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19-01-14 09:13张雄化
今日财富 2019年35期
关键词:龙华区龙华片区

张雄化

中小企业是发达地区保持市场经济活力的生力军。以深圳龙华区为例,对当下中小企业的经营、区位、发展空间和技术创新等情况分析的基础上,从市场、企业和政策三方面查找影响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为其他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参考。

改革开放40年经验表明:中小企业是深圳发展的根和魂。然而,新时期如何破解区级层面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莫衷一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和实施为契机,为助推深圳龙华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现就龙华代表性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及出路展开深入研究。

一、深圳龙华区百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一)基础分析

1.营业收入分布相对均匀。前100强中小企业的年营业收入介于60.87万元和3.5亿元之间,平均营业收入为1.14亿元。基尼系数显示,前45名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接近45%,反映企业间营收贫富差距相对不大。

2.纳税总额差异较大。前100强中小企业的年度纳税额相对可观,平均纳税额为685.28万元。但企业纳税额差异较大,最大值为2526.53万元、最小值为0。

3.研发经费占比相对可观。前100强中小企业的年研发经费投入相对可观,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为69.55%。但企业间研发经费投入差异较大,最大研发营收比为4351.65%、最小为3.30%。

4.企业类型相对集中。前100强中小企业以“某某科技有限公司”命名较多,涵盖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新能源、电子通讯技术等领域。其中,以信息技术及电子产业和制造业企业占主体,各有39家、15家,占比39.80%、15.31%,合占55.11%。

(二)区位分析

1.大浪、观澜和龙华街道为创新创收核心区域。观澜、龙华和大浪街道的各项经济指标均排在前三名,显示出较强的创收创新实力。三个街道总共有百强中小企业76家,占比77.55%;总纳税额54919.57万元,占比81.78%;总营收额833591.18万元,占比74.39%;总研发投入70415.55万元,占比76.70%。

2.区划定位与企业集聚的匹配度差异较大。以百强中小企业为考察样本发现:一是观澜科技生态文化片区企业集聚匹配度強。集聚31家企业,涉及电子信息技术、制造、环境保护、生物、文化创意、新材料和机器人行业,与片区规划发展方向较为一致。二是福城九龙山产学研片区企业集聚匹配度较强。集聚5家企业,拥有2家资源环境和节能环保企业、2家信息技术企业、1家工业自动化企业,与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定位相符。同时,本区域集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规划有待落实。三是观湖鹭湖科技文化片区企业集聚匹配度一般。集聚10家企业,其中4家电子信息技术企业,6家制造业企业,体现出一定的科技服务功能,尚未体现出文化服务功能。四是民治北站商务中心片区企业集聚匹配度较一般。聚集8家企业,其中5家为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缺少现代服务类和总部企业链条上的企业。五是大浪时尚创意片区企业集聚匹配度偏弱。集聚21家企业,含制造、信息电子技术,医疗、资源环境技术等领域企业,仅部分企业体现一定创意特点,暂未发现纯文化创意企业。六是龙华现代商贸片区企业集聚匹配度偏弱。集聚24家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和制造业企业为主,对该区域现代商贸形象的发育和形成影响不甚明显。

(三)产业空间分析

1.产业发展空间拥有政策保障。龙华区先后出台利于企业的产业空间政策,如《龙华区综合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空间保障促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圳市龙华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龙华区城市更新“十三五”规划》等,为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政策保障。

2.产业空间相对充裕区域为福城、观澜和观湖街道。一是实际腾挪空间相对充足。2018年龙华完成城市更新供应土地21公顷,全市排名第三。二是街道区块空间可期。“十三五”期间福城、观澜和观湖街道的可腾挪空间总占比64.10%,但目前该区域百强中小企业集聚数量仅占45.92%,仍然存在较大空间容纳更多企业。

3.城市更新提供多样性产业空间。六大重点片区的城市更新为产业企业提供多元化空间。表现在:2018年北站商务中心片区加大梅陇路两侧城中村与旧工业区更新改造;鹭湖科技文化片区加快旧工业区改造;九龙山产学研片区加快更新、土地整备、旧工业区改造;现代商贸片区加大城中村改造和“工改商”项目;大浪时尚片区加大“工改工”项目;观澜科技生态文化片区进行综合整治项目。

