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瑜伽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

2019-01-14 02:46刘辉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33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解决策略存在问题

刘辉

摘  要:瑜伽是一项注重身心完美契合的传统体育项目,对于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净化心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其柔美的运动形态与健康的运动理念而深受广大群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和喜爱。如今瑜伽已经渐渐作为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随着对瑜伽运动了解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积极参与到瑜伽课程的学习中,如今我国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由于我國高校瑜伽教学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教学场地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高校瑜伽教学中存在的这几个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为高校瑜伽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  瑜伽教学课程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c)-0133-02

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体育课程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应该对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予以充分的重视,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积极引入瑜伽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充分发挥瑜伽运动在学生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

1  瑜伽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

随着瑜伽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与推崇,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将其引入体育教学中,以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将瑜伽运动中的体位法、呼吸法与冥想三部分内容充分融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中,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精神修养,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将瑜伽运动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面具有无比深刻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相符合。瑜伽运动由于其自身的特性与优势,因而深受广大学生群体的欢迎与喜爱,并且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因而与国家教育部所提出的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相符合。另外,学生通过对瑜伽运动的学习,一方面,能够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能够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修养,从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发展观,这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进行。

(2)学生通过对瑜伽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强身体素质。体位法课程是瑜伽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该课程主要教授学生瑜伽运动的基本体位动作,柔美的运动形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增加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性等,从而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

(3)学生通过对瑜伽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心理素质。冥想也是是瑜伽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冥想可以使自己放松身心,缓解压力,通过与自然的心灵交流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讲,瑜伽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净化心灵,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  我国高校瑜伽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场地设施不足

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充足的场地与器材等硬件条件。同样的,瑜伽教学也离不开相应的场地与器材。瑜伽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因而当今我国一些高校对瑜伽课程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将更多的资金用来建设瑜伽场地及购置专业设施等,而是主要用于学校整体环境的建设。再加上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也是有限的,以及由于高校市场化的影响,导致瑜伽教学的开展存在资金匮乏、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从而使得瑜伽教学难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2.2 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瑜伽教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多数高校还比较缺乏足够数量的专业瑜伽教师,多数瑜伽教师要么是由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师兼任,要么是由舞蹈专业的教师担任的。这些教师往往先自主学习瑜伽运动相关知识与技能,然后再兼职瑜伽教学,无论是动作姿势、基本理论,还是教育理念方面都缺乏足够的专业性,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瑜伽运动的需求,难以充分发挥瑜伽运动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价值,同时也不利于高校瑜伽教学目标的实现。

2.3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瑜伽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教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等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瑜伽学习潜能的发挥,既影响了瑜伽教学效果的提升,也难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  高校瑜伽教学课程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保障,而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个性化教学内容的制定能够提供重要的依据。当前,我国高校瑜伽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往往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却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应有的价值。因此,教师应该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在瑜伽课程中的实际学习情况,同时根据教学要求与任务,合理规划瑜伽教学内容,以制定出系统完整的瑜伽教学方案,从而有效提升瑜伽教学效果,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2 完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环境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营造活跃、热烈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高校瑜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深刻认识到瑜伽教学强调身心合一的教学特点。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应该注重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授瑜伽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引用多媒体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以引导学生慢慢进入瑜伽训练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瑜伽运动的认识与体验,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瑜伽运动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瑜伽教学效果的提升。

3.3 强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是瑜伽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与引导者,其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水平的高低。为了充分发挥瑜伽运动对于增强学生身心素质方面的效果,高校应该加强对现有瑜伽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积极开展对瑜伽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瑜伽教师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来自主学习瑜伽相关知识与技能,提升自己的瑜伽专业教学水平。除此之外,高校应该积极引进专业水平较高的瑜伽教练,以为本校瑜伽教师与学生提供专业系统的指导,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瑜伽练习方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震.关于提高高校瑜伽教学质量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5(3):230.

[2] 赵桑晴.浅谈高校瑜伽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当代体育技,2017,7(20):83-84.

[3] 段雪梅.浅谈高校瑜伽教学的常见问题和创新方法[J].内江科技,2017,38(11):38.

[4] 曹红娟,曹元秀.高校瑜伽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10):92-93,114.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解决策略存在问题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