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慧玲
(吉林省敦化市大蒲柴河镇中学,吉林 敦化 133214)
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课改以来,传统课堂上不合理的教学方法逐渐被淘汰,新方法层出不穷。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学习中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固然重要,但团队合作精神也不容忽视。小组合作学习法,对学生的这两种能力都有所涉及,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当前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在此针对如何使用该方法进行思考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即通过建立小组的形式,将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放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小组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如在“一次函数”一节,让学生画出y=5x的图像,并观察与函数y=5x+3、y=5x-1的区别。学生很快就发现,三个函数的图像只是上下移动了几个单位。
其次,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进行协调,培养其合作意识。在合作过程中,既能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又能学会彼此尊重,加深同学友谊,增强沟通能力。
要想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法,需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创设活跃轻松的课堂环境,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参加,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但小组合作学习很占用时间,必须安排好足够的时间。再次,合作之前每个学生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否则易变得随众。最后,课堂秩序不能乱,不能利用合作的机会做其他与教学无关的事。
初中数学有一定的难度,但很多内容其实都不难,自己思考后完全可以解决。如“有理数的加减法”“整式的加减”等小节,内容比较简单,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其实是在浪费时间。所以,该方法的应用有限制,尽量选择适合的内容才运用。例如难度偏大的知识点。有A、B、C、D四个地点,AB段长10km,BC段长25km,CD段长10km。甲从A地赶往D地,骑车速度每小时360km,同时乙从B地赶往D地,骑车速度每小时260km。那么甲追上乙时,是否到达C地?很多学生碰到这类问题就头疼,但通过小组合作可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法。或利用算数计算,或列方程求解,或利用函数知识。掌握了几种思路后,下次遇到同类问题就游刃有余了。
一些开放性问题也适合采用小组合作法,还以“一次函数”为例,让学生观察思考y=5x+3和y=-5x+3的图像关系。再画出y=-12x+3、y=23x两个函数图像,观察四个函数之间有什么规律。若是独立思考,并不难解决。但该题具有开放性,通过小组合作,可得到增减性、轴对称、坐标象限等不同角度思考。
小组合作人数以4~6人为佳,需要合理分工,如每个小组内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令其互相帮助。而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此时往往不会服输而更加努力。小组之间的差距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其他小组的自信。小组组长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总结能力。在上一个例子中,可安排组员对不同的两个函数图像进行独立思考,然后与组内其他人交流。虽然方法各有不同,但最终得出的结果并无二致。总结之后,形成小组的观点,化作文字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来。在组长总结时,组员还能趁机对他人的思考方式进行验证,无形中掌握了一种新解题方法。
分工合作过程中,教师也应发挥自身作用,即引导者和辅助者。在小组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作为旁听者,或者作为参与者,与他们一起探讨,引导学生找到解决方法。在遇到小组内部出现意见不统一时,要上前进行调和,以免学生因观点不同而做出破坏纪律的事。总之,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并非闲来无事,反而起着掌控全局的重大作用。否则,一旦纪律失控,非但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使得课堂更糟。
在小组内部讨论过后,可开始集体交流,每组派出一人总结小组的方法和结论。尽量找出方法或结果不一样的小组,作为讨论点展开集体讨论。教师先令小组内部人员陈述自己的思路,然后让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分析评价。
评价时应当遵循一些原则,如公平性、民主性、鼓励性,尤其是对于初次合作的小组,本来组员水平参差不齐,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此时不管是学生评价,还是教师评价,都应尊重他们,多使用鼓励性言语,增强其自信心。
评价内容也要围绕知识、交流、合作三方面展开,不得涉及一些无关因素,更不能因为个人喜恶而进行攻击。最后,教师要对课堂上的表现做最终总结,评选出最佳小组,予以适当的奖励,一方面是对他们努力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可激励其他小组以后做得更好。
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点已经得到广泛承认,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细节问题。部分教师甚至可能会陷入理解误区,以至于教学效果较差。此外,该方法其实有很多变通,尚需要教师深入挖掘,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