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学生评价探索实践

2019-01-14 07:07黄荣德柏俊荣曹列文
江苏教育 2019年58期
关键词:素质目标评价

黄荣德 柏俊荣 曹列文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是全国最先进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试验区,在近20 年的课改实践中,确立了“教育即生长,评价即育人”理念,尝试通过突破陈旧的理论藩篱,让“人”的因素重新回归评价核心,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经过近20 年的探索,形成了既关注学业水平,又关注品质提升和身心发展;既关注共同基础、素养,又关注个性、兴趣、特长;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的多元化、多样化的学生评价范式。淡化了甄别性目标,凸显了发展性目标,使评价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实现了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

一、学业水平评价:回归过程,修正方法,把远方留给每一个孩子

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的难点。时至今日,不少地方依然采取“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机制,重视考试分数,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关注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的突显;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激励与改进功能,评价内容和方法与新课程要求相去甚远。

早在2005 年前后,惠山区就在义务教育学段进行了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探索。全区率先实施了学生素质报告单、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将分数评价改为等级评价。这一改变,在当时有效遏制了区域应试教育浪潮,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分数至上”的观念,将学生评价指向“人”、指向“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以洛社中心小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学校教师率先行动起来,开展了一系列更具教育教学价值的学生学业评价深层次探索。在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面,评价形式从单一的“考试”变为“模块游考”和“综合素质展示”,“游考”内容指向学科基本素养,“展示”形式突出学科及学生年龄特点。评价过程改“一次性分数考试”为“多次等级考试”,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设置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等级“多考制”,如“写字考级”“口算达标”,让学生有多次挑战机会,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阶段目标。在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面,推出“期末考试免考”实验。通过学生自我申报,同学、教师、家长审核,确定免考对象,并设计好免考生期末阶段个性化学习课程。对免考学生通过平时成绩和个性化学习成果展示进行学业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品质评价,一方面通过观察学生在特定活动(如“聚优汇争章”“每天进步一点点成长工程”“21 天美丽行动”等活动)中的表现,从情感态度、恒心毅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另一方面,特别注重学生学习习惯评价,许多学校推出“好习惯养成手册”,要求学生记录每天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外阅读情况,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阶段性评价小结,促进学生养成家校一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课堂学习评价:优化环节,促进学习,把舞台留给每一个孩子

课堂是教与学相互生发、相互激荡的主要舞台,而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以怎样的视角审视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姿态,进而决定着教学效果。从2009 年开始,惠山区把课程改革的视角指向“课堂教学评价”这一课改的深层问题,提出了“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主张。

在这一方面,惠山区的“课改龙头”学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省锡中教师实施“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基本路径总结为以下五点:

分解课程标准,明晰评价目标。基于国家课程标准、学生现状及教师的专业判断,确定模块目标、单元目标以及课时教学目标,进而确定评价目标,既让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明晰的指向又让评价有确定的标准,从而让评价发挥改进教学行为的作用。

设计评价方案,导引教学过程。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各种评价方式,在教学实施之前就充分考虑到如何在教学中获得学生学习的证据以促进教学策略的调整和学生后续学习的改进。

评价镶嵌于教学环节中,使评价与教学有机融合。通过运用课堂提问、课堂检测、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表现的环境,使教学与评价有机融合。

注重开放评价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评分规则的制订等活动,促进教师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表现和参与评价的学习环境。

注重研究评价信息,促进后续学习。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课堂表现,设计或精选作业,通过对作业信息的处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达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在期末考试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各学科“考试说明”,使日常课堂教学中所倡导的评价内容在考试评价中得到体现。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是全新评价范式在学校层面的创新性运用,省锡中教师的实践探索,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根本目标,解决了学生课堂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等重要实践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改革路径,促进了全区教学评价,特别是学生课堂学习评价的转型。

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引领下,惠山区内一大批学校积极参与了课堂学习评价改革实验。省锡中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在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实施中,开发了《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将“学习评价”作为指标单列,在教学生成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洛社中心小学、玉祁中心小学等多所学校,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了教师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和学生课堂学习观察量表。这些探索和实践,都把评价指向了学生学习,有效促进了“为学习的评价”落地。

三、综合素质评价:春风化雨,多措并举,把绽放留给每一个孩子

自2002 年明确提出“综合素质”目标以来,围绕综合素质评价的讨论和实践从来没有中断过。随着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进入新阶段,随着2020 年市属高校将率先试点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必将再次成为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

作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惠山区综合素质评价起步更早、抓得更紧,有许多富有创新的举措,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以生为本、以校为本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三是评价种类丰富。

省锡中依据学校的传统文化和学校教育哲学,提出“努力成为‘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满’的现代合格公民”的总体评价标准。洛社中心小学从“从善”“博学”“笃行”三方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三方面分别对应学生的班级生活、学科学习以及各类活动情况。杨市中心小学制定了“诗意学生”评价标准:心中有爱、目中有人、手中有书、做中有恒、学中有创。这些评价标准的共同特点就是为了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使其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班级测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科评价、社区评价等,评价主体多元化现在已不是新鲜的名词,也不是新鲜的做法,但对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评价种类的丰富是惠山区最为成功的经验。省锡中教师设置的奖项几乎涵盖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校长特别提名奖,每一个在身心发展、品行发展、能力发展、习惯养成等方面有突出表现或取得优异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都可以自荐该奖项。除此之外,还设有班主任特别提名奖、班级单项奖、匡园之星、班级自主申报奖、最美孝心奖、学生领袖奖、组织贡献奖等奖项。如今的惠山区,以“勤奋之星、体育之星、劳动之星”替代了传统的“三好学生”,将红地毯铺设得更长,将领奖台搭建得更宽,让更多的学生在赞许、激励中得以绽放生命的精彩。

猜你喜欢
素质目标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