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云丽
(河南省淅川县第一小学,河南 南阳 474450)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有二十年,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默默无闻的奉献,努力去做一个受学生和家长尊敬、信赖的好老师。一路走来,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写满了爱和奉献。立德树人,我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的路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教师的爱也是学生进步向上的动力,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学中,我对每个学生都充满关爱之心。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生命,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无限希望,他们今后都必将成为社会建设的生力军。作为一名教师无论从良心上,还是从责任上,我都不容许自己有一丝一豪的懈怠,特别是后进生,对他们更是关爱有加。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以赤诚的爱去温暖后进生的心,才能激发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在“我能行”的信念指导下,个个充满自信。
常听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如今的孩子太不懂事”等等。这也难怪孩子,因为当今社会,孩子们接受到的信息更为丰富、复杂,这影响着孩子们,所以对待学生还需要耐心,有时说一次不行说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四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咱有耐心,说的次数多了,让学生自己感到再犯这种错误就太对不起老师对不起自己了,他就不会再错了。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特别是小学生,我们更不应该只盯着成绩,只盯着分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分数的奴隶,而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使再优秀的学生也有不足的地方。杨格晴同学学习习惯好,成绩优秀,字迹写得特别漂亮,画也画得特别好,是一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但有一点,她有些内向,不大爱说话,也不喜欢和同学们交流。为此我专门组织了“书法比赛”和“绘画比赛”,让她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己的信心。通过这两次活动,不仅使她增强了信心,还让她找到了和同学们交流的话题。她现在还成立了书法和绘画兴趣小组,自任组长,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打得火热。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坚持学生自主、全员参与的原则,不管是什么活动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于,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在今年开学初,我集思广益,让同学们讨论班级需要设立哪些工作岗位,组织召开应聘会,鼓励学生人人争当班级管理员。学生们群情激昂,人人参与,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由于这个岗位是自己竞争得来的,所以每个人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做起事来认真负责,并且能积极想办法、出主意,班级工作搞好。每周的班会和各种主题活动,都在班级管理员的领导下搞得有声有色、井井有条。
教学中没有惊心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点点滴滴的小事。但是就在这些平凡小事中用自己平实坚韧的心态教书育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铸造师魂!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我就少说多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同学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自我充电”:在教学之余,我努力抽时间向其他教师学习:听课、听讲座、学论文……对照自己,取长补短,博采众家之长;教育专著、教学杂志,读读,摘摘,作为知识储备,必要时可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在默默中耕耘事业,虽尝历尽艰辛,但一路行来我也采撷了累累硕果: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结合教体局开展的“导学互动”课改实验,我创新课堂教学,学生都爱上了语文课。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自主探究能力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发展。“清晖来时路,古月依旧照今人”。自古以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为师的准则。我作为教师,教书育人,乐在其中。学习着是快乐的,工作者着美好的,收获着是幸福的。作为人民教师,我深深地爱着教育事业,也深深的爱着我的学生。站在新的起点,我将继续用全面发展的师魂塑造人,用无私奉献的师德陶冶人,用高风亮节的师表鼓舞人,为了那无悔的承诺,谱写出无愧的奉献之歌。
爱心立德,奉献树人,我将永不懈怠我的追求。立德树人,我将一直坚守在路上,风雨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