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摘要〕社会情绪学习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从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入手,深入分析了社会情绪学习对中学生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并针对我国学校情绪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实施社会情绪学习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情绪学习;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6-0067-02
一、引言
随着物质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校园暴力、学生自杀等事件已经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中学生则是这些问题行为的多发群体。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其社会情绪能力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1990年,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里(Salovery)和迈耶(Mayer)提出“情绪智力”概念,将情绪智力定义为:“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社会情绪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L)是由Goleman等人1994年提出的,是指学生学会认识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对别人的关心及照顾,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学习过程[1]。社会情緒学习项目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预防学生问题行为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框架。实施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其掌握更多的社交技能,并有助于提升学业水平。
有研究者提出五种相关的认知、情感以及行动能力作为社会情绪学习的核心内容[2]。
(1)自我意识能力,即能够准确识别自己的情绪,了解和评估自身的价值,并具备自我效能感等;
(2)自我管理能力,即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行为,并设定合理化目标而为之努力;
(3)社会意识能力,指能够从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的角度出发,接纳并尊重不同观点,了解行为的社会和道德规范;
(4)人际关系技能,即可以与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会联系,清晰地沟通,善于倾听、合作,有建设性地解决冲突,以及在需要时寻求和提供帮助等;
(5)负责地决策能力,指在考虑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对各种行为后果进行评估以及保证自己和他人权益的基础上,对个人行为和社会交往进行建设性选择的能力。
围绕这五种能力,国外由学者开发了许多适用于不同年龄群体的系列课程,来提升青少年的社会情绪能力。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开展不同主题的训练和学习,其中包括对情绪的认识和调节、压力管理、合理解决问题等,来指导青少年构建正确的思维模式,掌握沟通技能,培养自身的情感素养以及自我调节能力。
二、SEL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提升情绪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增强社会包容性是预防精神、情感和行为障碍的基础。如果社会情绪学习项目可以得到有效实施,将对中学生的许多方面带来可衡量的、潜在的长期改善[3]。中学生处于未成年期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逐渐趋于成熟。在此期间,他们的心理发展具备几个显著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开展系统而全面的社会情绪学习课程,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首先,自我意识显著增强。此时中学生对人的评价逐渐转入更深层次的内心世界和人格品质,并开始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性格特点,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是他们的评价往往会存在主观性与片面性。在同样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评价会高于他人,在指出他人的不足时往往会弱化自己的不足。这种评价方式与成年人相比,依然是不稳定且不全面的。社会情绪学习项目中,Positive Attitude课程可以帮助中学生了解内心感受,发现和培养自身的积极品质,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评估,促进他们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4]。
其次,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强烈而不稳定,情绪调节能力偏弱,常会做出冲动和冒险行为,也容易感情用事。他们的社会情绪更加丰富而细腻,同学关系、家庭关系的变化等都会使其情绪产生波动。同时,他们的情绪还会表现出矛盾性,例如,他们渴望有人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但又会有意控制和掩饰自己的情绪。社会情绪学习中的PATHS课程就是面向个体的自我控制和情绪素养等问题来提升社会情绪能力。其中,情绪素养是一种识别、理解、处理和恰当表达情绪的能力[5],具备较高情绪素养的中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应对人际交往问题,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再次,中学生的社会性也会在这一阶段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其社会适应性逐渐成熟,包括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适应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等。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努力提升自己。但是,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也常存在消极的一面,如出现叛逆心理。当家长或老师与他们的观念不一致,或者由于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引发其消极情绪时,他们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轻则逃课、离家出走,重则攻击他人、自我伤害等。StrongTeens课程则专注于提升中学生的社会性能力,包括对不同情绪的识别和感受,了解他人的想法,并学习如何处理消极情绪、缓解压力等。经过验证,该课程可以有效促进中学生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人际交往中问题行为的发生[6]。
三、如何实施社会情绪学习的建议
社会情绪学习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至今,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过程。目前,该项目已经具备一套包括调查、培训、测评等一系列标准化规范程序,被广泛运用于国外多所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效果显著。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重视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尝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人的道德、情感和价值取向的培育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情绪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学校更多是通过不定期的讲座、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认识情绪,内容单薄,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地区间的差异性较大,教育效果不够理想。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促进情绪课程的开展。
第一,社会情绪学习项目在国外实施效果良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具备系统性和整合性。该项目是一套完备的课程体系,而且还包括问题评估、效果测评、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师培训等部分。另外,该项目所包含的课程也各有侧重,如上文提及的Positive Attitude等课程均是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的不同方面“定制”的。我国也可以参考这一思路,设置侧重于不同教学目标的一套系统课程。
第二,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全面开展起来,心理课程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尚未普及,即使开展的学校,课时也很少,一般每周一节或者间周一节,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即使心理课开展得较好的学校,也很少将情绪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情绪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与适应有重要影响,我们可参考国外的经验,在心理课程中加入情绪教育内容,融合各种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知识和情绪调解技巧,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促进社会适应。除此之外,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家长应以身作则,科学管理自己的情绪,做孩子的榜样。家校联合,共同提升中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Social C F A. Safe and sound:an educational leader's guide to evidence-based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l)programs[J].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 Emotional Learning,2003,59.
[2]Bridgeland J,Bruce M ,Hariharan A. The missing piece:a national teacher survey on how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an empower children and transform schools[J]. Civic Enterprises,2013,60.
[3]Ross K M,Tolan P.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 adolescence:Testing the CASEL model in a normative sample[J].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2018,38(8):1170-1199.
[4]de Moura Pereira V A B,Figueira A P C. Project" Positive Attitude":Promoting school success through social and emotional abilities development. Design for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in Portugal[J]. Inter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1,45(2):185-191.
[5]Wigelsworth M R. A multi-level approach to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secondary seal[D].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2010.
[6]Castroolivo S M. Promoting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in adolescent latino ells:a study of the culturally adapted strong teens program[J]. Sch Psychol Q,2014,29(4):567-577.
(作者單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编辑/于 洪 终校/纪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