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韶霞
(宁夏中卫市第五小学,宁夏 中卫 755000)
现代教育中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是思想碰撞激发新知和思考的过程。尤其是小学数学,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学科学习习惯等的培养。而在实际的小学课堂中,教师通常以“有问必答”的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启迪学生思考。但由于课堂设计的不合理或是学生课堂提问缺乏策略等原因,使得课堂提问有效性较低。本文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课堂提问策略进行论述,为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提供助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小学教师实现高效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开展思维活动的强有力的手段。教师以巧妙的课堂教学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对所学知识提出疑问,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答疑,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实时地得到想要的答案,提高其学习效率。教师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基础水平及学习数学的态度等都会有一个综合性的了解,最真实的“学情资源”及时掌控,对其开展后续的教学具有重大作用。
学有疑,则引思。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心生疑虑才会有所思考,才能引发自主性的思维。在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模式大致有以下形式,一种是教师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引导学生们主动去发现问题并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究,其后在课堂上提出来,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另一种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解答,让其依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疑问。前者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的自主思考活动,后者是被动的思考活动。而这两者无论是主动或是被动的,对学生思维的启迪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科学的数学思维,对其后的学习很有帮助。
虽说是“严师出高徒”,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太过严厉的教师形象有时会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本身对教师就有很强的敬畏之心,很多学生甚至会因为教师过于严厉而害怕老师,使其在课堂上很是胆怯,有疑问而不敢发。而要提高小学生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就要从教师自身出发,放低自己的姿态,和学生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同他们做朋友,展现自己亲和友善的一面,让学生们在教师面前,有话敢说。
要让学生们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地提问,就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让课堂有一个良好的提问氛围。可以从改变课堂模式开始,例如:在讲解“比一比”的时候,可以巧设课堂游戏,让学生们以身边最常见的物品(如铅笔、墙上装饰的花朵等)为例,鼓励学生展开多种方式的比较,如计数法、排列对比法等,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亦师亦友地跟他们进行交流,让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
小学生限于其年龄、认知、思维等,他们对事物的思考往往是基于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课堂上提出的疑问总是存在各种问题。但此阶段的他们,思维活跃,老师要注重思考方法的传授,对其思维模式的形成会有很大帮助,让学生们学会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们要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加大“方法教学”的比重。例如:应用合作学习法讲解“平行四边形”,将学生们进行有目的的分组,让其在小组中展开合作学习,每次的问题都由小组代表提出。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问题进行精炼,使最终的提问更加有效。
“问答”式教学是一个闭合的环,有问有答,才能完成闭环。尤其是小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难以长久保持。因此,就需要对学生的提问给与重视,及时给予反馈和解答,让他们觉得被重视,体验及时收获新知的喜悦,使他门爱上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正面的反馈和评价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例如:讲解“数学广角”,面对烙饼问题,可以让学生们自主进行优化方法的探索,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对这些问题和想法给与反馈和评价,如有学生提出独特的方法,教师就可以给与“你的想法真好”这样的正面评价,让学生们越来越喜欢提问。
综上所述,小学时期的数学学习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此时打下牢固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以后的生活学习都大有助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建立友善互信的关系,让学生们敢于提问,善于思考,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