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与表达

2019-01-14 16:40
江苏教育 2019年52期
关键词:成果奖成果学校

连续两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定,极大地激发了各职业院校参评的积极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也日益成为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地方政府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又一个衡量标志。人们对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追求,一方面彰显了高水平职业教育评价指标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也着实激发和推动了实践层面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综观近两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定可以看出,出色的教学成果大都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做得好:培育和实践

虽然教学成果的评定载体最终呈现为各学校和机构提交的文字材料,但文字材料背后展示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因此,真实存在于各个学校日常开展的各项办学、教学改革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才是教学成果评定的根本依据。所以,扎实做好日常教学改革,留心教学成果的积累和整理,才能为获取教学成果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学成果的内涵特征,做到认识到位

国务院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及其相关文件明确规定,教学成果是一种旨在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能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中、在实现培养目标中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或教学方案。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教学成果是一套完备的实施方案,而不是某一单项成果材料如一篇论文、一份研究报告等。它是整个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各单项成果的综合,包括研究报告、经验总结、反思体会、测试成绩、专家评审报告、实践应用反馈、论文、专利、计划、方案等。而且,这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必须能够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必须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只有准确认识和把握教学成果的内在含义和突出特征,才能够在具体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找准方向、选准路径,而不至于走弯路、走错路。

(二)要精准选择和精心设计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做到取舍到位

在准确把握教学成果的内涵和特征之后,选择适于自己学校、能够体现本校特色的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尤为关键。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选题、好的角度就意味着好的开始。适于教学成果培育的项目类型主要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室(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运行管理等,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适于自己的项目类型。

精选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一方面要体现教学成果的内涵和特征,瞄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热点、焦点和关键点,起点高,立意新;另一方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独特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确保教学成果的比较优势。因此在选择过程中一定要取舍到位,既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也不要因小失大、挂一漏万。实践经验表明,选择一个好的项目并不容易,它既需要高屋建瓴的理论引领,也要有拨云见日的实践洞察。

(三)要脚踏实地和扎实推进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做到落实到位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研究和应用时间最低要求为4年,这不仅意味着一项教学成果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孵化的过程,也包含着研究者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态度、科学素养和科研方法的展现与提升。因此,过程性展示成为评判教学成果优劣的重要参照。

一项教学成果的形成,首先要组建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高水平的项目团队,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这是组织保障。其次,项目的研究和实施过程必须科学规范,客观真实,务求实效,切忌有名无实,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只有认真扎实地做好每一个步骤,完完整整地落实每一项计划,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优质的教学成果必然是科学规划和辛勤付出的结晶,“做得好”是教学成果获奖的基础和根本。

二、用得好:应用和推广

教学成果的另一项重要评价指标是其应用和推广效果。应用和推广效果越好,则意味着该项教学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越高。每一项教学成果的形成,都是智慧、时间和实践的结晶,都经历了反复的理论探索、实施调整和实践检验,必然会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产生明显的促进效果,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的良好应用和推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本校内部的应用和推广

教学成果是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改革需求而形成的,它生发于学校的内部土壤,应对学校的发展需要,研究和探索有针对性的解决之道。好的教学成果必然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发挥积极的、明显的促进作用,如较明显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对口率、考证通过率、师生竞赛获奖率等,这些都是教学成果在本校内部得到良好应用和验证的标志。

(二)外部的学习、借鉴和应用

良好的教学成果必然会吸引同行、同类学校的学习和借鉴。一所学校的教学成果对外输出和推广应用的数量越多、范围越大,标志着其影响越大、效果越理想。因此,良好的教学成果一定要不断扩大其输出和应用的数量和范围,让更多的学校和机构学习、借鉴和应用。

(三)社会的传播和影响

除了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教学成果还应当积极扩大其在社会上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包括公开发表研究论著、参加会议进行报告和交流、举办培训班做推介、借助新闻媒介广泛传播等。优质教学成果一定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效果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用得好”体现了教学成果良好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写得好:打磨与凝练

对于一项教学成果而言,研究和实践的过程是基础和根本,应用和推广是其意义和价值体现,而对它进行最后的总结、概括和凝练,则是对其塑型和装扮。那如何才能写出一份好的教学成果文本呢?

(一)支撑材料丰富有力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成果一定要有丰富有力的素材支撑,有血有肉,言之有物。这些支撑材料包括各类相关活动的照片、视频,学生的作品,各类获奖证书、荣誉,各类文件(立项、结题、表彰)等。这些材料要靠平时点滴积累,是研究和实践过程的生动写照。支撑材料的选择一定要精当、真实,切忌拼凑和虚假。

(二)提炼总结精当深刻

提炼和总结是教学成果获得好评的关键环节。对于有深度、有高度、有创新,确实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和矛盾,可推广性强,影响面较大的教学成果,要从教学理念、理论基础、解决问题的方案、影响力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加以提炼和升华。

(三)遣词造句优美精炼

教学成果的评定对成果名称、各项评价指标的阐述等都有严格的文字要求,如成果标题不能超过35个字等。因此,应该认真推敲教学成果表述中的每一个字,首先要做到规范使用字词句,规范使用标点符号,规范行文的逻辑结构。其次要准确遣词造句,简单明了。同时还要文字优美,饱含感情。

(四)写作态度实事求是

总结提炼教学成果虽然是一项文字组织和写作的过程,但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要准确、恰当地反映教学成果,不能凭主观臆断下结论,也不能空话大话套话连篇,更不能捏造虚构,蒙蔽大众。

要想把教学成果“写得好”,还应避免如下问题:一是把教学成果总结成先进事迹或工作经验,没有突出“成果”的规范和要求;二是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缺乏理论总结和提炼;三是对教学成果的陈述空洞、不客观,缺乏支撑材料,难以令人信服;四是对过程性研究资料归纳分析不到位,材料取舍不恰当;五是欠缺成果要素及研究结论的内在逻辑,思路混乱,不知所云。

综上可见,一项好的教学成果要经历从培育到表达全过程独具匠心的磨练和艰辛付出,这也正是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体现。当然实践中也有不少项目在某一或某几方面富有特色和竞争力,但最终却没能入围教学成果奖,令人遗憾之余,也有值得认真总结和改进之处。表现在:第一,“做得好,写得不好”。要么总结不到位,提炼不精准;要么语言平淡,理论色彩不强等等。第二,“写得好,做得不好”。有的教学成果呈现的材料看似丰富多彩,但多是一些华丽的修饰,名不副实。第三,对过程性研究资料的积累、归纳、分析不到位,缺乏研究主线的引领,缺乏对研究素材价值性和相关性的正确判断,致使得出的研究成果及结论与主题不对应。因此,只有严格遵守职业教育科研规律和学术规范,不断加强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扎实做好教学成果的培育,高度重视对教学成果的提炼与表述,才能最终获得好的教学成果,取得理想的评价和认可。

猜你喜欢
成果奖成果学校
我校获2022年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吉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介绍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工大成果
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统计与分析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学校推介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