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娇,杨玉嫔,郝瑞芳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天津 300193)
太息,即叹气,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管教越来越严,临床上孩子善太息的病症越来越多。大多数医家认为太息症为肝气郁结或心气不足,治疗多从肝心论治,然笔者发现临床上小儿太息症患者常合并与肺脾相关症状,如清咽、咽痒、胸闷憋气、腹胀,纳呆等,而在治疗其肺系脾系症状时,患儿的善太息症状也得到了改善。为探其原因,笔者就从肺脾论治小儿太息症进行如下论述。
1.1 西医学认识 叹气样呼吸,可见于心肌炎、心律失常及抑郁症等疾病,笔者所讨论的太息症主要是指儿童无器质性疾病的精神类疾病,本病没有自身特异的理化检查诊断标准,如出现气短、太息等症状,胸部X线片提示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可显示正常、窦性心律不齐或偶发心室期前收缩等,心肌酶可正常或单项指标轻度升高。张爱国等[1]在临床上经实践证明,在排除具有潜在致命或可能猝死的心脏病后,心肌酶谱检查值增高不一定就提示有心肌损伤存在,霍开明[2]认为当儿童的心理压力无法用情感发泄和语言表达出来时,就会通过叹息样呼吸等症状表达出来。有研究表明,抑郁症的病因可能是体内激素水平紊乱,而肺脏对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具有灭活作用[3-4]。研究表明,消化道菌群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BDNF)对抑郁症的发病产生影响,肠道菌群可能是解密抑郁症发病的一把新钥匙[5]。两项研究均指出肺脾与神经官能症的发病有一定关系。本病西医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胶囊、美托洛尔等,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不良反应多、服药周期偏长及患儿依从性差等问题。
1.2 中医学认识 人在情志不遂时多发出太息之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而太息多发生在怒、思、悲、忧“四情”伤人之时,与肝,心、肺、脾四脏最为相关。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变蒸》中就指出:“小儿在母腹中,乃生骨气,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之后,即长骨脉,五脏六腑之神智也。”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尤其表现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这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也是其病理基础,除了临床上常见的咳嗽、哮喘、泄泻、便秘等肺系脾系疾病,太息症亦多责之肺脾。
肺藏魄,《灵枢·本神》指出“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魄为人体精神意志活动的一种,肺精不足,魄力虚,则“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故善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精气并于肺则悲。”说明悲为肺之本志,《素问·举痛论》谓“悲则气消”,人容易意志消沉,长吁短叹。悲忧不解,子病及母,则害脾伤意;“脾藏意”,“意”,有注意、记忆、意念的产生、思考、思虑、测度等含义,皆是人思维过程、想象与意志过程的关键之处。再者《素问·举痛论》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善太息。
因气的运动应答外界环境而产生情志活动,王冰云:“气和则神安。”可见气机的运动失常是太息症的主要病机。
2.1 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吴医汇讲》曰:“升降出入四字,为一生之橐籥,百病之纲领。”说明气的升降出入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重要性。《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肺主一身之气,具有吸清呼浊的功能,保证了体内之气的生成及代谢,故升降出入在肺尤为重要。《太平圣惠方》曰:“夫脏腑之精。皆上注于肺。肺主于气。气为卫。流行于诸阳之经。荣华于皮毛。若其气不足。则胸膈短气……皆肺气不足之候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说明肺气不足,气不足以吸,可致情志不舒之太息。然气机升降之枢在中焦脾胃,《素问·刺禁论》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医圣张仲景亦在《伤寒论》认为太阴为三阳之里,三阴之表,即六经气机的枢纽。脾胃健,则对气机运行收摄有度,不至于下陷太过,频频喘息叹气,《医碥·气论》曰:“藏属肾,泄属肝(升则泄矣),此肝肾之分也;肝主升,肺主降,此肝肺之分也。而静藏不至于枯寂,动泄不至于耗散,升而不至于浮越,降而不至于沉陷,则属之脾,中和之德所主也。”况肺正常宣发肃降有赖脾之转输,如清代名医何梦瑶所言;“饮食入胃,脾为运行精英之气,每日周布诸腑,实先受其益,是为土生肺金,肺受脾之益则愈旺,化水下降,泽及百脉。”
