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刚 张娟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年轻旅游者更加注重于亲身体验活动,旅游过程中的娱乐性、竞技性、健身性已成为旅游的主流,“体育+旅游”的模式已成为一种旅游的新时尚。襄阳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运用SWOT分析法对襄阳市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个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襄阳市体育旅游发展的策略:合理用体育旅游资源,完善体育制度;突出体育旅游特色,形成体育品牌;以长远发展目标为出发点;制定安全标准,加强运动意识。即采取SO战略、WO战略、WT战略、ST战略推动襄阳市体育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襄阳市 体育旅游 SWOT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a)-0194-02
1 襄阳市体育旅游发展的优势
1.1 丰富的旅游资源
襄阳市地处华中平原地区,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之称,有“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的习家池、还原唐代盛世仿古建筑群的唐城影视基地、以诸葛亮为代表的三国文化胜地古隆中、国内最大的草庐剧场诸葛亮草庐、亚洲最宽的护城河且被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灌溉遗产名录的襄阳市长渠等旅游资源都无一不散发着巨大的魅力,同时部分景区正以健身休闲度假的模式发展,使游客在度假的过程中放松心情、愉悦身心。
1.2 深厚的文化底蕴
襄阳是国家文化名城,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历史人物,以东汉时期政治家刘秀、三国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唐代诗人孟浩然为主要代表人物。《三国演义》共有120回,其中有31回发生在襄阳。而体育旅游不仅是身体的享受,更需要文化的融入,让参与者在体育的过程中享受文化的乐趣,使文化感染参与者。
1.3 便利的交通运输
襄阳市地处我国内陆腹地,地理优势明显,是鄂豫渝陕相毗邻的中心城市,有着“七省通衢的美称。”拥有一条汉江;一座4D级民用机场;修建的郑万高铁预计在2019年底通车,正在建设中的西武高铁和打造三纵两横一环两支高速公路网络体系为襄阳成为旅游目的地打下坚实的基础[1]。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得襄阳与国际知名景点武当山、神农架、黄鹤楼、龙门石窟等旅游景点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同时,襄阳在2018年12月21日,被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门列入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快速发展的城市交通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使得体育旅游因交通便利而受大众喜爱。
2 襄阳市体育旅游发展劣势
2.1 薄弱的开发意识
政府部门及旅行社对体育旅游的开发意识不够强烈,通过调查发现襄阳市目前有160多家旅行社,而真正涉及到体育旅游的旅游公司、旅行社却很少,其中做体育旅游项目的有一部分为户外拓展公司,一部分群众自发组织。其次旅游公司、旅行社对体育旅游的认识程度不高,对体育旅游的宣传不足,对外营销力也不足,缺乏一种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大部分停留在体育表演上,不能够使游客产生长时间地停留,带动游客产生二次消费。另外,旅游个体对开展体育旅游的意识也不够强烈,不能充分了解体育旅游,更不敢大胆尝试,使体育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更是无从谈起。
2.2 分散的旅游资源
襄阳市拥有众多的体育旅游资源,而市区的旅游资源大多以历史文化为主,且相对分散,比较单一。而其他县市区的旅游则相对比较分散,如南漳水镜庄攀岩、尧治河漂流、保康横冲国际滑雪场等旅游资源,并且景区旅游项目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开发和科学规划项目很难。以唐城景区和卧龙镇为例,发展的网红旅游网红桥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到很多的客流量,获得可观的收入,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利不盈亏最终灭亡,这种分散的体育旅游也只会昙花一现。在季节上大多体育旅游项目均集中在4月份到10月份,时间跨度小,对季节依赖性比较强。
2.3 匮乏的专业人才
体育旅游是一项刺激新颖的体育加旅游的运动项目,有些运动项目需要项目参与者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同时也需要教练员承担组织指导培训、安全等任务。实际上许多从事体育旅游的工作人员并未接受专业的培训直接上岗工作,在工作中慢慢探索积累经验,在服务的过程中表现出专业技能不规范,素养不足,缺乏管理经验。正是这种体育制度和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导致出现一系列安全事故。如大摆锤把游客摆出飞椅、凤舞九天设备故障游客挂在空中半小时、游客背后保险缰绳脱落等一系列危险事件的发生。同时作为襄阳最高学府湖北文理学院也未曾开设体育旅游相关课程,而旅游管理专业仅对旅游有一定的研究,与体育方面结合较少,导致体育旅游方面人才缺失,同样在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研究、设计、管理、维修等方面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3 襄阳市体育旅游发展机遇
3.1 国家的大力支持
湖北省根据《国务院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中的相关要求并結合该省情况,提出要把襄阳、十堰等地区建成以休闲体育旅游产业、户外运动产业和航空运动产业为特色的西部产业带,加大对体育旅游政策和资金扶持。襄阳市也是积极响应号召,规划在襄州区投资83亿建造汽车体育文化特色小镇,大力发展体育旅游项目;正在建设的东津华侨城也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号召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体育旅游可以促进体育旅游者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增强国家国民体质,提升体育旅游在旅游产业中的比重。其次,发展体育旅游可以用来有效进行扶贫改革,缩小城乡差距,解决贫困人口经济负担、就业难等问题,带动更多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一系列政策将是襄阳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动力和催化剂。
