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泉,崔元璐,边育红,李遇伯,李 正,王泓午,李先涛,樊官伟,高 杉,李 琳,董鹏志,徐一兰,高树明,解 静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2.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006;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381)
中医学没有冠心病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胸痹”“心痛”等范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社会压力的增大,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临床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冠心病中医证候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型,本虚以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证候类型以气虚血瘀、气虚痰瘀、气阴两虚血瘀、痰瘀互结最为多见,因此,痰瘀互结证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证候类型之一。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严重的危害性迫切要求研究者加速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开发疗效更好的药物。
丹蒌方具有宽胸通阳,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痰瘀互结所致的胸痹、心痛。现代研究表明丹蒌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疗效显著,但其治疗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分别建立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并建立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RAW 264.7细胞成泡沫细胞模型。对课题组前期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临床研究中与免疫、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阳性指标进行了验证,探讨了丹蒌方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
1)本研究首次系统规范建立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和ApoE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分别从PI3K/AKT信号通路、PPARγ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等探讨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方法。
2)本研究从PI3K/AKT信号通路、PPARγ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等多角度探讨了丹蒌方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作用机制,为丹蒌方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提供实验依据。
3)建立了ox-LDL诱导单核/巨噬细胞株泡沫化模型用于模拟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发病过程,为进一步揭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发生的分子机制及丹蒌方治疗“痰瘀互结证”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细胞模型,阐释了丹蒌方提取物对ox-LDL诱导单核/巨噬细胞株泡沫化过程的抑制作用,指征了丹蒌方的治疗靶点。
该研究从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了丹蒌方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丹蒌方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目前该研究成果在多家单位进行了推广应用,得到良好的反馈,同时为丹蒌片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丹蒌片的销售额,促进了中药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