2.2 肺为生气之主,脾为生气之源 人体的形成及一切生理活动都是靠气来支持的,而胸中大气与太息症最为相关,张锡纯认为大气来源有三:元气、肺呼入之清气及脾运化之谷气。先天之元气难于滋补,后天之气全赖肺脾化生,若化生乏源,则大气下陷不能振作精神及心思脑力,可见喘气频作,创方升陷汤,擅治“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药用以黄芪为主,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且其质轻中含氧气,与胸中大气有同气相求之妙用,亦其有补脾气的功能,主呼吸之肺气与水谷精微化生之脾气充足,则大气之化源不乏,自然行其提掣包举之用而不至于虚馁下陷,乃为一箭双雕之妙用。
2.3 痰饮为气机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 气的运动失常,津液输布障碍,聚而为痰饮。严用和《济生方》云:“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宜,气道闭塞,水饮停膈而结成痰。”而痰饮随着气的升降出入无处不到,上犯于肺,肺失宣发肃降,则可见短气,频频深呼吸;中浸于脾,脾失转运,《金匮要略·痰饮篇》曰:“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亦可见气少不足以吸之太息。正所谓“痰即是病也,痰去则病去也”。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治痰在于脾与肺。《医宗必读·卷九》云:“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指出脾胃为治疗痰饮的关键,王士雄认为“不论用补用清,悉以运枢机通经络为妙用”,强调治痰重在斡旋气机而调理肺的治节之功。
3.1 用药机制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郁》中记载:“患者朱,情怀郁抑,无志热蒸,痰聚阻气,脘中窄隘不舒,胀及背部。此上焦清阳欲结,治肺一展气化。”药用鲜枇杷叶、杏仁宣降肺气,瓜蒌皮、半夏及竹沥清肺化痰,《石室秘录》云:“治肺之法,正治甚难,当转治脾,脾气有养,则土自生金。”再加茯苓、姜汁健脾祛湿以助通利肺气。痰去气开,情志得舒。《金匮要略》治妇人脏躁的甘麦大枣汤,凌燕等[6]认为,其所治“脏躁”中“数欠伸”是悲伤日久,肺胃之气受损,营不荣脏所致,方中的甘草补气,大麦养脾,含治肺脾之意。
3.2 典型案例 患儿女性,5岁,2周前肺炎出院,复查,现症见:胸闷短气1周,叹气后觉舒,偶晨起清咽,少痰,无鼻塞流涕,无发热,无乏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周身无皮疹,纳呆,寐安,二便尚调。患儿平素易感。查体见患儿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咽红,心肺(-),腹部平坦稍胀,无压痛及反跳痛,麦氏点(-),舌淡红苔白稍腻。辅助检查示心电图、心肌酶及肺功能均未见异常。因肺炎出院修养期间,家长迫使患儿在家隔离,多时孤独一人,再加上饮食上多肥甘厚味,导致患儿肺气未复,脾胃又伤,气机失运,化湿生痰,辨病为太息症,辨证为肺脾两虚,气机不畅,治以健脾益肺,理气化郁。方药如下:射干 6 g,麻黄 3 g,杏仁 6 g,桔梗 9 g,防风 12 g,茯苓9 g,焦山楂 12 g,莱菔子 9 g,陈皮 9 g,鸡内金 6 g,百合12 g,枇杷叶 9 g,甘草6 g,大枣2枚。连服5剂,水煎服,每日1剂。并嘱家长服药期间清淡饮食,多陪伴患儿。1周后患儿复诊,叹气基本止,无胸闷憋气,清咽较前减少,纳增,余无不适。上方去麻黄、杏仁、百合、枇杷叶,减茯苓用量为6 g,余药同前,继服5剂,未复诊,后电话随诊,清咽止,叹气未反复。探吾师用方遣药,在治疗该患儿肺炎喘嗽后遗症状的同时,注重用麻黄、杏仁宣降肺气,用桔梗、陈皮斡旋中焦脾气,用百合、茯苓补益肺脾之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肺,理气化郁之功。
张景岳谓:“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无以活,无形则神无以生。故形之肥瘦,营卫血气之盛衰,皆人神所赖也。”说明小儿五脏精气不足,神气怯弱,加之有些小儿因个人体质因素易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平素消化不良,症见间断咳嗽、有痰或纳差、便干等,笔者认为这类小儿太息症的共同证型为肺脾两虚,气机不畅。在梳理气机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肺之品,以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改善患儿情志状态,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通过分析小儿太息症与肺脾的关系,探讨了此病从肺脾论治的可能性,为临床维护小儿身心健康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