(四)创新技术分析

1.整体创新环境不断优化。表现为:2018年龙华区有2234家高技术企业(全市第三);R&D占GDP比重为2.51%(全市第三);授权专利量1.2万件;新增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创新载体1家、10家、6家;引进8名院士、6个创新团队、以及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增至256名。

2.中小企业拥有一定自身技术。调查显示,百强中小企业中74家拥有发明专利,占比75.51%;50家拥有实用新型,占比51.02%;43家拥有软件著作权,占比43.88%。同时,实用新型量最多,其次是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总量分别为851件、676件、604件,但三种专利平均到每个企业分别仅有6.16件、8.68件、6.90件。

3.中小企业倾向集聚于创新区域。一是高新区扩区。对总规划用地面积17.78平方公里的九龙山智能科技城——福民创新园区和观澜高新园区,已纳入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范围。该区域百强中小企业数占比约40%。二是创客创业平台扩张。截止2018年拥有65家国家、省、市、区多层次创客服务平台和创业孵化载体,主要分布在民治、观澜、大浪街道。该区域百强中小企业数占比超61%。

二、深圳龙华区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方面

1.企业用地用房成本高企。一是土地招拍挂价格较高。以新型产业用地为例,2018年福城街道工业用地挂牌价不低于2.23万元/平米;观湖街道工业用地成交价约1.24万元/平米。二是商品房价格处于高位。2018年龙华区商品房销售均价约5.50万/平米。三是房屋租金价格上涨。以地铁四号线沿途房租为例,2018年民治地铁线附近约120元/平米、龙华地铁口附近超100元/平米、观湖清湖地铁口附近约90元/平米。

2.人力成本上涨趋势明显。一方面,深圳整体工资水平上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由2012年4918元/月,上涨到2018年9738元/月,涨幅近1倍。另一方面,企业被迫提高薪酬招工现象明显。富士康网聘显示,2018年大专应届毕业生工资为3000-4500元/月,2019年初因招工难普工工资为5000-6000元/月,平均涨幅超45%。

3.税费和风险依然偏高。百强中小企业在“营改增”和纳税额六项扣除后,总体纳税额下降3%。许多企业反映,因增值税没有抵扣社保、银行贷款利息,企业负担仍然偏重。此外,由于养老保险异地流转困难,各地缴纳基数、缴纳标准不一,导致企业外来员工不愿在工作所在地缴纳社保,增添劳务纠纷风险。

4.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依然存在。一是融资难。整个广东省中小企业调查显示,85%的企业有资金需求,金额在 50万至500 万之间,但满足率不到 50%。由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抵押、质押和信托机制不健全,导致融资渠道单一,一般采用抵押房产贷款。二是融资贵。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自筹资金,从亲友和民间机构融资的企业超过50%,从银行贷款的低于50%。而民间高利贷借款月息极高,容易诱发高利贷隐患事件。

(二)企业方面

1.技术水平仍待提高。尽管企业以“某某科技”命名较多,但拥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领跑、跟跑技术缺乏。百强中小企业仅有4家在美国、德国申请有国际专利,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实用新型、软件著作和发明专利较少。

2.产品销路不畅。以传统外贸为主的中小企业,在中美贸易战后,外贸出口订单明显减少。由于早期忽视品牌建设和营销,对一带一路市场认识及开发不足,加上外贸转内销渠道不畅,以致利润空间压缩,企业转型发展艰难。

3.企业生命周期较短。百强中小企业连续两年上榜的概率较小,约占1%。据统计,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9年,主要是因为融不到资金而消亡。

4.管理水平偏低。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大多是基于亲缘、血缘和业缘的少数几人组建为公司,在没有获得成功或A、B轮市场融资前,忽视企业现代管理制度建设,对员工待遇较为一般,造成员工跳槽流动性较大。

(三)政策方面

相关扶持政策不够完善。一般区级产业政策侧重延续国家、省、市配套政策,如《深圳市龍华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施细则》《龙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重视补贴经上级部门认定和背书的企业,对原发草根级但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三、深圳龙华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入驻龙华

