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山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当代中职学生的学情,明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现状,提出了关爱学生,让学生学会感恩等柔性管理策略。为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柔性管理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大多是在无奈之下才选择了中职学校。他们既往学习成绩较差,不遵守学校纪律,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职责,而且大多是出自长辈的安排而选择中职学校。他们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年龄又偏小,出现违规违纪、厌学、叛逆等问题,给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不小的难度[1]。采用传统的批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已经较难适应当代的中职学生的学情,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这需要中职班主任转变管理思路,从学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己任,采用柔性管理办法,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 当代中职学生学情分析
(一)心理状况
中职学生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心理特点。首先存在自卑心理。中职学生在中学时期由于成绩不好,自律性又较差,长期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由于自身成绩较差或者家庭经济所限,中职学校又是入学没有门槛,学生年龄偏小,不适合过早踏入社会自谋生路。因此,无奈之下才选择了中职学校,而且这种选择大多是出于父母的安排。因此,大部分学生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中职学校认识不清,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前途较为悲观、模糊,毫无自信心可言[2]。其次存在逆反心理。中职学生在中学的学习过程中大多得不到教师的赏识、家长的关爱,是被批评和冷落的对象。有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关注”,逆反的做出违规违纪的行为。入学后,这种行为自然被带进了中职校园。最后存在盲从心理。中职学生在中学屡考屡败,对学习成绩毫无信心可言,对学业自暴自弃。而且他们还在青少年的发展时期,对是非对错辨识度较差,对善恶美丑认识不清,很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抽烟、喝酒、谈恋爱,拉帮、结派、“讲义气”。过剩的精力容易盲从于负面事物、人物的影响,越陷越深。
(二)行为状况
首先现在的中职生大多出生自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家庭的过度溺爱,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极力追求自我满足,不考虑他们感受,不顾及行为后果,不珍惜别人的劳动付出,出现破坏公共财产、扰乱学校秩序、伤害他人身體健康、自甘堕落等行为表现。其次,由于自律性较差,不太关心学习成绩,无视校规校纪,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考试舞弊。最后,学生素质较低,对身要求不高,不懂人际沟通,不注重礼仪交往,不考虑自身行为形象,不使用礼貌用语,不尊敬老师同学等。
二 柔性管理策略
(一)让学生重新得到关爱
中职学生之所以会成为问题学生,很大程度上与既往的成长经历中长期得不到教师、家长的关爱有关[3]。这种关爱是任何一种规章制度都难以触及的地方。中职学校大多位于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许多学生都是住校生,他们第一次远离父母,很多都一时难以适应中职学校的生活,因想家而失眠,因水土不服而生病,因人际沟通不畅而焦虑,因面对困难手足无措而哭泣。他们最想要的是得到像家长般的关爱、像优秀学生一样经常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像迷航中的船只得到灯塔的指引,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因此,班主任所扮演的不仅是教师的角色,更是父母的角色。关心他们的生活,包容他们的缺点,了解他们的故事,理解他们的烦恼,温暖他们的心灵,最终获得他们的认可。让学生感觉到有个引航人在为他们指引方向,有个长辈在呵护他们的成长,有个好伙伴在陪伴他们度过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关爱中,学生恢复学习的信心,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明确人生的方向,进而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让学生学会感恩
中职学生之所会表现出诸多问题,很大原因是不懂得感恩[4]。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应侧重于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笔者带过的班级中,有个学生,出生于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刚入学便厌学心理极强,几次三番要求退学,甚至在与家长的通话中,听不进家长的劝说,甚至极力的对家长吼叫,但对退学后的出路又较为迷茫,几次常规的思想教育难以奏效,于是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情况之后,以聊天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根据了解的资料,从学生的成长经历说起,谈到学生的每月开支情况,再谈到家庭的经济状况,描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家庭的几次危难以及一路走来的坎坷,谈话中丝毫没谈及退学的事情。说着说着,学生掩面而泣。也许,学生很长时间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许久没有体会父母的艰辛,不曾思考过自己所肩负的重担。那眼泪里包含着对父母的愧疚,对自己太过倔强、自私的悔恨。谈话之后,学生再没提退学的事。
总之,班主任要释放更大的热情、耐心与恒心,在柔性管理中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顾剑英.柔性管理,和谐治班[J].学园,2013(13):147-148.
[2]刘海平.班主任工作中的柔性管理[J].知识窗,2015(2):86-87.
[3]孥勇.柔性管理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