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 张雅妙
如今的课堂是创新的课堂,是关注学生数学素养落地生根的课堂。而作为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一线教师忽视。长期以来,数学作业的形式、内容、评价并未得到明显改变,那些单调、重复、机械的作业大大限制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制约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业是什么?作业就是今天教了什么内容,就对应什么练习。对号入座,整齐划一,孩子似乎都不用教师布置,就已经心照不宣地知道了作业的内容。试想,这样的“默契”真的好吗?殊不知,这样的“默契”已经将孩子心中对作业那种期待的神秘感给破坏了。殊不知,这样的“统一”已经折射出传统课程观的通病。虽然,我们长期的作业形式已成为我们心中默认的模板,这样看似规范、减负,实则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差异,也忽视了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体验。
传统的课程观认为评价方式只有一个,就是评分定等级。“分分是命根”的思想影响了几代人,也压抑了几代人,“高分低能”正是这种评价方式直接导致的结果。有不少教师往往把作业批改当成一种简单的、习惯性推动的行为,对作业批改行为的优劣和它可能产生的后果研究甚少。学生对发回来的作业只关心等级,对造成错误的原因不加思索,对成功的经验不予总结。这样的评价既不科学,也不合理,更是单一。
审视传统作业,我不禁发现其存在有明显迹象的问题:1.基础性的作业居多,少创新型的作业。2.统一标准答案的作业居多,少开放式的作业。3.纯粹计算的作业居多,少探究性质的作业。4.个人完成的作业居多,少合作模式的作业。这些问题普遍存在我们当下布置的作业当中,似乎我们对这些问题熟视无睹或者置若罔闻。教师习惯,孩子适应,这一切已成为我们眼中的那片“风景”。
“如何改革作业形式,如何改革评价方式,如何创新作业花样?”这些思考冲击着我的大脑。“枯燥”是多数人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固有看法,难道就连反映数学学习效果的作业也该如此乏味吗?所以,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试图打破这一僵局,尝试在作业布置上推陈出新,努力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实效性、开放性、操作性,努力让学海中的孩子们不再为身陷题海而苦苦挣扎,从而亲近数学、热爱数学,更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小学低、中年级的孩子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活泼又活跃,喜欢新鲜的、有挑战性的练习,对机械式完成作业的方式较为排斥。殊不知,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他们自觉接纳知识的能力才越强。例如:《数数》一课结束后,我给学生留了个实践作业:“数一数自己家里的物品分别有多少?再和家长说一说。”第二天学生满载而归:“我家有16把勺子”“我家有9张椅子”“我家有18个盘子”……孩子们在诸多发现中经历了数数的过程,同时也在数数中感受到了发现的快乐,当然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颗“爱数学”的种子。一份小小的作业不但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作业形式,而且将孩子们的学习空间进行了延伸。之后,家长对此反馈极好,纷纷夸赞:“孩子对这样的作业形式格外上心,简直就是乐在其中啊!”是的,这样的作业“吸粉”无数,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何尝不是有意思的体验呢?
为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我定期布置孩子们制作《数学手抄报》,让他们通过图书室或互联网等方式查找材料,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讨论、相互交流、动手制作,一份以数学内容为主,令人有所启发和思考,融趣味性、知识性、拓展性为一体,涉及面广、形式多样的《数学手抄报》应运而生。这样综合性的作业内容,不但可以很好地促进孩子阅读、审美、制图等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交流与自主协调的能力。
我们课堂的关注点在哪里?首先当然是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再者是数学语言的训练和数学方法的渗透。因为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一刀切”固然好,但有些孩子吃不饱,有些孩子又消化不了。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设计了一项可以让孩子们自由掌控的作业——数学日记。日记的内容、形式均不限定,只要是源于生活的所思、所想的就行。
例如:有一个孩子在《我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中写道:“今天我在做题时发现了一个小秘密:比如,在算‘26+18+34’这样的题目时,我可以先把26和34相加得到60,再加上18得到78。于是,我又想,加法运算有这样的特点,减法是不是也可以。我就试着写了一个减法算式:98-35-28。我先用98减28得到70,再用70减35得到35。哈哈,果然成功了。这样一来,是不是很简单?我把这种方法叫作‘快速计算法’。”这小家伙在做题时,经过深思熟虑得到的解题技巧还真不赖。
总而言之,在关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主动思考小学数学作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加以改革,着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提高作业评语的创新度,努力突破“四基”的局限,竭力提升孩子的作业兴趣度,精心发掘孩子探究数学的潜力,让他们爱上作业,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