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讲好中学思政课,引导中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位中学思政课教师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责任,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每个中学思政教师的重要课程。广大中学思政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认真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与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为培养国家担当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教育;中学思政课;马克思主义
中学阶段是人生阶段的“拔节孕穗期”。讲好中学思政课,引导中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位中学思政课教师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责任,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每个中学思政教师的重要课程。
一 认真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类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中学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认真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就要认真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中学思政课教師必须认真学习和领悟马克思主义,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并能够自觉应用于日常社会生活中。
认真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就要读经典,懂精典。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学思政课教师要坚持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辅助教学,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指导教学。
认真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就要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和研究。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把理论思想学懂弄通做实。从而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社会责任感。
二 坚持与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中学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与时俱进,办好学校思政课,筑牢思想文化的主阵地。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中学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中学思政课教师应着眼于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批判精神,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育教学规律出发,培养个性化的创新人才。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传统的中学思政教育往往注重书本的理论知识,唯课本、唯理论、唯知识,唯分数,如何真正把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如何把崇高的思想品德内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如何把实践养成融入中学思政教育的全过程,是目前中学思政课教师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具有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在中学思政课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指的就是学生。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把重视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贯穿于整个思政课教育的全过程;要着眼于开拓思维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合格公民。
马克思主义具有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广大中学思政课教师要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推动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创新,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广大中学思政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认真学习、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与弘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精神,为培养国家担当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4]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作者简介:赵珑(1985-),女,汉,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