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法治教育内容包括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等,所以对于刚进入小学校园的孩子来说,建立规则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为后面更好适应校园生活打下良好基础。而规则意识的培养也是法治教育的启蒙和基础,如何让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快速熟悉校园里的各种规则,并严格遵守这些规则呢?笔者以《校园里的号令》(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一课为例,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规则意识;法制教育;校园号令;洋葱
《校园里的号令》是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校园中的各种号令是学校制度化生活的重要标志,本课以学生学校生活规则意识的建立为重点,引导学生适应学校公共生活的制度化要求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规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颗容易接受的“糖果”,而是需要努力适应、并放弃一些自由才能获得回报的。它就犹如一颗洋葱,入口辛辣,但回味甘甜。
如何让学生对未来的“甘甜”报以期待,并甘于面对并克服过程中的“辛辣”呢?这就是品德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的年龄特征,笔者尝试分四步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剥开“规则”的洋葱,让孩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迎接规则的挑战。
一、 玩一玩:规则,由抽象到具体
“洋葱”的第一层,先让学生品尝规则的“甜”。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不久,他们对小学校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很多孩子会发现小学没有幼儿园更自由了,尤其是课堂上很难坐得住,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难度就是组织课堂纪律,但是孩子的天性是玩,孩子们最爱玩游戏,所以笔者在课的开始就设计一个游戏环节——小小木头人。
【教学片段1】:
上课伊始: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有一个游戏我相信你们一定都玩过,(PPT木头人图片)知道这是什么游戏吗?
生:一、二、三,木头人!
师:听你们回答这么响亮,一定都玩过,想不想现在就玩一次呢?
生:想!
师:好!老师先请几个坐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玩一次,你们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会玩!
师:玩游戏之前,袁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小铃铛)这个新朋友主要任务是给我们发出指挥的,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会玩好多游戏,游戏开始前,老师都会让它先发出指挥,你们可要听清哟!
按铃铛——游戏正式开始喽!请听——口——令!
师:山、山、山,……三不许露出大门牙!
师:他们为什么能玩得这么好呢?——哦,原来是听到老师说“三不许露出大门牙”这个口令后就快速定住了!看来,听清了号令可以让我们更快乐呢!
这个环节看似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让孩子们放松一下,其实这个游戏的设计也是有目的的,它也为后面号令的引出做了铺垫,因为只有遵守游戏的规则才能顺利而愉快地玩耍。同样,小铃铛的出现,也是一种号令。把规则的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游戏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遵守这样的规则,也是规则的启蒙教育。
心理学也表明,人们总是对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感兴趣,低年级儿童更是下意识地遵从于这个本能。因此在教学中通过一个儿童所熟知、喜爱的游戏入手,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意识到其中有一个潜在的“規则”在帮助自己获得更多快乐。这种安排可以让“规则”“号令”等抽象概念在学生脑海中迅速具体、亲切起来。后面再提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孩子也很容易理解了。
二、 听一听:规则,由单一到多样
“洋葱”的第二层,再让学生对“多样”的规则产生期待。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本课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哈贝马斯也曾指出,生活世界是创造性活动可能的场所。校园是儿童主要的生活场域,校园中的各种活动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结合日常的校园活动,引领儿童在校园生活和活动中不断历练,获得感悟,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领孩子熟悉校园里的各种号令,并去遵守这些号令。那么校园中的各种铃声就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片段2】
师:动物伙伴们给我们带来了校园中不同的号令,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呢?
生:我最喜欢斑马。
师:好!其他小朋友请仔细听听看小斑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号令?先认真听,我说开始才开始举手抢答。(这也是规则哟!)
生:这是上课的铃声。
师:是的,这个号令是上课的铃声,听到这个号令,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坐好,等老师来上课。
……
师:听到这个号令,同学抓紧进教室等待老师来上课,老师也要抓紧进班上课了。(号令不仅是针对学生的,也是约束老师的,生活在这个公共场域的人,都应该遵守这个规则。)
……
虽然已经入学一段时间了,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当单独播放这些铃声的时候,不少孩子并不知道铃声的具体含义,很多时候就是看同学这样做自己也跟着这样做。所以笔者把校园中的几个主要铃声:大课间、眼保健操、上课、下课的号令隐藏在小动物的身后,让他们通过听一听、猜一猜的方式熟悉这些号令的含义,并用实际行动来巩固听到这样的号令应该怎么做。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规则”和“号令”的概念从单一的游戏规则推广开来,触类旁通地认识到在我们每天生活的校园环境中还有更多同类的“规则”与“号令”。这也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前面的环节中学生已经体验到了“规则”的益处,所以这时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将之前的愉快体验与更多类似的“规则”挂钩,并对这些“规则”产生积极的期待和兴趣。
三、 评一评:规则,由他人到自我
“洋葱”的第三层,让学生面对规则的“辛辣”。
对于本课而言,让孩子们知道校园中的各种号令的含义并跟着做,这并不难,但是如何引导一年级的孩子思考:为什么要听号令的话?这是个难点。这个难点却是对真正遵守规则的一个强化,笔者也希望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孩子尝试深入一点思考,不仅仅只是从众式的听号令的话,如果我知道了号令的重要意义,那对于规则的敬畏就更加深入了。所以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故事环节。
【教学片段3】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环节,我发现你们都听懂了号令的话。可是啊,明明同学却很不服气,你听——(哼!为什么要听它的话)是啊!为什么要听它(号令)的话呢?你们知道吗?别急!袁老师决定先给他讲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他也许就能明白为什么要听它的话了!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好不好?
