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县实验小学 柳艳丽
所谓三步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教材普遍采用鼓励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步,引导学生分析知道了什么?第二步,让同学们思考怎样解决?第三步,让同学们讨论解答正确了吗?将这些内容进一步地分析探讨,三步式教学的主要环节包括:阅读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将语文教学与数学教学整合起来,让学生学会抓住问题描述之中的关键词,可以进行简单地重点标注,这样就能够让学生逐步地学会整合数学信息。例如:“甲、乙两队人数的比是7:8,如果从甲队派30人去乙队,那么甲、乙两队人数的比是2:3,甲、乙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学生就会思考将“甲队排出30人去乙队”,这儿出现了具体的数字,所以应该是重点信息。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对相应的数量关系重新进行界定,然后形成等式逻辑。例如:“甲、乙两队人数的比是7:8,如果从甲队派30人去乙队,那么甲、乙两队人数的比是2:3.甲、乙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根据数量关系的分析,学生就应该掌握关键点“30人”,形成总人数与分别数量关系的探索,最终列出式子。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内容的教学要注重思维能力训练,因为数学思维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需要不断磨合、训练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通过呈现信息,让学生选择系统提出问题的方式,使复习题、例题和尝试题整体出示,从而构成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做法就是要考虑“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设计,借助一些示意图来辅助理解重难点的数学知识。具体做法就是要实现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育。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了问题“工人叔叔修一段路,平均每天修150米,修19天后,还剩765米,这段路共长多少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关键所在,教师就要让学生尝试进行画图,用线段表示“一段路”,并且画出代表“765米”的线段,再画出其余线段每天的米数和天数,形成整个线路的完整内容。
首先,教师要明白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模型类型无外乎就是三种。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要从小学数学教材的基本情况入手,设计基本的“解决策略”的模型。第一类模型,基本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主要分为简单类的应用题和复合类的应用题,重视让学生分步骤思考的方式来确立数量关系。这类模型就可以利用程序图来表示,分步骤就形成了数量关系的确立,重点就是要让学生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进行问题模型的确立。第二类模型,特殊数量关系,主要分为方程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方程应用题需要从逆向思维向着正向思维方面考虑问题;分数应用题则是需要从“单位一”的比例情况进行分析问题。第三类模型,计算公式类的解决问题模型,主要是分为简单的几何应用题和复合几何应用题。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完成数学建模活动,具体做法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精心准备和挖掘隐藏在具体数学问题背后的数学解题思路、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技巧和解题技能,进而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