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公平问题的破解

2019-01-14 09:14崔惠萍
赢未来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分公平个性化

崔惠萍

摘 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教育公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进一步支撑学分银行的建设,打通多元化成才之道,促进教育结果的平等,最终促成教育公平的实现。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教育公平;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

教育公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致力于解决的焦点问题。近年来,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国家和相关教育部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寻求解决方案,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为教育公平问题的破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 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指人们不受政治、文化、民族、信仰、宗教、性别、地域等的限制,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这一概念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平等:起点平等,即有平等的入学机会。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9%。[1]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了教育的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即在教育过程中有平等的对待,其本质是追求教育质量的平等。众所周知,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对待涉及多方面因素。很多因素不是简单地通过教育经费投入、扩张教育规模就能改善的,因此过程平等的实现就成为了教育公平实现道路上的瓶颈。结果平等,是教育公平最终追求的目标,即个体依其潜能实现充分的自由和谐的发展,它是建立在过程平等的基础之上。实现教育公平,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扫清不利于教育过程平等的各種障碍。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平等问题。

二 教育信息化2.0促进教育的过程平等

(一)互联网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师资源的共享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缩小教育鸿沟、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驱动力。互联网的普及为教育资源的大规模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一定能产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有资源可用不等于能用好资源。目前,共享教育资源存在建设有余,使用不足的问题。由于地域、城乡之间教师乃至学生及家庭等方面的信息素养和知识能力观念等方面的差距,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共享的资源不愿用、不会用。在这种背景下,师资以及学生、家长的能力的提升就成为教育公平实现道路上的更加紧迫的问题。

(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个性化、精准化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探索的快速推进,数据驱动逐步成为大数据时代主流的教学范式,呈现出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及个性化四大核心特征[2]

1大数据促进了对教师精准扶贫的落实

通过同步课堂等途径将城市学校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向农村学校延伸,以共享优质师资资源,这一模式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但同时也忽视了城乡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性以及面对面师生交互的教育价值,难免会出现共享的优质教学与远程学生无法兼容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师资配置不均衡导致的教育过程不平等问题。

教育精准扶贫以其突出的精准化、个性化在教师质量的提升中显现出独特的优势。教育精准扶贫以扶贫瞄准为关键,以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为前提,准确把握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分类制定教育脱贫举措,将教育扶贫工作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老师、每一位学生”上。精准扶贫需要对帮扶对象的现状与需求进行分析,形成明确的现状分析、发展规划。这就必然需要获取庞大的与教师教学相关的数据,以形成对扶贫教师的全面认知,从而为帮扶策略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使教育扶贫更有针对性,更见成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首当其冲。通过对教师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参与教研平台及相关教师教育平台等的系列活动的数据记录和跟踪,分析他们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优势、劣势,据此针对性地设计教师发展规划,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指导和帮扶,加速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改善师资不均衡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

2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能化教学系统,使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解决了教育规模化和教育个性化的矛盾。

以数据的规模化和计算的智能化为特点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自工业时代班级授课制出现以来教育规模化和教育个性化二者无法同时兼顾的矛盾。在大数据、可穿戴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跟踪记录,对这些海量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诊断出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学习行为模式、学习兴趣、学科知识结构和学习技能掌握的优劣程度,从而支持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和精准化指导。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教学组织形式趋向以个性化教育为突出特点的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提供了可能。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教学系统,如自适应学习系统,专家教学系统,直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学习者在智能教学系统的学习过程中,系统根据学习者的交互及其表现水平而实时调整教学,随之预测学习者在某个特定时间点需要哪些学习内容和资源, 推荐适合的学习路径,实时地调整学习安排。这意味着完全标准化,统一化、同步化的教育时代的终结,预示着个性化、精准化教育的开始,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使教学真正做到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3家庭教育是影响教育结果平等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面向家长的智能服务平台,以弥补家庭教育知识的缺失与匮乏。

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之间不同的文化、经济、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在家庭教育中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自然也会影响到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效果上。正如科尔曼报告所反映的情况,学生家庭背景也将成为影响学生教育成就最重要的原因。而且,这种家庭背景给教育公平带来的影响并不会因为教育的发展与扩张而自动得到解决。[3]人工智能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家庭教育开发智能咨询服务平台。人工智能的知识图谱技术能从语义角度表征现实世界的概念及其关联关系,可有效地进行智能化推理,对教育问题进行潜在成因的定位和推理预测,为个性化育人提供清晰、精准的知识服务,[4]为用户提供家庭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指导。而且借助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自然语音作为与平台交互的主要方式,从而降低了对用户信息素养要求的门槛,使平台面向更广泛的家长对象,普遍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

4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和态度差异也是受教育过程中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因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种情感实践活动。教师对学生的不同的對待态度和情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罗森塔尔效应已经很好地诠释了这一作用。情感不仅是学生认知活动中的催化剂和助推器,更是学生构建完整人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实中,教师能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他们一视同仁呢?目前在仍以单一的成绩导向的考核体系中,大多教师存在对学生的区别对待。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从完善教师考核指标,建立多元化、多主体化评价体系着手。另一方面,借力教育信息化2.0,变革传统的封闭的教育体系,打通正规的学校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之间的壁垒,构建人人成才的开放的教育体系,从而规避纯粹由成绩为导向带来的各种弊端,使教师能够真正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速学分银行的建设,打通多元化成才之道,促成教育结果的平等

21世纪终身学习成为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为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大量的非正规教育应运而生。 “学分银行”就是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动下,在不同类型教育间(包括不同形式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的不同课程)以学分认定、累积和转换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的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学分银行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并获取相应学位的机会,这将有助于减轻当前将高考作为唯一进入高等教育门槛的竞争压力,从而改变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真正在基础教育中落实素质教育,从而实现个性化的自由发展。

学分银行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撑。在大数据时代,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分银行”管理网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颁发唯一且终身有效的“学分银行卡,来建立记录和存储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档案,实现对各类学习成果的存储与转换,以保证学习者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获得适合的并被社会认可的教育,实现每个人潜能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这也正是教育公平所追求的目标。同时,将学分银行与人才市场信息建立联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捕捉人才的市场需求,对于政府和教育机构而言,可以据此及时灵活地调整教育结构,从而避免结构性就业问题。对于学习者而言,更能提高学习计划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使个人的学习规划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学习者成功的概率。

结语: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2.0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推动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发展,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即支持了大规模教育供给和平等获取,又支持了个性化教育的精准供给,提供了对影响教育公平各因素的破解之路。随着各种新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进一步深度融合,我们有信心相信教育公平的实现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介绍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D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6/content_5368916.htm

[2] 杨现民,骆娇娇,刘雅馨,陈世超.数据驱动教学:大数据时代教学范式的新走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7.12:13-26

[3] 余秀兰.关注质量与结果:我国教育公平的新追求[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9-38

[4] 余胜泉,彭燕,卢宇,基于人工智能的育人助理系统—“AI 好老师”的体系结构与功能[J]. 开放教育研究,2019.2:25-35

猜你喜欢
学分公平个性化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笨柴兄弟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学分美食
公平比较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