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蓉
(重庆迈瑞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0030)
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力度不足。一是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学习,虽然在人员培育上投入的财力物力不小,但并未转化为人才带来的企业收益,员工在企业中成长较慢;二是一些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层面不开通、不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流于形式,对人员的选拔任用受到不同层面的干预,难以选拔优秀人才。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漏项。国企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多侧重于人员考勤、人员进出、人员薪酬、人员绩效等行政类管理,而对人员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等方面,重大事项报告、违规追责等方面较少或缺失,存在漏项。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分类不细。通常的人力资源分为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开发与实施、绩效考核与实施、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管理等6大版块,要分门别类建立制度,实现制度管人管事。
(四)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一是长期以行政的人事管理代替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人力资源规划,缺乏科学规范的员工绩效考评标准和程序,长期忽视员工的个人生涯发展;激励不足,强调单一的精神激励而缺乏物质激励的后续支持,在工资、薪金、资金等货币激励上有差距,未科学设置好薪酬架构,并有效与员工绩效挂钩,导致人员外流、出勤不出力、工作成效低下等情况;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员工带着情绪工作,大大挫伤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分类细化,弥补制度短板。坚持标本兼治,既大力整改具体问题,又着力从人力资源制度机制上找原因,注重层层剥笋,深入挖掘,堵塞制度漏洞,扎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笼子”。一是以董事会为重点持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职责,实现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者和经营者依法行使用人权有机结合。二是政治方面增加制订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制度、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等,有效防住政治风险。三是按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求,在原有制度上细化完善中层及以上领导人员管理制度、中层及以下人员管理制度、员工培训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职务岗位晋升考核制度等。
(二)兼顾多方,建立结构化的薪酬制度
国企改革最难、最考验成效的是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差异化的薪酬制度,既要考虑员工的多种身份,历史薪酬的对接,又要兼顾岗位不同、薪酬不同、员工自身能力不同的差异。一是合理确定并且严格规范国企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如《负责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制度》。二是建立健全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绩效、风险、责任等确定薪酬的制度,实现领导、中层干部、员工与企业风险共担机制。三是探索建立与企业管理人员分类管理相适应、与选任方式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在薪酬设计中,既要有固定的岗位工资(按照不同岗位、不同级别定薪),还要有能挣分的能级工资(体现员工能力素质、工作年限、贡献程度等),更要有体现工作成效的绩效考核(体现工作完成效果)。
(三)强化差异,构建激励化的绩效考核制度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体系需要做到:一是突出价值为导向,在对各岗位开展工作分析、工作评估的基础上评估岗位价值,重点体现其对企业的贡献,企业所有部门挂钩企业绩效。二是对员工差异化考核。要充分考虑不同子公司、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员工的差异性,科学合理设置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对经营管理人员,要注重经营业绩指标的完成;对专业技术人员偏重结果考核;对管理人员偏重组织绩效考核,对员工更偏重个人业绩完成度。三是发挥绩效考核杠杆作用。建立突出人员激励机制,对突出贡献人员实施重奖,可设立董事长特别奖,坚持奖金分配向真干事、多干事、敢干事、愿干事单位和个人倾斜。四是坚持短期激励(奖金、带薪假期、培训机会等)与长期激励(年薪、员工持股等)相结合,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并存的原则,让员工收获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五是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采取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方法,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激励经理人完成相应的业绩,以此带动引领内部管理人员、员工向其看其、尽职履责。六是完善绩效结果应用。组织对考核结果客观和准确分析,有效区分高绩效与低绩效员工,以便管理层根据分析结果更好调配人力资源、更好发挥资源作用,同时使考核结果作为员工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完善晋升,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晋升机制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并重、逐级晋级和越级晋升相结合的原则,制订《职务岗位晋升考核制度》,建立管理人员与员工积分晋升机制,综合考虑个人学历、工作经历、工作年限、个人荣誉、工作贡献等因素,分别予以量化积分,通过定期晋升和不定期晋升方式,实现不同类别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位晋升或薪资晋升,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为企业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