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玉
从业37载,承担百余项科研项目、课题研究与实践工程,获得多项奖励,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年),现任北京建筑大学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第一批重大项目资助团队PI,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专家咨询组成员……她就是北京建筑大学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汤羽扬教授。
匠心:三峡、长城孕育匠人之心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汤羽扬在建筑遗产保护的治学中精益求精,追求“匠人”精神。
1992年,汤羽扬由湖南大学调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并加入了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工作团队,而这项工作一开始就持续了13年。1993年,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历史教研室为主体的规划设计团队作为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工程的24家单位之一,正式参与到地面文物保护项目中。为了获取详实的一手资料,汤羽扬带领团队坚持每年至少两次进入三峡库区进行现场调查。虽然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作业艰苦,但是其山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山水景观确实令人感动。
“三峡库区两岸作为中国一条历史文化长廊,历史上人群活动的主要聚落均被淹没在水库之下。我们的工作是希望能够保存下其精华的历史片段,展示于后人。”汤羽扬说。在调查期间,汤羽扬深刻感受到文物建筑的保护不单单是专业性的技术问题,其背后还有着复杂的人群问题、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同样会影响技术方面的决策。建筑遗产的多面性,也成為她今天教导学生的话题。
面对大量的遗迹、文物,到底哪些需要留下来,怎么留?汤羽扬和同事们积极提出保护方案,反复论证,并对所负责的两个县内的地面文物、沿线的古桥梁进行了详细的资料留存以及搬迁规划工作。“我们希望能够在将来需要的时候,依照这些图本,将那些诞生于中国长江三峡流域的古聚落和古建筑展示出来”,汤羽扬和同事们力争对所有的重要古代建筑留取完备的图文资料。据统计,大约有200余人次的教师和学生团队参加了三峡库区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他们在落满灰尘的古建筑间爬上爬下,用钢尺和皮尺测量出每一个建筑部件的尺寸,并用笔记录下来。这些数据等到他们回到北京后,再被系统地汇总,制作成建筑实体测量蓝图,此外还保留了大量摄影、摄像资料。那些年,汤羽扬及其团队以匠人精神勘察测绘了三峡库区地面建筑上百座,制成测绘工程图250多幅,提供了石宝寨原地保护方案、西坨云梯街保护规划、大昌古城搬迁保护工程设计以及屈原祠和新滩民居异地保护工程规划与设计。
有了三峡保护工程的经验,2005年,汤羽扬及其团队开始参加明长城资源调查,陆续承担了北京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三个地区的长城保护规划编制项目。他们利用周末、节假日踏勘了北京延庆、密云明代长城,北京门头沟、昌平、延庆、密云、怀柔、平谷六个区的几十处长城城堡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区内、内蒙古自治区长城的主要点段。
“我很喜欢长城,凡是接触长城的事,无论大小,我都喜欢去做”,汤羽扬从上山下乡时起,就在和大自然打交道,保护长城遗产更是她一直喜欢去做的事情。“我们能透过长城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先人巧妙地利用自然地貌,在很艰难的条件情况下修筑的军事工事非常震撼”,汤羽扬回忆,内蒙古长城遗产保护项目全程7,800多公里,最初政府提供的项目经费比较少,但是团队还是选择了做。“很多事情做与不做并不取决于经费多少,我们更看重事件的意义与价值”,汤羽扬谈到。
从来没有一样坚持会被辜负,坚持会带来快乐,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汤羽扬做人做事的原则就这样无形地影响着她的团队成员。“跟汤老师一起去长城调研,她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博士生刘昭一讲述道,无论调研环境多么复杂,汤老师总是想尽办法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完成了对长城、城堡、烽火台等重点段的现场踏勘、照片拍摄、资料收集、数据整理录入,并针对特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价值判断、数据筛选、数据表达、现状评估、重点段选取、保护措施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索,编制形成了北京、宁夏、内蒙古地区的长城保护规划,编著出版了《中国长城志(建筑卷)》。保护规划涉及的长城总长度9,300多千米,占我国境内长城总长度的44%。
将心:建筑教育尽显将者之心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随着阅历的增长,汤羽扬及其团队逐渐成了学校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领跑者,她以“将者”精神,带领团队肩负重任,科研育人,开启了建筑教育事业创新的探索。
21世纪,中国城乡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面临城乡面貌趋同、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建筑学专业人才,汤羽扬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建筑学专业注重工程技术能力训练而缺少文化意识熏陶,尤其缺少传统环境伦理和审美意识指导下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我们培养的未来建筑师要满足时代需求,就必须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和创新主动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居环境的重任!
