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冰
周一贯老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提问要有较大的覆盖面、穿透力和挑战性。”由此我想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因为怕冷场,课堂提问存在过于简单的现象。在人心浮躁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也静不下心来思考一些深层的东西。在埋怨上述现象的背后,扪心自问,我们给过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了吗?在常人眼里的优质公开课不也充斥着掌声和千篇一律充满技巧的朗读?如同现代教育工厂出来的成品一般,机械、呆板,而又了无生趣,一堂课成了热热闹闹的走过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可以试着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问之有时,问在知识生长时,问在疑惑时
学贵有疑,“疑惑”多数是新的知识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在此处提问,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当问題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会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果实”,从而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教师特别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坡度及密度,让思维的“轨迹”有一段距离。让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离开了“最近发展区”,空泛、随意性大,很容易偏离教学思路,导致无效提问,学生望“问”兴叹,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如《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我们试把问题设计成:“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步步深入,学生便能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的提问不能出现“遗忘的角落”,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答问的机会,从而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维氛围。
二、问之有法,问得宜聚不宜散
有效的提问忌散贵聚。问题假若过于凌乱琐碎,就会把教材内容弄得支离破碎,有效的问题要紧扣文章的主线,围绕学习目标,把备课中初拟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避免架空分析教材,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记得一次听课中,教师把《猫》这一课设计了如下问题:1.课文写了哪两种猫?2.这两种猫各有什么特点?3.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一下中满脑子装了好几个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又没有一个层层递进的内在关系,仅仅是对问题的表面化理解,并没有设计成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的一个“中心问题”。一节课时间是有限的,问得过细,不利于发现规律,缺少思维含量;问得过频,没有思考空间,使学生反感,甚至疲惫,这样的满堂问只会导致时间不够,教学层次不清,收效甚微,容易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致。
也许,我们把问题精简成:“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只猫?”学生在谈论自己喜欢的猫时自然会提及到的“大猫还是小猫”,“猫的特点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从一个问题出发,覆盖到其它问题,就更能聚焦文本的中心内容。
三、问之有道,问到难点时绕道而行
正如人走道一样,当遇到汹涌河流时,只能绕道而行。语文教学亦如此。
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结尾处时,教师问:小女孩惨死在大街上,可为什么还要写“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呢?学生恐怕一时还逾越不了这个鸿沟。教师可以先提几个基础的问题:太阳升起来了预示着什么?学生可能这样答:不再寒冷了,开始温暖了。老师又问:太阳出来了,开始温暖了,小女孩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吗?学生可能答:不可能,因为他们仍然处在社会的底层。老师又问:他们会过什么日子?学生可能答:仍然是穷苦的日子。这样几问后就不难理解,作者这里描写太阳暗示读者,冷酷的大年夜已经过去,新的一天、新的一年又来了。这一天是温暖的,然而社会却是寒冷的。小女孩生前挨饿受冻,而现在,她小小的尸体仍孤零零的躺在这大街的角落里,穷人的命运并不因新年的到来而改变。
这种绕道而行的提问方法也叫阶梯法,是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深奥,或范围太广,作答难度过大时,可以将它转化为一系列小题、浅题,或以旧探新,或铺路搭桥,或触类旁通,就能达到对难点理解的高度。叶圣陶曾说:“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课堂提问要讲究技巧,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去除掉学生长期养成的上课只带耳朵进教室,只等教师公布答案的习惯。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