一是招商引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重。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时尚创意产业进行招商引资,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形成大中小企业梯度分布的产业集聚格局。二是强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优化区、街道、园区服务,简化审批流程,让企业登记注册等手续办理“最多只跑一次”,为中小企业提供绿色服务通道。三是对短板领域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对教育、医疗、交通、城市建设等短板领域,放宽更多民间资本及中小企业准入,利于加快龙华高质量发展。四是制定中小企业专项扶持政策。参照对大企业扶持政策并结合龙华实际,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配套政策。

(二)探索区域合作机制,克服企业区域发展瓶颈

围绕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加大与港资港企区域性合作。一是利用港企服务业服务龙华生产制造。利用港企金融、法律、商贸等服务优势,与龙华制造业优势形成互补,加快发展龙华生产性服务业,夯实龙华实体经济。二是利用港资和金融资本优势弥补资金缺口。借助广深港高铁开通和北站现代商务中心整治契机,加快吸收港资港企进入龙华金融服务业。三是利用香港人力资本外溢契机抢抓港澳人才。借助深港合作进入稳定成熟期这一主背景,加大对港澳青年学子及企业家创新创业扶持力度,让人才集聚成为龙华第一发展资源。四是利用香港研发优势实现科技创新市场转化。利用香港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鼓励其科研成果在龙华进行市场行为转化,并进行政府奖励扶持。

(三)探索和保护知识产权融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创新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风险。一是利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保护创新。加快知识产权与国际接轨,实现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基础上,遵照国际知识产权法及相应保护机制,保护本土及外来创新。二是探索企业、第三方认证机构、政府和银行互动的知识产权融资机制。完善第三方对企业知识产权认证并作价、由政府担保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向银行融资的机制,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三是对中小企业进一步减税降费。试点企业税收负担对社保、银行贷款利息减免,以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四是作民间及银行借贷的风险疏导。警惕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高利贷融资造成的社会家庭风险隐患,降低中小企业的银行坏账,制定知识产权和实物不动产相结合的抵押还款制度。

(四)扶持中小企业科研创新,开发新型产业领跑技术

加大中小企业研发和创新扶持。一是对中小企业研发岗位和人员扶持。对企业设置研发岗位和吸收研发人员进行资金和住房补贴,支持企业和研究人员在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自主创新。二是对中小企业的科技成绩奖励。鼓励中小企业购买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等技术,支持企业尊重创新;同时鼓励中小企业自身研制技术,对原创成果进行奖励和补贴。三是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平台。鼓励有实力企业单独或联合设立工作站,利于国内外博士后研发人员对企业技术创新作出智力支持。四是鼓励中小企业国际创新交流合作。为企业提供品牌注册、国际专利申请辅导,鼓励企业参与国际行业大会、学术大会,开设国内外产品展台,宣讲区内优秀企业文化和产品优势,对中小企业家提供现代企业管理素质提升培训。

(五)拓展中小企业空间,营造良好产业企业生态环境

多措并举拓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一是加大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力度拓展产业空间。在规划产业用地用房中,专列中小企业用地用房空间,扶持中小企业增长。二是市场自发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促成产业、企业与空间定位相匹配。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中小企业依据自身产业属性,合理布局在龙华不同产业定位区域,形成产业集聚、街道园区企业融合共生的生态优势。三是借鉴宝安“工业上楼”模式经验,加强工业区、社区空间扩容改造。以规划先行,按“厂房+写字楼”复合标准建设产业企业空间,实现旧工业区和社区股份制公司高效集约节约用地用房。四是依据街道特性和产业定位,创新产业空间形式。依据不同街道产业定位差异,探索城中村整治与城中村创新创业载体和科研机构嵌入的开发模式,优化城中村人文环境。(作者单位: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党校教研室)

猜你喜欢
龙华区龙华片区
石刚、红雪飞作品
创新又贴心
刮风的魔豆
刮风的魔豆
深圳市龙华区外国语学校“布衣文学社”佳作展评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特”在何处 ?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转笔刀
How to rais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