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今年,随着撤站攻坚战全面打响,ETC的发展应用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对撤站工作而言,ETC全覆盖关乎此战成败,是通往胜利大门的钥匙。对广大车主而言,乘上这阵东风将是最明智的选择,抓住眼前不容错过的良机,可以轻松为爱车装上ETC,第一时间享受改革红利,以及后续源源不断的实惠和便利。
我有一个朋友,还真为ETC纠结了好几年。他纠结的倒不是装不装,而是装了以后出问题去哪换。早在2012年购车时,他就趁银行办活动装了ETC,用着感觉也不错。但几年过去,问题来了,OBU(车载电子标签)装置没电了,导致他明明有ETC,每次过收费站却还得巴巴去人工车道排队,烦不胜烦。为此,他先想到换电池,问了一圈也不知道该去哪找谁换,于是拜托单位一名“心灵手巧”的同事帮忙。那位鼓捣半天,垂头丧气地说:“年头太长,设备都老化了,拿螺丝刀一碰都碎了,必须换个新的!”朋友一打听,现在OBU都改太阳能供电了,还真非换不可。可去哪换仍是大问题,他问遍同事、朋友、修理厂、4S店,也没问出个究竟。后来听说要去十几公里外某营业厅排队,还要带车主本人身份证、车本、驾驶证原件……一想到要开那么远的路,还要在人头攒动的大厅里等叫号,他就发怵。想着反正走高速也不算多,就凑合从人工车道过吧。一拖就是几年,至今,他的ETC也没着落,一聊这事,他就喋喋不休地抱怨。
这下好了,为配合撤站工作,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我告诉朋友,你有戏了。事实上,朋友的例子只是广大车主的顾虑之一。工作过程中,我们梳理了车主们不装ETC的原因,大体可归纳为“四个不”:
第一类,不常用,这类人群高速跑得少,用ETC机会不多,觉得没必要装;第二类,不了解,这类人群对相关政策、服务内容等一概不知,安装主动性不强;第三类,不方便,以我朋友为例,想去装,却被繁琐的过程挡在了门外;第四类,不愿意,这类人群没有特定原因,就是暂时缺乏安装意愿。
令人欣慰的是,下一步,针对上述情况都将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不常用”,将不断拓展ETC功能,让它变得常用,除了高速公路,未来还可广泛用于城市停车场、校园、高铁站等,应用场景多了,自然有吸引力;针对“不了解”,可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及车辆密集场所,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支持这项工作;针对“不方便”,可以增加安装服务网点,就近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安装服务,与此同时,还可充分开展互联网发行,推动预约安装、上门安装、自助安装等;针对“不愿意”,此前有车主缺乏意愿,归根结底还是服务政策没完全打通,经过大力宣传和持续加大ETC通行车辆优惠力度,不断优化ETC产品服务,这部分车主应该会积极做出改变。
简而言之,作为行内人,我发自内心地觉得,安装ETC能帮车主省时、省力、省油、省钱、省事、省心,后续还将享受越来越多的优惠和多场景的快捷服务——重点是,安装免费,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实在想不出,车主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出手”。我把这个情况跟朋友一说,他当即表示:不拖了,这次一定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