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茗超
(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实验高级中学,辽宁 盘锦 124221)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相互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情况下,顺利开展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打下坚实基础。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英语教学呢?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颇具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它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借助异质学习小组的形式,充分利用教学动态因素形成互动,充分体现了动态化教学过程,在教育界中颇受教师欢迎。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规避英语课程中的枯燥、乏味性,促使每个学生带着强烈地兴趣和积极的心态参与到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去,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吸收英语知识,还能够在小组合作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促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若想借助小组合作高效进行教学,就必须先进行科学分组,以便将学习资料、各组组员及其特长进行最优化分配,才能将异质学生有效聚合在一起,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将学习效率提高到最大化状态,利于教师有效开展高中英语教学。在进行分组之时,教师可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特长、兴趣爱好、心理发展特征等条件,并根据学生近几个学期的英语成绩和进步情况做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将学生依次分配到某一小组中,小组要以“优次穿插”的形式进行分配,4—6人为一组最佳,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各小组成员的表现及组员之间的意愿,选出一名有责任心的组长,负责小组合作各方面的事宜,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为让学生激励自己更好地及进行合作学习,笔者让学生自主给自己的小组取组名和口号,比如“凌云组”,口号是“才展凌云翅”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为今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小组成员分配完成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每一次合作之后,让学生通过生生、师生等形式进行评价,以查漏补缺,完善小组合作模式,逐步形成“以优带次”的学习机制,让全班学生的成绩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拔高。
为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借助任务型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以便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合作、探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是当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较为先进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小组合作顺利开展,倡导学生体验与参与,让学生以团体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拓展学生的合作学习空间,给学生的自主发展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合作学习探究,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英语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技能与情感,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小组合作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活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认知、运用英语知识,并有效发挥集群效应,促使学生借助团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水平。
比如,在教学《The violence of nature》一课时,为让学生掌握一些自然灾害的词汇,理解文章并学会如何描述自然灾害,笔者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看了一张有关自然灾害的图片,并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思考,“Have you ever heard of the tsunami in 2004?”“When and where did it happen?”“What kind of damage did it cause?”“Can you list some of other natural disasters”……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小组合作,进行阅读训练,同时,在讨论出结果之后,小组长要将本组的答案记录下来,同时选出一名组员让其借助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词汇进行表述,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思维能力,借助任务型教学方法大大提升学生小组合作效率,也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散发独特的魅力,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需要教师予以重视。教育改革之路“路漫且长”,需要教师有上下求索的精神,积极进行探索,以便为学生创造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借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教师打造高效英语课堂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