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立位下肢全长X射线摄影拼接术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1-14 17:36:38雷仙美李佳周东辉蔡清清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8期
关键词:立位摄片X射线

雷仙美 李佳 周东辉 蔡清清

1 丽水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浙江 丽水 323000)

2 丽水市人民医院采购中心 (浙江 丽水 323000)

3 丽水市中医院总务处 (浙江 丽水 323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DR立位下肢全长X射线摄影拼接术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2例关节置换术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11月,均给予DR立位下肢全长X射线摄影拼接术检查,且对摄片阳性性、术前形态评分、功能评分及术后形态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22例受检人员经DR立位下肢全长X射线摄影拼接术检查后图像拼接成功率高达100%,而摄片阳性率为95.45%;其中单侧髋关节置管术共1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共18例、双侧膝关节置管术共3例;经术前形态评分<60分共19例,功能评分<60分共15例;经手术治疗后于形态上可看出22例患者的下肢力线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DR立位下肢全长X射线摄影拼接术应用于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推进,风湿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为此选择合适方法治疗十分重要[1-3];目前临床上选择关节置换术治疗,而在治疗前需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以便于更好地实施手术,即采用下肢全长X射线摄影拼接术,可为术前、术后提供客观依据[4,5];本院为了探讨DR立位下肢全长X射线摄影拼接术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研究对象为22例关节置换术患者,见正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2例关节置换术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11月,均给予DR立位下肢全长X射线摄影拼接术检查,且对摄片阳性性、术前形态评分、功能评分及术后形态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及评估。男性共11例、女性共11例;年龄范围45~75岁,平均(55.45±1.25)岁;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X射线成像技术:选择Yiso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Siemens DR),由高压发生器系统、平板探测器系统、运动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构成;首先将自制手扶支架放置于FPD板前,随后协助患者前后位直立于木质台阶上,握住支架,以便于保证身体不动,且上面下移动FPD板,通过分段摄取双髋、双膝及双踝关节正位片,分段进行摄取时保留相同兴趣区,即为重叠区3~5cm左右,摄片调节为60~70kV,6~10mAs,且摄片距离控制为1.5~1.8cm。

(2)图像拼接技术:得到影像后适当调整窗宽、窗位,待达到最合适影像清晰度及对比度后在DR后处理工作站采用RDWE图像模块进行拼接,完成后再与双踝影像拼接,以便于得出完整的下肢全景影像,拼接完毕后打印出片。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及评估22例受检人员的摄片阳性、术前形态评分、功能评分及术后形态改善情况。

2.结果

22例受检人员经DR立位下肢全长X射线摄影拼接术检查后可发现均清晰显示在用一胶片上,且呈现较为完整的关节变性情况;图像拼接成功率高达100%,无失败情况发生,而摄片阳性所占比例为21例、百分比为95.45%;其中单侧髋关节置管术共1例、单侧膝关节置换术共18例、双侧膝关节置管术共3例;经术前形态评分<60分共19例,功能评分<60分共15例;经手术治疗后于形态上可看出22例患者的下肢力线均得到明显改善。

3.讨论

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通过纠正退变关节的不良松解及稳定周围的挛缩软组织,以起到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对增强关节功能具有积极作用[6,7];以上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可累及下肢负重关节,继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以关节疼痛、畸形等为主,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8-10];而实施手术治疗前提在于诊断,以往临床上选择非全长或卧位X射线片检查,但是经实践发现并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下肢力线,加上所测量的长度与角度等参数准确性极差,易提供错误信息,为此临床上并不建议使用[11];而下肢全长X射线摄影拼接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尤其是负重站立位片,如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的肢体线、关节间隙、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关节畸形程度等信息,且具有检查费用实惠等优势,故此在临床上广受医生与患者青睐。

曾有学者[12]研究表明:目前临床上可获得长范围X射线图像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于下肢全长X射线摄影拼接术,与传统技术相比优势更大,以下几方面表达:①选择分段摄片有利于减小图像的放大率及失真度,继而在最大限度下确保图像的对比度及密度,且摄片质量良好;②全数字化成像,无需安装胶片夹,可直接在工作站进行多种图片处理,包括窗位调节、缩效、旋转等,与此同时还能对长度与角度进行测量,且储存快速及传输方便、快捷;③操作方便、简单及价格低廉等。同样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旦拼接前各张X射线片曝光条件不一致,则会导致拼接后出现图像整体密度不均匀现象,为此在临床上掌握曝光条件十分重要,即在调整曝光幅度时应遵守由上而下顺序进行减少,从而在最大限度下保证图像整体的均匀性;除此之外,还需格外注意曝光次数,一旦次数增加则应相应增加受照剂量,且关节保持正位及伸直。

总而言之,DR立位下肢全长X射线摄影拼接术应用于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猜你喜欢
立位摄片X射线
“X射线”的那些事儿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机电安全(2022年5期)2022-12-13 09:22:26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血浆醛固酮/肾素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应用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科学(2020年1期)2020-01-06 12:21:34
MRI诊断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
浅析DR摄片应用于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立位体前屈,刚柔相济韧有余
基于DirectShow的便携式X射线数字图像采集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