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第九小学,宁夏 中卫 755000)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境的巧妙创设能够提升小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模糊的语境教学会影响小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教材内容,同时机械化的语境训练会严重阻碍小学生们灵活的运用语言。所以,英语教师在构建语境的过程中,需要从小学生们的实际角度出发,创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英语语境。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用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的意义,是一门用于跟其他人沟通交流的学科语言,因此,语境对于这门学科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英语课程的发展应该是以生活为中心,来配合学生的发展,以及提供学生能够感兴趣和适应学生的能力的方式。恰当的英语语境教学可以很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这门语言,让这门课程的教学变得更有意义和现实价值。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所以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沟通交流的技巧,在不同的语境环境下,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中文一样,不同的语境下,中文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平时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一个恰当的语境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而言,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来更恰当的运用这门语言,掌握更多英语的沟通交流技巧,从而更好的运用这门语言学科。同时,学生掌握了英语,对于我国的对外交流以及文化交流也是一种促进作用。
语境属于语言交际的重要环境。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小学生们在特定环境下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所选用的语言材料输入要在适合的语境下进行。针对于正处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小学生来讲,语境在英语学习中十分重要。
英语教材是教师的一手资料,从教育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模式的选择以及教学语境的创设都需要根据实际教材内容进行。英语教师需要进一步分析教材内容中所提供的语言学习资料,然后依照语言功能,构建出清晰明确的语境,进而加强小学生们的英语语境学习。
首先需要融合教材构建语境。例如在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其内容主要都是以话题为主要纲领,每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围绕着一个话题开展的。
其次可以再构语言材料创设语境。除了英语教材自身所提供的文本之外,英语教师还可以依照实际教学需要,再构更为贴切且巧妙的语言材料,创建出更加有趣的英语语境。
为了让小学生们可以自主表达和运用英语,最为重要的就是让小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当的运用适合的语言,在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寻找到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两者之间的连接点,构建出贴近小学生真实生活的语境。
首先融合学生生活实现课内还原。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与以往传统英语教材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闽教版英语教材构建出了很多生活化情况,同时很多话题都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教学。
其次融合学生实际生活,进一步实现课外延伸。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实际生活情景,还可以就课堂教学向外延伸,将英语语言教学直接安排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教授家务动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家务调查,然后评选出最佳小帮手。再如在教授食物单词的过程中,可以让小学生们介绍自己家冰箱里边的食物等。利用生活化的情景进行语境教学,更加容易让小学生们接受。
任何英语词汇在考试中都不会单独出现,而是通常和句子、段落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这便需要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具有语境意识,即将词汇放入到一个话题词场中,让学生通过话题语义之间的关系联想出更多相关词汇,从而使之单词记忆效率呈几何级数增长。教师可以概念图的形式呈现语境词场,根据语义构建词汇模块,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模块中进行头脑风暴,思考出更多相关单词进行综合学习与记忆。
微课是一种以短小精悍著称的新媒体教学工具,它以更便捷的优势突破了传统多媒体课件的刻板,运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不仅能充分满足学生喜欢运用视觉接收信息的认知意愿,还能节省下过长多媒体课件耗费的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基于此,教师可利用微课视频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在简短的5-10分钟内看到语境图像与英语词汇的有机结合,可使他们在思维中建立起更立体的词汇群像,从而逐渐使之形成将词汇放入实际情境中理解与运用的学习习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历史与价值观,可见语言教学并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附带民族文化的人文性教学。同时,社会发展形式的变化也催动了英语教育的革新,这种形势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也应注重英语文化的输入,以促使学生逐渐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为此,教师在进行语境输人词汇教学时可融入相关英语文化,借助文化内涵去学习词汇可使他们在准确理解词义的同时认识到英语学科的文化传播功能。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学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学生英语教学应用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综合英语能力的优劣,可见提高英语教学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小学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语境理论的强化认知功能,帮助学生在提高英语理解准确性的同时强化他们的记忆效果,以此来从根本上增强其英语学习与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