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珍莺
摘 要:语文学科对文化的渗透性远高于其他学科。在小学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教师引用地方文化资源,让学生理解地方文化。而在课外实践中,教师应让学生选择当地文化资源,落实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语文教学增添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地方文化;课外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2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4-0033-01
一、充分运用交流契机,掌握了解地方文化
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大千世界,丰富知识储备,还可以让学生透过文字观察、体验生活,丰富生活经验,为日后作文积累素材。例如,六年级课文《北京的春节》是一篇民俗风情浓厚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莆田地区的民俗民风。教师要设置阅读交流契机活动,先为学生布置本期阅读主题,学生再围绕该主题搜集文章并且进行阅读,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大家交流讨论,实现知识共享。
莆田地区莆禧城“十九日”城隍庙会是每年最盛大的活动,用来纪念莆田地区人民抗倭胜利,是当地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四年级班级中许多学生虽然知晓该活动,但是对于活动的举办方式、活动内容、历史背景等都不是很了解,因而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切入点,围绕该点收集阅读资料,并且在阅读课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以下截取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中交流的内容。
学生1:这次主题阅读活动我以“十九日”城隍庙会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围绕该主题搜集了许多阅读资料,下面由我来给大家讲讲庙会的背景。在嘉靖壬戌的秋天,倭寇围剿了整座城,时间长达50日之久,迟迟未能攻破城门,原因在于城隍神灯的守护和防御,因此皇帝将城隍封为“庙神”,这个庙神也象征着该地区集体抗倭将士,因此,大家在正月十九的时候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用来祭拜庙神。
学生2:今天我从庙会中都有哪些活动展开:巡游,在上午10点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个身穿黄色衣服的勇士抬着彩舆,里面供奉着身穿黄袍的城隍大神,在军队、车鼓队的伴随下完成巡游。
经过这次民俗民风的阅读交流分享,“十九日”城隍庙会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个概念,而是他们重要的知识储备,深入每位学生心中。
二、创造课外活动机会,丰富地方文化实践
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感受地方文化的最好机会,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了解活动的流程以及每个环节体现的传统思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可以选用部编版教材中“学习园地”中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将地方文化生活融入课堂之中,同时,还需要进行课外的实践活动。
莆田市山亭镇是妈祖的出生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镇上丰富的名胜古迹、人文特色,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感受该地区文化,以“一日游”为主题设计了课外实践小活动:学生以六人为一组,安排山亭镇一日游的路线以及导游词,在课堂上由学生投票选择表现优异的一个小组,在周末时候由该小组带领大家完成一日游。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关于该地区的丰富旅游资料,同时,思考如何规划路线,如何组织讲解的语言,这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下选择优胜组的路线规划(导游词略):
(1)“一城一祠一公园,妈祖雕塑显大爱”线路:妈祖城—天后祖祠—妈祖阁—妈祖文化公园;
(2)“一洞一寺一古城,祈梦禅佛海防旅”线路:紫霄洞—普陀庵—莆禧古城。
一日导游的活动应立足地方文化,有选择地考察周边地区。学生不仅要熟悉本土景点,还要想办法用优美的词语、简短的语言将这些景点串联起来,吸引外来的游客,因而这项课外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綜上所述,莆田地区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各地的风景名胜、人文风光都是当地最宝贵的财富。教师将这些财富与小学语文教育相融合,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本地文化,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同时,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李臣之.基于地方文化的课程调适与创生[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10):59-66.
[2]李臣之,王 虹.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味:逻辑、空间与限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8-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