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策略

2019-01-14 02:44丁佳鑫
科技资讯 2019年31期
关键词:护理专业高职高专人文关怀

丁佳鑫

摘  要:人文关怀品质对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要营造人文关怀品质培养氛围,在课堂教学、护理操作實训教学以及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和临床实习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措施,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文关怀品质培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以关怀为价值观,以关爱为先导”的人文关怀理念,认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内化人文关怀护理价值,不断提高人文关怀能力,同时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适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

关键词:人文关怀  培养策略  护理专业  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a)-0240-02

护理是一门具有科学化人性化艺术化的综合学科,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人文关怀品质对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文关怀品质的关键时期,培养护生关怀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目前护理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以关怀为价值观,以关爱为先导”的人文关怀理念,培养具有较高人文关怀特质的护生,适应临床护理岗位需求。

1  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必要性和氛围的营造

1.1 必要性

现今的医疗环境较为复杂,护患关系日趋紧张。这要求我们要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营造关心、爱护、尊重和帮助病人的氛围,在新的模式下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单一地具备精湛的护理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同时具备良好的人文关怀品质。

提高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要从学校教育着手,学习人文关怀知识,深化人文关怀理念,促进人文关怀感知,提高人文关怀能力。要通过调查分析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现状,了解护理教育中的缺点和不足,为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提供依据,保证高校为临床输送优质的护理人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1.2 营造氛围

要培养和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可通过护士节授帽宣誓仪式、护理礼仪表演、人文护理知识和技能竞赛以及呼唤式护理、临终关怀等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等不同的途径,为护生创设学习和体会人文关怀的学习实习环境和氛围,熏陶情感,领悟人性化人文护理的重要性,提高其人文关怀素质,满足临床护理实际需求,提高就医者满意率。

2  学校教育中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策略

2.1 课堂教学策略

目前高职高专护理人文课程《人际沟通》《护理美学》《护理伦理学》所占比例较低,教学内容主要分布于各临床护理学科教学中,预期教学效果相对较差。这要求我们应该整合人文关怀授课内容,独立设置人文关怀课程,体现学科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要继续重视并将人文关怀品质培养融合于临床护理学科教学之中,根据授课内容不同,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倾诉情感变化的空间,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体会其他同学的情感变化,通过感知—共情—关怀这一有机过程,使护生体会并懂得被尊重被关怀的变化历程,逐渐启蒙并加强人文关怀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使学生逐渐理解如何做人并关心他人,明确护理专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讲授结合体验感知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促进人文知识向人文护理能力的转化。

2.2 护理操作教学策略

在护理操作实训教学中,要做到护理技术和人文关怀品质培养并重,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每项护理操作教学中,合理利用护理实训中心,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护理技能和人文关怀素质的同步提高。

要在模拟病房内或其他模拟环境中开展仿真实训教学和“盲人”体验教学。教学前教师应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临床典型案例,教学前训练学生或以标准化病人为此典型病例,使之认真体会角色特征和心理情感变化。教学时教师通过护理评估完成护理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与典型病例进行仿真沟通交流,在演示护理操作基本步骤的同时,要讲解在沟通交流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要点和具体做法,并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换位思考体会到患者的痛苦和人文护理力需求,使学生产生共情,主动表达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行为,不仅加深了学生感性认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将爱心和奉献倾注于护理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护理人文关怀能力,达到培养人文关怀品质的目的。

2.3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第二课堂即隐性课程,可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能有效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和护理品质。护理学院要结合实际实施影视剧观后感、操作技能大赛、小品大赛、社会实践、临床实践、摄影活动、文学创新写作等形式多样的与人文关怀密切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各种大型活动、教室宣传栏和各种学校媒体,充分利用微信平台、QQ群等现代科技,引导护生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护理实际,使之在实际生活和各种实践中关怀自己与他人,实现人文关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养成人文关怀理念,培养人文关怀品质,提高人文关怀能力,有助于护生掌握和巩固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3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和临床实习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策略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和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产生的人文关怀培养效果更直接深刻而持久,更有利于护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和技能。

3.1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

早期接触临床实践的目的在于培养护生的患者意识、社会意识、人文关怀意识和职业情感。要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实践,构建创设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环境和氛围,积极引导学生体验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态度、技巧和方法,内化人文关怀护理价值。

3.2 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和考核

针对目前的临床教学环境,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提升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对护生开展脑卒中情景模拟培训,使护生在急诊临床实践中能感同身受患者的身心痛苦,可显著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效提升护生同理心。反思叙事法可使学生深刻理解护理人文关怀内涵和意义,掌握护患交流沟通技巧,促进和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认识人文关怀的临床护理价值。要增加人文关怀在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中的占分比,使学生认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霖,沈洁.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形成特点及培养对策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22):2791-2792.

[2] 蔡鹏飞,陆翠,杨永强,等.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理论及策略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6):472-476.

[3] 张瑞芹,孙翠勇,张金华.以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护生第二课堂设计[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2):1291-1293.

[4] 雷鹏琼,高颖.第二课堂教学专业化对高职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1):57-58.

[5] 王海燕,王长霞,陆红.脑卒中人文关怀情景模拟培训在急诊科护生同理心培养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7,24(11):164-166.

[6] 秦维,吴雪影,王秋节.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优质护理带教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23):2928-2930.

[7] 李琳,张琼.体验感知教学法对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2016,23(3):143-144.

[8] 冯金娥.反思叙事法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护理与康复,2012,11(8):773-774.

猜你喜欢
护理专业高职高专人文关怀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