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一个只有“知识”而没有“人文素养”的人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实施人文教育呢?根据笔者多年的专题研究与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应有人文关怀的学生观
1.教师要有关爱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教师要自身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而以自身的人文素质去影响学生,促使其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逐步形成。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求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在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中,要正确认识学生,赏识学生和尊重人格,以心激活心,绝不能在众多人面前鄙视和侮辱学生,要以“人文”引导“人文”。
2.教师要充满人文关怀的学生观。所谓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人的理解、宽容、接纳、尊重和爱护,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求。教师对学生要充满人情味,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教师才能充满人文关爱的学生观。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其核心要素就是对学生个性精神世界自由发展的尊重。
二、构建人文色彩浓厚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有关爱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教师要自身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师生情感基础之上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改善师生人际关系、增进师生情感是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的前提。而改善师生人际关系,增进师生情感,教师应是主动者,应从教师转变观念做起。
2.正确认识传统的师生观念,是理解现代师生平等互动关系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主要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等角色。
3.营造课堂教学相长的和谐氛围,是培养师生平等互动的手段。语文课堂上除了传递知识,还需要传递情感,营造课堂教学相长的和谐氛围,是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师生平等互动的手段。
三、充分发挥课内外人文资源的教育作用
第一,剖析经典篇章,领会人文价值。中国是文明古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都有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的思想内涵。在高中课文中有大量的典型人文教育的教材内容。比如,李白诗文中表达出来的豪放和旷达的人生态度;杜甫诗文中体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所表现出来的矢志不移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之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所表露出来的骨气。这些人文精髓无一不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人文遗产。
阅读闻一多的《死水》,可以看到诗人那一团爱祖国、爱人民的心中之火。还有,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朱自清先生“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民族气节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绝好素材。
语文教学以一篇篇作品为载体承载着人文素材,人文精神渗透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处处留心,深挖细琢,抓住一切教育机会,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教育,将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教育效果。
第二,培养精神情趣,选择人文读物。教材所选的篇目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面,充分利用课外读物的人文教育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情趣,帮助学生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兼具的中外读物,把人文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家》《围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文质兼美的名著,都饱含丰富的人文素材,值得推荐给学生阅读。同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举办学生读书沙龙,让学生互相交流读书体会和心得。
第三,巧设写作题材,渗透人文教育。写作是最能反映学生语文能力和思想情感的语文实践活动,写作教学不仅能实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迪、价值观塑造和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评语、讲评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文教育。
第四,研究地方文化,感悟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专题研究性学习可从教材、社會生活和地方文化中选题。比如,当学生学完曹禺的戏剧《雷雨》,可以作“周朴园情爱的真与假”“周朴园人性的两面性”等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从地方文化中选题,可作“从梅州俚语看梅州风情”“梅州方言的文化内涵浅析”等专题研究性学习。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