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改研究

2019-01-14 04:05:55熊传忠
魅力中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动因教师应新课程

熊传忠

(湖北省恩施市第一中学,湖北 恩施 445000)

高中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发展,禁锢了对学生发散性和探究性思维的塑造,不仅无法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高中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但与国家大力提倡的政策氛围相比,新课程改革在实施环节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表现为宏观方面,也有微观层面的因素.为综合性地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努力优化高中数学的改革目标,必须注重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对新课改的思考与反思.

一、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动因认知不清

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诸多动因决定了必须加强新课程的改革,必须充分认知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少数学教师对新课改的方向及动因常认知不足,这其中包括很多优秀的示范教师.在这些教师看来,现行的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优化学生扎实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同时,他们身上的诸多荣誉等,也证实了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与质量,无须为了迎合潮流而进行盲目的新课程改革.同时,在当前很多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因教师对新课改的动因认知不足,使得他们在评价与考核学生的过程中,仍以传统的高考标准和成绩来衡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评价方式的偏颇.高中数学新课改的主因在于促进我国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但由于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动因及目的认知存在偏差,使得他们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对新课程改革的践行大打折扣,难以真正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高中数学新课改的目标落实不到位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必须始终明确教学目标,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来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更富层次性的教学改革,以此来综合性地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但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仍有一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化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同时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教学方向性问题.这些教师没有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且缺乏对新课程目标的整体认知,这就使得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禁锢,仍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主要的标准,这就容易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数学思维和整体认知.虽然部分教师在新课改目标的指引下做了诸多的教学探索,但总的来看,他们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仍难以摆脱成绩为第一位要素的影响.这些教师在教学课程目标的设计过程中,辅之以很多新课改的目标建构,但核心目标仍是帮助学生获得较高的高考分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容易出现教学目标的混乱等问题.

(三)缺乏对多元化学习方式的精准把握能力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于培养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掌握全面的、丰富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应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数学理论、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公式等知识的单纯化记忆能力.学生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通过题海战术,达到对公式、法则等的运用.

二、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新课改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工作,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提高认识,加强自查自纠工作,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将新课改融入相关教学环节中,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现做出应有贡献.

(一)提高认识,完善自我

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学习新课改知识,深入把握新课改精神及内涵,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以新课改要求指导数学教学工作.一方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高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习新知识,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优化数学教学方法.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师应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例如,教师可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二)加强锻炼,促进创新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践行新课改,提升教育质量与水平,高中数学教师应立足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y=Asin(ωx+φ)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讨论参数A,ω,φ给函数周期、相位以及图像造成的影响,鼓励与引导学生,总结y=Asin(ωx+φ)图像变换的技巧与方法.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同学之间相互出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另外,讲解相关试题时,教师应注重预留一些创新问题,要求学生探索、解决,而非传统教学中教师出题,学生解答,核对正确答案.

(三)关注素质,科学评价

新课改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不能仅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应将学生的素质纳入评价的内容之中.一方面,转变评价观念.高中数学教学中,分数对学生固然重要,但学生是复杂的个体,仅以分数划分优劣是不合理的,因此,教师应转变评价观念,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等,看到每名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教师应注重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情况.同时,统计学生多次考试结果,以平均分作为学生的考试分数.

结束语

高中数学新课改是高中数学的发展方向,尽管新课改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但仍有大部分教师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和认识,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精准把握,因此为努力提升高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必须重视和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理念.

猜你喜欢
动因教师应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1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