2007年,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获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汤羽扬团队以此为契机,在学校多年形成的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特色的基础上,开启了“将优秀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融入建筑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教学研究,立志培养中国优秀文化与建筑技术复合型人才。他们细化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改善育人环境……“九宫格院宅”“四界”“石膏造”等极具传统文化精神与创新意识的设计命题接踵而至。“让学生的设计思维蕴含中国人对空间的理解,让现代建筑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汤羽扬团队独创性地将中国优秀文化内容、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工程研究项目引入教学环节,在国内建筑教育领域首次提出了弹性、关联、立体的“一轴两线”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轴就是建筑师职业基本素质轴,两线就是文化传承自觉意识线和技术创新主动精神线”,汤羽扬团队围绕建筑师职业基本素质训练凝练了中国属性空间设计、中国思想文化理论、专业技术、职业实践四组课群。培养环节中,这四组课群交互配置、弹性设课。他们用制度化选修课和课外讲座补充人文知识;将专业选修课比重调整到1/4,校选课比重上升到1/20;鼓励学生积极选修人文类课程;每学期传统文化类主题讲座不少于10次……这些改革无不渗透着汤羽扬团队对未来建筑师培养的梦想。
为了让学生对学习易于接受,团队还预设了文化语境,从传统木作、园林、书画、器物中推出“九宫格院宅”“四界”“石膏造”等极具传统文化精神与创新精神的设计命题,学生在这些语境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國古人的空间思维。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团队还在专业主干课中引入真实科研项目,规定学生在五年的学习中至少完成两项真实选题。通过实地、实操训练,促使学生深入调研、主动思考,在现实条件中领悟学习内容与方法,使学生文化意识和主动精神得到极大提升。毕业生谭云依回忆道,“低年级时所做的设计基本上都是空间的组合和变形,当时同学们并不知道实际效果,但是很快,大家在迷惑中找到了基本功训练的意义,并在高年级科研项目中得到发挥和提升”。
为了让学生们能有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汤羽扬还联合建筑学同行发起“八校联合毕业设计”,该活动选题紧密结合主办地热点现实问题和地域文化特征,经过现场调研、中期交流、最终答辩三个环节的交流,达到教学资源、教学效益共享,活动为建筑教育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与推动作用,成为国内建筑教育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联合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们先后实地调查了中国台北机厂 、重庆十八梯、南京城南地区、天津滨海新区夏季达沃斯永久会址、北京天桥演艺区等城市片区,为这些地域的综合整治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团队成员金秋野说。天道酬勤,2014年汤羽扬团队申报的《注重中国优秀文化传承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这也是全国高校建筑学领域近四届国家教学成果奖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项目。
讲心:因材施教秉持讲授之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汤羽扬始终秉承“讲学”精神,用言语播种、用画笔耕耘、用汗水浇灌、因材施教,秉持讲授之心。
“汤老师经常花很长时间为我们讲授、交流。”博士生袁琳溪参与山西晋城程颢书院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项目时,汤羽扬老师不厌其烦、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影响着她。山西晋城程颢书院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项目是一个城市设计项目,参与项目的学生对城市设计课题不是太熟练,对空间体量和尺度的设计把握不准确。看到这个局面,汤羽扬老师并没有着急,她启发学生从历史文脉梳理,提取其中的核心价值,然后再将核心价值反映到空间设计当中。“这个项目汤老师不厌其烦,一遍遍地跟我们碰方案,引导我们掌握要领。”袁琳溪谈道。
“学习展现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我需要做的是引导他们。”汤羽扬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专长,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她坚信世上没有教不了的学生,每个人展现的能力不一样,只要以兴趣为出发点,发掘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爱学。“参与项目的过程实际是系统学习的过程,它会从概念、切入点、思路、效果,全过程、系统性地培养一个学生的设计过程。“虽然培养每个学生都会占用很多时间,但是在培养学生的道路上汤老师总是充满了耐心。”张曼介绍道,汤老师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知识背景,为学生们安排一些实际踏勘项目。她会安排心思细腻的学生做一些基础数据整理归纳工作;对于本硕都是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的学生,她会安排做一些古建保护项目;对于设计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会安排做一些展览展示设计工作。
“走进工作岗位后我们才发现,学习时我们收获了很多宝贵经验,汤老师的耐心讲授让我们在工作后少走很多弯路。”毕业生李鹏说。教学耕耘卅七载,情系遗产写春秋。汤羽扬团队以其匠人之心、将帅之心、讲教之心,谱写了北京建筑大学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研究、进步的心路历程。他们坚持不懈将教学与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而努力,在中国三峡库区的文物保护、中国长城保护、北京老城城市保护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完成了项目几百个,培育了大批建筑遗产保护人才,提升了学校的行业影响力和知名度,是师生学习的榜样。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