这个故事发生在——动物学校,丁零零,这节课是山羊老师的语文课,山羊老师已经在教室等了几分钟了,奇怪了,教室里怎么没有一个小朋友的身影呢?山羊老师很着急,赶紧去找他们。哎呀!小兔子和小花猫还在玩游戏呢!看他们那么开心的样子,好像完全不知道已经上课了!小猪呢!已经上课了,它却还在吃妈妈给它做的饼干呢!哎呀!终于看到小花狗朝教室这边跑过来了,山羊老师刚想表扬小花狗听懂了号令,小花狗却头也不回地朝厕所跑去,边跑边喊着:“我要上厕所!”山羊老师气坏了,好不容易把这些不听号令的小家伙都喊到教室里,这节语文课都已经过去一半了!
听了动物学校的这个故事,你们觉得,为什么要听号令的话呢?
和你的同桌小声讨论一下吧!
孩子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明白了,如果不听号令的话,就会一团糟等。接着笔者又播放了一段他们自己在大课间整队的时候拖拉的视频,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如果说之前的讨论只是停留在动物学校中的小动物身上,这个视频一下子就让他们意识到:原来我们自己并没有真正去听号令的话!一定有孩子在这个时候是有反思的,这时候对于遵守号令的认识一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巩固。
对于良好的、大家都认同的事物,孩子们具有从众和模仿的天性,并且会本能地对他人违反这些“好事”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指责。因此在建立了对于“规则”的良好期待后,学生们会很敏感且自然地发现“他人”行为中的错误。
然而如果这种审视和批评只停留在“他人”身上,那么“自我”的缺点就会被掩盖,“自我”也就得不到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去审视他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建立一个评判的标准;然后再从旁观者的角度用同样的评判标准去审视自己的行为,此时正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最佳时机。规则的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 比一比:规则,由行动到成功
“洋葱”的第四层,迎接挑战、并品尝胜利的“甘甜”。
就像上一个环节,刚开始孩子们看到动物学校混乱的场景有很多话说,不遵守纪律、影响学习、浪费别人的时间等等,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状态时,变得沉默了,这时候我顺势播放高年级同学快速整队的小视频。看完后,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当我公布了高年级同学只用了20秒就完成了整队,孩子们立马说:“我们也可以做到的,我们想挑战他们!”我顺势抓住了这个机会,让他们挑战,结果他们只用了18秒就完成了这个任务,大家为挑战成功而欢呼,这时候他们就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遵守规则带来的成就感。
“努力,然后成功。”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的学习成果获得了体现,学生的努力获得了回报。这样及时获得的成功,以及由成功而带来的自豪感,将给予学生以积极的反馈,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他们今后更加积极地遵守规则。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尝试通过“品尝、期待、挑战、成功”四个环节,一层一层地剥开“规則”这个气味辛辣的“洋葱”,引导学生面对挑战、战胜自我、最后获得了甘甜的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最关键的动力来自学生自己,而收获的成果也正是学生自己期待的。这样一个由学生主动性所推动的“挑战——成果”的循环,将能够在学生心中建立对规则的牢固印象,并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自信。这正是教育中由“教”变“学”所追求的效果。
当然,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还需要课后及时跟进、反复强化。如果孩子们能经常体验到“品尝、期待、挑战、成功”这样层层递进的循环,他们就会不惧挑战、并主动去层层剥开更加辛辣的“洋葱”——从学校的“规则”,到社会的“道德”“法律”,再到更深更广的未知领域。
当学生主动面对并解决了这些挑战,再回首时,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成长为一个社会真正需要的,他们曾经仰望的人了。
参考文献:
[1]朱凤.观照儿童立场的规则意识培育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7(11):55.
[2]何碧云.观照儿童立场的品德课教学探微[J].中小学德育,2017(5):39.
作者简介:
袁君侠,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