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贵峰 董明喆 吴志强
摘 要: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林业工作实践和本地生态林业建设实际,总结并阐述了生态建设中的油松苗木培育技术,对当前开展的“三北”防护林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油松;苗木培育;育苗技术
一、采种方法
为避免采集劣种,须严格选择适龄(20—50年生)、健壮、干形好、抗性强、病虫害少的树木作为采种母树。
油松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采种的最适宜时期。油松树体高大,球果在枝上着生较牢,采摘比较费力,要注意安全,并保护好母树,不要损伤大枝、新梢及当年幼果,以免影响以后种子产量。
采回的球果放在通风良好的场地,摊开晾晒,每天翻动一、二次,晚上堆积覆盖可加速果鳞裂开脱粒,种子脱出后集中起来,揉搓脱翅,分选去杂,晒干后即可贮藏备用。用一般干藏法,注意贮藏室应事前用三氯硝基甲烷消毒。低温干燥,通风良好,种子发芽力可保存2—3年。如需长期贮藏,应当用密封贮藏法,盛种容器要用福尔马林液洗刷。调制得当的优质种子,纯度可在95%以上,发芽率90%以上。种子千粒重33.9~49.2克。
二、育苗技术
1.平地育苗:油松育苗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土壤酸碱度为微酸性或中性。
油松育苗连作的效果较好,不但苗木生长茁壮,而且增加了抗病能力。但已罹猝倒病的不宜再行连作。
育苗地应深翻整平,施入基肥,以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拌入适量过磷酸钙(每亩15公斤左右)。为预防猝倒病及地下害虫,在施肥同时可混用硫酸亚铁(每亩5公斤)和六六六粉(每亩2.5公斤左右)进行土壤消毒。
油松一般用苗床育苗,在灌溉方便地方采用高床。苗床长10米,宽1米。多采用高垄育苗,垄宽(底宽)60~70厘米,高15~20厘米,在垄面上纵行条播。
播种季节春秋均可,一般以春播为好,时间掌握上应宁早毋晚。播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剂催芽处理。通常用0.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5~30分钟,或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用2%溶液浸半小时也可),然后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温水(45~60℃)浸泡一昼夜,水温自然冷却,种子吸足水后捞出,放入容器内置于温暖处用“生豆芽”的方法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一次,5—6天后大部分种子的種皮开裂即可用来播种。也可在播前一个月用混湿沙埋藏法或层积催芽处理,定期翻动检查,待种子有三分之一咧嘴时即可用来播种。
播种方法以条播为主,播幅3~7厘米,条中心距20厘米左右,每亩播种量15~20公斤,覆土厚度1~1.5厘米,覆后稍加镇压。再灌足底水的前提下,一般在播种后出苗前不必灌水,也不必覆盖。可在床面喷土壤增温剂以保持水分,易用喷灌或侧方灌溉。催过芽的种子一般播后7—10天即发芽出土。在发芽出土后、种壳脱落前要注意防鸟害。油松幼苗以适当密生,因此间苗不要太早,以6—7月间生长旺盛时期较为适宜。如以亩产1年生规格苗15~20万株为目标,则每米长播种沟留苗100~150株为合适。
油松幼苗耐旱、怕淤、怕涝,故对灌溉要适当控制,要勤松土除草,也可施用除草剂,(以除草醚为宜)。每次灌溉或暴雨后要为油松苗扒淤脱“泥裤”。经验证明,在生长期前期用氮肥,后期用磷钾肥,对加速苗木生长,提高成苗率很起作用。为防止猝倒病,在苗木出齐好后一周开始,每隔7—10天喷0.5~1.0%等量式波尔多液或0.5~1.5%硫酸亚铁溶液。至7月份苗茎基部半木质化,不见病症蔓延时即停止喷药。
油松苗一般在1.5年生或2年时出圃,中间不必经过移植,要求苗高15厘米以上,地径0.4厘米以上。有些地区为加速绿化步伐,其规格要求是苗高8厘米以上,地径0.25厘米以上。
2.山地育苗:油松山地育苗具有育苗地离造林地近,便于起苗时带宿土,运苗时保护苗根,节约苗圃用地及管理费用等一系列优点。临时育苗地起苗时留适量苗木继续生长,能迅速郁闭成林。
山地育苗最好在头年雨季杂草未结籽前进行深翻,当年秋末或来春松碎搂平。地面上杂草、灌木较茂密时也可先行炼山。整地方法应因地制宜。地形较平整时,可作不同宽度的水平梯田或反坡梯田,梯田间留一定宽度自然植被保护带;在梯田上筑苗床,内侧挖一小排水沟,以防苗床淤土积水。在地形较陡时可用一般的水平阶整地,阶面上纵行条播。在岩石较多的山坡,地形较破碎时也可作大小为1~2平方米的块状整地。比较干旱的地方可在梯田上用垄播,早春将催过芽的种子播下,覆土成垄(高20厘米),可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出苗前经常检查,在种子萌发时轻轻拔去土垄。
3.容器育苗:近年来有些地区采用容器育苗,省地省种,育苗时间短,栽后缓苗快,成活率高,很有推广价值。要点是选择向阳背风、靠近水源、靠近造林地的地段作育苗地,小规模育苗可利用村旁、沟边 隙地。土地经翻耕后筑成低床或平床。用旧报纸、塑料薄膜制作容器或直接用木模、铁皮模压制营养杯(钵),规格为7~10厘米,径4~7厘米,上面留一径2厘米,深1厘米的种窝。营养土配料以不沙不黏,有营养,无病菌为原则。我们试用了8种配方,以火烧土60%,山坡心土30%,过磷酸钙10%的效果最好。即用未腐熟有机肥料及蔬菜地熟土。将营养杯(袋)整齐排列在苗床上(先铺5厘米左右细沙),每杯播7~8粒种子,播后覆沙填缝盖面,超过杯面1厘米。以后要经常喷水,保持营养土湿润。一般在晚春播种,雨季(7—8月)即可上山造林。平均每亩造林用种150—200克,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