的武术套路传承下来必要录成音像资料再用现代的文字翻译进行数字化整理,用固态和活态两种方式传承,民间武术的才会永保和传播下去。
3.2 加强整理促进民间武术进校园
学校教学大纲已将武术列为必修内容,学校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选和转换选修教学内容,可从实际出发,有真对性的选用。还有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的养生、健身方法列人选修教学内容,这为民间武术进校园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另外桂西北地区由于学校所处的特定的地理环境,运动场地较少,民间武术进校园也丰富了学校体育课的内容。民族地区学校要加强对当地民间武术的挖屈整理,编成校本教材,把民间武术作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传授武术的基本技术套路、技巧动作,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传授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注重武术的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
3.3 政府要为民间武术的发展提供平台
民间武术组织是民间武术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对民间武术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得出:一方面,民间武术具有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这些特征决定了民间武术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民间武术活动具有时限性,民俗活动过程需要的资金,主要是通过村民的自发募集,社会捐赠是十分有限的,这种通过民间渠道所募集的资源匮乏有限,民间武术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比较困难。因此,要促进民间武术的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应该支持建立合法的民间武术组织,鼓励民间武术精英或者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并给予资金的支持与帮助,引导民间武术组织在节日或节庆为社会提供武术公共服务。利用公共传媒的播放提高人们对民间武术的认识,充分发挥传承文化的作用。
4 结语
桂西北民间武术随着社会的变迁及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体育的冲击,其本质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民国时期慢慢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慢慢消弱,面临着失传危机;加之桂西北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武术项目已失传。用文字、影象收集和整理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武术,倡導与发展民间武术进校园,建立民间武术组织对促进桂西北民间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韦霞,张俊斌,刘朝猛.广西武鸣“三月三”散打擂台赛的发展现状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3(2):98-100.
[2] 孙鹏远.岩画为何而作 壁画为何而舞 技艺为何超常 花山岩画揭秘[J].中国地名,2013(3):68-70.
[3] 王伦国.对高等院校开展武德教育的价值研究[J].祖国:教育版,2014(6):41-42.
[4] 王有基,王爱林,覃俊超.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优势项目整合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1):59-63.
[5] 葛洪波.对表演性、竞赛性、实战性武术套路创编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4(7).
[6] 单晓娅,王翠,潘丽群.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战略取向[J].贵州民族研究,2013(2):108-111.
[7] 周嵩山,陈妍兵,张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河北民间武术发展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3(6):234-238.
[8] 杜光友.弘扬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1):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