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约跑族”群体认同研究

2019-01-14 02:46张昉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3期
关键词:研究

张昉

摘  要:现阶段城市约跑族已呈现出规模化、组织化的发展态势。为了确保新时代下城市约跑族建设的不断发展,运用群体认同理论分析了城市“约跑族”形成原因,阐述群体认同的过程,揭示其特质与内涵。进而为制定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的发展策略,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约跑族  群体认同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c)-0190-02

伴隨着我国经济持续、平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通过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来提升自身健康素质的人数不断增多。其中,跑步作为既简单、又彰显实效性的体育健身活动,更是深受广大民众的推崇与喜爱。并由此在各大城市中出现了一个以跑步为主要形式的新族群——“约跑族”。在实现跑步运动的组织化与群体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本文运用群体认同理论对其产生与发展进行探讨与分析,只在于为促进新时代下城市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普及以及城市“约跑族”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参考。

1  群体认同理论的内涵解析

社会认同指的是“个体从他感知到的自身所属团体那里得来的自我形象,以及作为团体成员所拥有的情感和价值体验”。通过社会分类将不同事物划分为不同类别建立起范畴化形成独特群体,随后积极地进行内群体与外群体社会比较判断观念的建立。菲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族群发展四阶段:弥散性认同、排斥的认同、延迟的认同以及获得性认同。本文对上述4个阶段由浅入深展现认同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2  城市约跑族的群体认同

2.1 弥散性认同:个体认同缺失或弥散

社会认同理论有这样的一种观点,即所属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通过自我的认知对比判断,评估一个人的社会认同程度,当评估程度不满时,就有可能脱离过去群体重新建立认同,形成新的群体范畴化从而将个体转化为群体。相对于城市约跑族而言,其弥散性认同表征着群体对约跑族的认同与接纳程度。以沈阳贴地飞行北陵跑团为例,该跑团成立于2013年,由沈阳市知名跑步爱好者商晓俊先生发起,其成员数量由最初的50余人,发展到现如今的600人。通过调查发现,跑团成员的参与动机主要是为了改善身体健康现状,缓解或治疗颈椎、肥胖、脂肪肝、失眠等问题的困扰,调节、保护自己的健康,排解社会压力。这种从身体上的自我否认,对过去所属群体的不断比较而产生的不满,使得该人群“择木而栖”渴求新的生活方式,加入新的社会群体,结交新的志同道合者,构成新的行为模式、独特的观念,产生族群认同。

2.2 排斥认同:个体表现出对种族特性的关注

菲尼认为,族群发展的第二阶段为个体表现出对族族特性的关注,对于自我范畴化的重新划分,引导该人群不断寻求相似成员通过媒介加入群体,并不断对比该群体社会认可度,获得独特而又正面的社会认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的网络互动平台建立,为约跑族的诞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虚拟的社团逐渐组建,使得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约跑族”存在,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参与其中,在网络上的不断互动,情感上的建立使得“约”成为了可能,跑步不在是一个孤单的事,通过网络APP的“约跑”和“定位”功能,健身爱好者非常容易在平台上找到志同道合的跑友,网络APP让运动多了社交功能,更有人情味儿。

2.3 延迟认同:个体继续探索族群特性

社会认同理论关注的是群体间的关系和群体过程, 其重点是群体中认同的创造性作用以及行为的群际因素,族群成员在不断的探索行为、规范建立群体团结进一步产生认同,此时个体正处于继续探索族群特性的阶段。通过对贴地飞行北陵跑团主要成员的访谈得知,目前,该跑团在组织结构上具有较为明显的松散性,其基本的组织结构形式是“微信群”,群主是跑团发起人商晓俊先生,由12名骨干成员担任“微信群”的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贴地飞行北陵跑团还成立了技术辅导小组,对新成员或素质能力较低的成员进行跑步入门知识的辅导以及相关技术要领的传授,用以提高跑团全体成员的跑步运动能力。另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3名骨干成员负责跑团资金与物品的管理,每月在微信群中向全体成员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并在参加大型赛事或举行大型活动时,负责对跑团物品的发放与管理。

2.4 获得性认同:个体或群体将认同成功地整合到自我概念中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认为,当个体知晓他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所获得的群体资格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当群体成员明晰自己所属内群体时,通过刻板印象建立起独特的价值观念以及情感意义。个体奔跑的过程,亦是寻找所谓“真正的自我”的过程,更是一种持续不断塑造自我认同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挑战自己体会快乐强调个人最好成绩,享受突破自己极限的那种畅快感,自己手机和手表上的数据,每跑一段距离会看下自己这跑步的公里、步频、配速、心跳,经常会因为一次的突破而兴奋不已,他们热爱跑步装备,不惜重金购买,GPS、心率带、跑步手表、高级跑鞋,当一群人跑步时,若遇上了一群实力相当的伙伴,这是最容易把强度逼出来的,也是最容易打破个人最佳成绩的,无论是最快时间、最快配速,常常都是在一群人跑步时更容易发生长跑,似乎提供了一种现代生活中的苦修路径。

约跑族的出现为城市跑者提供了一个群体参与的机遇与条件,在活动中“约跑族”成员们经常相互拍照上传至网络,分享跑步的快乐与途中风景,在微信运动排行榜,暗自比拼步数和点赞数并且通过群体成员相互监督、互相激励完成跑量,既激励了大家又鼓励了自己,同时跑团的活跃分子,也是大家的补给和衣物“守护神”。例如,跑鞋、跑步相关装备、社交化跑步软件等,还有赖于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形成了以跑步为共同兴趣的圈子,即“跑友圈”。跑友圈既包括个体会与他人一起跑步,还包括个体会通过微信、微博或者专业的跑步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跑步经历。跑友圈的建立不仅使跑步者发现了更多的“同道中人”,通过各种分享行为,通过对跑步行为的精细化分解,跑步者与不跑步者之间逐渐形成了区隔,跑步本身也变成得“有门槛”了。

3  结语

跑步“兴起”的背后体现了在当代中国一种新型的个人主义正在悄然崛起,这种个人主义非常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强调无论是自己的身体还是心灵,都必须能够为自己所掌控,不受外力制约。从身体来看,借助于各种专业跑步APP,个体能够对跑步的各项指标实现精确的掌握,各种运动指数的监测与细致的跑步计划暴露出跑步者企图支配自己身体的企图。从心灵而言,跑步代表了使自己的心灵冲破各种现实社会关系与世俗事务的羁绊,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是一个抛弃“假我”,寻找“真我”的过程。拥有相同认知的个体通过网络媒介相互吸引结成伙伴形成城市“约跑族”,在群体内相同的观念碰撞进一步发展出群体认同,他们认同的是自主掌控健康、在互动交流中体会乐趣、展现阶层品味、个性的生活方式,跑步背后所承载的是寻求自我完满的个体形象“我跑故我在”成了新的时代宣言。

参考文献

[1] 蒋宁.简析城市约跑族[J].体育文化导刊,2013(2):35-36.

[2] 闫丁.社会认同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9):549-560,573.

[3] 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9(2):78-83.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