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沿淮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019-01-13 09:47王玲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5期
关键词:春性半冬性保苗

王玲

小麦栽培种植分布范围相对较为广泛,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属于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沿淮地区属于非常重要的小麦主产地区域,近些年,国家农业部门对小麦种植十分重视,并大力推动小麦良种补贴以及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使沿淮地区小麦栽培种植整体水平得以有效提高,为国家粮食安全与优质高产提供可靠保障。

1、品种选择

若想使小麦达到高产,品种选择至关重要。小麦品种选择过程中,务必做到因地制宜,对天气情况做出充分全面考虑。位于沿淮地区,当前栽培种植的品种涵盖烟农19、淮麦29与中原6号等。

2、精细整地

土地对小麦栽培种植与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土壤肥力、含水率与平整、疏松等情况,均成为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此,务必对土地采取合理的平整与疏松以及除草等,这也成为十分关键的内容。土地平整应做到深、足、实与透、净以及平等。关于“深”,小麦耕种需做到深耕,唯有确保耕作层保持足够深度,方可使小麦根系组织可以得到良好伸展发育,充分吸收养分;关于“透”,耕作阶段需对土层做到翻透;关于“净”,对小麦采取及时必要的灭茬处理,避免引起养分抢夺的情况,致使营养无法达到均衡,对生长发育产生相应的影响;关于“实”,土地应及时采取疏松以及平整,确保土地表层土壤不存在板结情况,下层土壤不存在落空情况,使根系组织保持良好的呼吸作用,能够吸收充足养分;关于“平”,小麦每垄与每畦需做到平整,同时沟应保持顺直,如此能够确保小麦养分较为均衡;关于“足”,小麦栽培种植区域,切勿过于贫瘠,需具备良好的肥力,底墒需确保充足。

平整场地十分关键,唯有对所有步骤做到合理完成,并达到标准,方可为小麦高产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3、科学施肥

人体生长需足够的营养供给,不同时期存在各不相同的营养标准,同时去确保营养均衡,小麦生长发育同样如此。针对沿淮地区,土壤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物理结构以及养分含量明显较差,因此务必重视采取科学施肥处理。施肥阶段,重视施用农家有机肥以及绿肥,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对小麦收割残留剩余秸秆加以充分利用,做到秸秆还田,使土壤肥力得以有效增强。与此同时,小麦收割过程中,做到留高茬,通过翻耕使秸秆可以埋藏至土壤之中,使土壤肥力得以有效提高;对小麦脱粒残留的秸秆采取还田处理,以此提高土壤肥力。

4、提高播种质量,达到一播全苗

第一,种子处理。播前晒种处理,时间控制在一到两天。使用多菌灵悬浮液,浓度为40%,或是小麦专用拌种剂进行拌种处理,并做到随伴随播。

第二,适墒播种。土壤含水率务必确保介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成到八成,方可采取开沟与播种,并达到一播全苗。半冬性品种,应位于10月中旬完成播种,春性與弱春性品种,应位于10月下旬开始播种,10月末完成播种。特殊情况,则需抢晴造墒播种。春性晚茬播控制在120~150kg/hm2,半冬性旱中茬播控制在90~120kg/hm2,若延误适播期,延误达到5~10d,需增加播种,控制在8~15kg/hm2。半冬性品种,保苗数量应控制在230~260万株/hm2,春性平种,保苗数量应控制在260~290万株/hm2,随产量增加基本苗适当减少。

第三,推广机条播。近些年,稻茬麦逐渐推广使用机条播,增长效果良好,因此需推广使用机条播。

5、田间管理

第一,冬前管理。提倡施加土杂肥,起到防冻保苗的效果;对晚播、底肥不足地块,越冬前需施加尿素,达到出苗的效果,施加量为23~38kg/hm2;对生长较为旺盛幼苗,应采取合理镇压与喷施多硝唑,以防幼苗保持徒长态势。

第二,春后管理。首先,追施拔节肥。位于小麦上部分第一节间定长,施加尿素,施加量为85~115kg/hm2,施加氯化钾,施加量为140kg/hm2。其次,补施穗肥。小麦旗叶形成阶段,施加尿素,施加量为23~30kg/hm2,达到增粒重的效果;最后,加强后期保健。小麦处于灌浆前期,重视采取合理的根外追肥,尿素使用量为8kg/hm2,磷酸二氢钾使用量为3.8kg/hm2,并搭配使用水完成叶片喷施,水使用量为750kg/hm2,并采取合理的“一喷三防”处理。

第三,病虫草害科学防治。关于病害,中前期阶段对纹枯病加以合理防治,药剂可选择使用三唑酮或粉锈宁等,中后期阶段对锈病与赤霉病以及白粉病加以合理防治,尤其是赤霉病,推广使用“保险药”,位于抽穗扬花期,选择使用多菌灵进行均匀喷洒,可达到可靠的防治效果。关于虫害,选择使用吡虫啉或大功臣等药剂,主治包括苗期麦蚜和后期穗蚜,位于抽穗前后阶段,主治包括黏虫和吸浆虫。关于草害,针对禾本科杂草相对较多区域,草蛉处于三叶期之前。选择使用骠马,浓度为6.9%,使用量为750~1050mL/hm2,加水进行稀释,水使用量为600kg/hm2,进行喷雾处理;针对阔叶杂草相对较多区域,选择使用巨星,浓度为75%,使用量为23g/hm2,进行喷雾处理;针对杂草情况相对较为严重区域,选择使用丁草胺,使用量为2200mL/hm2,保持土壤封闭处理,可得到良好防治效果。

第四,防春雨渍害。位于稻茬麦区,春季期间,雨水量较足,应开设“三沟”,畦沟宽与深控制在30-40cm,腰深以及地头沟的深度与宽度则需适当增加,同排水沟保持连通,确保大雨情况下不发生积水情况。

第五,后期喷叶面肥。位于稻茬麦区,春季期间,雨水量较足,小麦根系组织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易引起后期功能叶出现早衰的问题情况,开花灌浆期需重视考虑赤霉病的有效防治,喷施叶面肥,以防出现早衰,确保粒重得以有效增加。

(作者单位:232099安徽省淮南市高皇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春性半冬性保苗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扇贝保苗池水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上)
北疆超晚播小麦品种生育特性及产量比较
半冬性甘蓝型油菜资源在春性环境下的利用价值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凌海市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区技术措施
半冬性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我国科学家分离出春性甘蓝型油菜自主开花基因
高青县农机部门全力以赴抗旱保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