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实角度浅析电影《东京审判》的不足之处

2019-01-14 04:05:55吴郗琛
魅力中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英美法主线庭审

吴郗琛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东京审判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题材。首先,东京审判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句号,可以借助被审判者来不断闪回其重大战争罪行,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可以充分调动具有抗日战争民族创伤的中国人的观影情绪。其次,在庭审的背后,诸如美国与日本天皇的交涉与博弈、检查团在调查战争证据的过程中对日本人的残暴表现出的惊讶等,都可以深化电影的戏剧性。庭审过程本身就是一场辩论式的博弈,也可以吸引观众。

然而,高群书团队并没有抓住如此好的一个题材的重点,而仅仅对于最后一点的庭审过程有些笔触。影片中有另一条几乎与法庭没有关系的小人物线索、影片对于庭审得失的选择性表现、都严重干扰和弱化了对于东京审判这一历史事件的充分表达,有“跑题”之嫌。下面我将从三处角度论证影片是如何“跑题”的。

一、影片过于强化审判带来的成就,而选择性地忽视了审判本身的不足。例如对于庭审的关键裕仁天皇没有被审判一笔带过,错失了反思东京审判的重点。影片在1小时10分钟左右的时候仅仅用一句话一笔带过对于裕仁天皇的审判与否:“当时国际社会再度出现要求审判天皇的舆论热潮,法官会议也对此颇有争议,但自从麦克阿瑟和天皇密谈之后,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这句台词说的非常模糊,似乎隐喻着什么,却又没有明确表明。在整个东京审判过程中,审判对日本侵略暴行负有重大领导责任的裕仁天皇应当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裕仁在策划侵华战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嘉奖了那些在中国犯下残酷暴行诸如南京大屠杀等的战争犯们。可以说,日本天皇作为日本宪法体制的最高权力者,没有对他追究责任,就是没有彻底追究日本的战争责任。在这一点重要的点上,电影《东京审判》全然没有展开论述。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后采取“冷战”政策,欲利用日本在亚洲的战略位置来满足美国的国家利益,审判天皇不利于当时日本国内的稳定,因此麦克阿瑟将军申请白宫不对天皇进行审判。以美国做主导的东京审判,虽然是在公平公正的英美法司法体系之下进行的审判,却又体现着一定的美国国家意志,这作为东京审判的重要特点,影片为什么要避讳呢?

二、影片对于审判过程表现的不充分、不客观、不理想。

首先是影片没有充分表现英美法审判程序的公正性,而是把战胜国的辩护律师表现得很伟大,把日本国的辩护律师大川周明表现的很险恶,让人物善恶分明,影片中只出现了对战胜国一方有利的人证物证,而非充分利用证据来让控辩双方展开博弈,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英美法审判程序的公正性,让观众产生东京审判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报复之感觉,但这显然是错误的。另外,对于指挥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将领松井石根的具体罪名,影片没有任何交代。实际上,其最终的罪名只有一个,那就是“怠于防止违约行为”,其他罪名的指控均被法庭驳回。为什么呢?这还要回到英美法审判程序上来,对于检方列举的证据,应该是有的被采纳,有得被驳回,法官应该是被动与中立的,控辩双方靠证据说话。但在影片中,我们明显看到主法官卫勃是有偏倚之心的,这与史实并不相符。在关于法庭的影片中,应该靠充分的证据说话,才能让观众看得有理有据、心服口服。就这一问题,影片编导应学习《费城故事》的处理方法,让双方势均力敌才是影视创作矛盾冲突的核心,否则会大大降低文艺作品的可看性。

三、在影片的故事设置层面,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影片故事的冗杂与主线表达的不足:第一,影片中个人化的副线似乎想着在审判现场这一主线的同时,表现抗日战争对人民的影响。个人化的对于东京审判这种历史题材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切口,然而影片处理的过于生硬:主线和副线之间仅仅通过记者的身份和中国法官梅汝璈这两个小线联系在一起,而再无其他影响,如此主线与副线之间没有充分的交融,并且没有相互影响,日本军人的道歉,日本军国主义青年的张狂,中国留学生的恋爱等等这些与审判几乎是两个豪不相干的故事,不仅仅让观众跳戏,还大大影响了影片主线内容的充实性。第二,影片没有在真正的历史问题上深入探究,而是花费了较大的篇幅用在了情绪化的表现上。例如梅汝璈刻意争取中国的在法官次序上的排名,试图利用此来调动观众的民族自信心。诸如此种情绪化的内容大大占用了影片最应该强化表现的历史本身。这也是我刚才讲到的第二点不足的重要原因。

对于东京审判这样的历史题材,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客观公正,故事情节人物情感等都应该在客观公正表现好了故事主线的基础上描摹。对于《东京审判》来说,应该重现什么亦或强调什么,弱化什么甚至忽视什么,应该值得影片创作者的反思。

猜你喜欢
英美法主线庭审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32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2
民事庭审优质化的标准
试论英美法系法人犯罪的归责路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刑法论丛(2018年1期)2018-02-16 08:07:34
数字主线
自动到案后仅在庭审时如实供述能否认定自首
行政公益诉讼庭审应对的探索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
中国修辞(2015年0期)2015-02-01 07:07:17
下沉和整合 辽宁医改主线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英美法上的说明义务与民事责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