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教会学生思考

2019-01-14 01:08:23耿建华肖淑兰
魅力中国 2019年34期
关键词:教会独立思考记忆

耿建华 肖淑兰

(吉林省永吉县实验职业高中,吉林 永吉 132200)

英国著名教育作家苏.考利在《教会学生思考》一书中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思考,如何教会学生学习、探究,思考远比直接教他们知识更重要。因为学生一旦掌握了思考的方法就能独立的自我学习、探索、研究,就会促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会思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给学生以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自学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大胆质疑精神。作为教师,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懂得有效地思考,当他们学会了思考,就能学得更好,而且还能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那么怎么才能教会学生思考呢?

一、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动力

学困生的认识能力,记忆水平,理解程度等方面都很差,即便对智商较高的学生而言,他们也需要激发学习的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事实上,采用有效的办法,让学生学会思考,在学习中逐渐产生兴趣并不断进行智力训练,可以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更多困难。创造性劳动引起的兴趣越浓,他获取的知识越多,他走向成功的机会越大。

二、获取知识不只是简单记忆

记忆是学生获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可或缺的手段,但记忆并不是把知识像货物一样储存在脑子里,应该赋予知识以活力,用它进行交流,运用和再创造。知识是有生命力的,它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是知识得以不断发展、深化的决定性的条件,不断发展、深化的知识才是源头活水。在学生进行脑力劳动的学习过程中,既不是背书,也不是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让脑子动起来,获得的知识才能活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

三、思考要从疑问开始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如果能积极思考,那么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一次深加工,必能促进学生智力才能的发展。但在实践上,很难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都积极思考,设疑是让学生思考的有效办法。人们认识事物、发现真理,都是从疑问开始的,把眼前的疑问逐一解答,形成规律,真理也就产生了。当然,还会遇到疑问,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也是疑问的解答史。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若熟视无睹,根本就不会思考什么,更不会发现什么,一旦提出质疑,必然努力去思考,探索解决的途径,这是获取知识的有意义的尝试。

四、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学生在学习新课时,如果对以前所学内容理解的肤浅,在知识的意识中模糊的多,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很重,他对新知识的准备就不够充分,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很难有好的效果。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学生在上新课时一定要有独立的工作,使他们在独立工作过程中思考问题,卸下“疑问”的包袱,并在思考过程中包含着运用知识的因素。大多数学困生都懒于思考,或者思考和领悟比较慢,这时教师必须给学生较多的事实例证和更多的时间去帮助这些学生领悟知识,千万不要让他们先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或把黑板上的知识照抄下来死记硬背,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循序渐进,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必定会有所收获。

五、学透教材源于思考

让学生掌握好新知识,不能停留在懂得和理解上,要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思考知识的方面越广泛,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越深入,下一次课上检查功课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增加了运用和识记的时间。思考的问题在教材中各知识体系间都存在因果关系,教师多在这些地方提出问题,学生困惑的方面就会减少,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另外,适当的复习,对知识的重新确认,也是很有效的。

六、知识得以运用的条件——识记和思考

能否运用自己的知识,不只是因为学生是否背会了单词、句型、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经历过由弄懂事实、事物和现象,到深刻理解抽象真理的道路。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是对概括的逐步识记。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把识记的知识作为解决客观事物的工具,知识知识得以运用的过程。相反地,学生对抽象真理的识记不是以深入思考事实为基础的,他们就不能把事实和真理建立关系,脱离了联系,就无法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我认为鹦鹉能模仿人说几句简单的话,由于它不会思考,也就不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了。

总之,每个称职的教师都希望教会学生思考,让他们成为能够独立思考、有自我思想的人。但真正能落到实处,不仅靠教师的奉献精神,合理的教学手段,而且用教师的才学,高尚的行为品质去感染学生。一个拥有渊博的知识,才高八斗的老师,他对周围的人(尤其是学生)将会有深远的影响,听他的课,就像打开了天窗一样敞亮,会使学生不自觉地去思考探求知识的奥秘,终生保存着对知识的追求,期待着下一节课的到来。一生中能遇到一位这样的老师是上天的恩赐,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成为这样的老师。心灵交往是传授知识的催化剂,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促使学生课堂积极参与思考的必要条件,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学生都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师生双方的心灵沟通,情感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战胜一切学习中的困难。

猜你喜欢
教会独立思考记忆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求知导刊(2017年26期)2018-01-04 16:03:17
记忆中的他们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海外文摘(2016年4期)2016-04-15 22: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