3.2 经济的快速增长
按照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性高度化创新的过程或变化的过程。近几年襄阳市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GDP从2016年的3694.51亿元到2017年的4064.90亿元再到2018年的4309.79亿元,持续增长稳居湖北省第二,全国排名49位,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2]。城市的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更加齐全,国家对襄阳建设也越来越重视,未来襄阳的发展将会越来越繁荣。
3.3 赛事的成功举办
襄阳市已连续两年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报名人数由2017年的15021人上升到45255人;参赛选手国籍由28个国籍增加到30个。2019年襄阳马拉松已于7月23日开始报名,其中襄阳仅在2018年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有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汽车巴哈大赛、铁人三项赛、攀岩运动—飞拉达等。这些大型赛事的举办,为襄阳旅游发展培养了一批的潜在客户。
4 襄阳市体育旅游的发展挑战
4.1 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严峻的考验。岘山石刻雕像,因开山炸石,山体崖壁变得千疮百孔,后来又进行补救;汉水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资源,在污染后又进行补救,要发展好体育旅游又要兼顾环境保护将是一个巨大挑战;襄阳城市的发展占地与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占地也存在竞争关系,既要发展城市又要发展旅游,如何对其合理分配也是一巨大难题。
4.2 市场的激烈竞争
襄阳市周边城市有完善成熟的体育旅游资源,如十堰的大型游乐场子胥湖、武汉的欢乐谷、随州的西游记主题公园、荆门的爱飞客航空小镇等。比较而言,襄阳的旅游资源较丰富,但体育旅游却有待开发。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政府部门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积极开发新的体育旅游产品等都是应对之举。
5 襄阳市体育旅游发展的对策
5.1 合理用体育旅游资源,完善体育制度(SO战略)
利用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合理利用体育旅游资源,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开展体育活动,加强宣传力度,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利用网络营销和线下销售相结合,倡导“旅游+”的全新模式,提高在国内和国外的知名度,对旅游线路交通进行合理的改善,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从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寻找体育的全新出发点。
5.2 突出体育旅游特色,形成体育品牌(WO战略)
发展特色体育旅游,越是那些具有地方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项目,越能吸引游客,结合襄阳名山名水的特点,进行合理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地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例如在唐白河建立水上皮滑艇训基地和水上运动公园等,做出自己的特色旅游路线,整合旅游资源开展体育项目,减小市场竞争,建立以襄阳市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特色旅游项目。
5.3 以长远发展目标为出发点(WT战略)
以政府领导为核心,迎合政府发展战略,要本着“眼前让利,长远得利”的原则,摒弃以环境破坏为巨大代价的利益,走持续发展的道路,鼓励和引导相关产业的相互配合,协同传统体育文化核心,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创造特色精品路线和品牌,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道路,对旅游项目进行创新,场地创新合理利用资源,在旅游的过程中加入襄河道坠子、喊彩歌、襄阳花鼓、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充分展现当地特色项目[5]。同时借助创文的大好时机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素质,完善体育旅游交通设施,建立体育旅游专线,增加体育设施,传播体育文化,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襄阳就业,扎根于襄阳,服务于襄阳。
5.4 制定安全标准,加强运动意识(ST战略)
制定和完善的相关的体育管理制度,培养合格的体育旅游管理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考核,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在规范序的同时一定要确保体育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健康行为,保证服务质量。对从事体育旅游的场所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查,对不合格的场地器材进行整期修改调整。对外免费开放部分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使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项目,培养群众终生体育意识,做到不闲置体育资源,使各项体育资源发挥最大价值,同时改善体育旅游的服務质量,制定针对性法规,建立地方体育旅游的法规,使襄阳体育旅游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朱运海.襄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报,2012(11):38-42.
[2] 2018年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s://m.cnhubei.com/pl10556796.html.
[3] 徐浩瀚.鄂西北地区体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