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香
劳动竞赛是充分发挥劳动者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生产与管理、提高劳动效率与效益、强化安全与环保、增强队伍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传统有效方法与重要抓手,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能的重要平台,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在当下推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提质增效升级的过程中,劳动竞赛更加大有可为。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开展以创建“工人先锋号”和安全岗、质量岗、节约岗、创新岗、技能岗、服务岗、创效岗、环保岗、和谐岗等九个岗位品牌为主要内容的“一号九岗”劳动竞赛,涵盖了安全、环保、生产、经营以及后勤服务等方方面面。该集团公司近40个二级单位、4万员工在劳动竞赛的舞台上尽责任、献智慧、展作为、作贡献,汇聚起员工建功立业的整体优势和强大合力。先后有2个班组被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一个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各单位先后完成群众性技术创新和“五小成果”1317项,完成创新专利26项,3个矿井被评为“山东省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示范企业”,20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受到上级工会命名表彰,其中3个省部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7个市级及能源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鄂庄煤矿实现安全生产超1万天(《山东工人报》2019年9月23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让员工在劳动竞赛舞台上竞风流的做法,值得肯定与倡导。
1.措施要具体。没有具体的措施可循,劳动竞赛就必然成为形式主义走过场。新矿集团制定推进活动的具体举措和长效机制,贯穿集团公司、权属单位、车间工会三个层面,一级对一级督导检查,月度检查通报、季度总结推进、半年评选表彰,确保了活动有目标、有方案、有考核、有奖惩、能落地,让竞赛的组织、考核等责任明确规范,执行有力,有效避免了“前紧后松、上热下凉”的通病。
2.评比要及时。评比表彰的及时性是保证员工参赛热情不减,促进持续改进提高的助力器,能够保证竞赛活动始终在高档位上运行。时过境迁的评比表彰,必然事倍功半,效果打折。集团工会每季度召开现场会和工作会,挖掘典型做法,通报竞赛情况,各单位相互学习借鉴,保持了竞赛活动的温度与热度。各单位开展了“我身边的先锋号”“争创岗位之星”主题活动1100余场次,征求建议2324条,让竞赛收获了累累硕果。
3.重点要突出。劳动竞赛的重点应该瞄准企业的薄弱点、难点与关键点来开展,以重点突破撬动企业生产经营整体工作水平。为此,必须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全面梳理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急需予以攻关突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项目,以此架设擂台,激励员工登台亮相,展现本领,在竞赛打擂中促进企业薄弱环节的加强和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集团在竞赛活动中弃虚就实,将安全质量、创新创效、员工素质提升、和谐稳定等工作有机融入其中,就是突出重点的务实之举。
4.形式要丰富。不同生产单元、不同专业工种、不同队伍结构所担负的目标任务不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不一,素质能力相异,组织劳动竞赛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势必造成缺少可比性、参照性,进而弱化竞赛的公平与公正。新矿集团工会在竞赛组织上不搞“一锅煮”,在标准制定上不搞“一刀切”,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的主观能动性,各单位工会根据工作实际精心制定了竞赛方案和考核细则,变“供餐制”为个性化“订餐制”,形成了“一单位一赛制,一岗位一特色”的良好局面。这样的竞赛方式,更适合基层和员工口味,更能够激发参赛兴趣。
5.目标要接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是竞赛的出发点与立足点,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竞赛,形式再热闹、时间再久长、规模再庞大,也只是劳民伤财的作秀。新矿集团的权属单位创新自选动作,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将竞赛定位在班组、岗位、员工上,通过责任清单、工作清单、完成清单和考核清单等“四清单管理”,做好“强基础、优技能”工作,做到岗岗有标准、个个有特色、月月有考核、季季有成效、年年有提升,实现活动与企业中心工作无缝对接,保证竞赛活动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避免了就竞赛抓竞赛的空对空现象。
6.改进要持续。劳动竞赛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教条,必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工艺技术改进和队伍结构变化而适时作出调整。要对竞赛项目、管理方法、评比细则、激励机制等进行全程跟踪,(下转第100页)(上接第108页)充分征求基层单位和员工群众意见,全面梳理运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差距不足,结合实际不断加以改进和提升,巩固成绩、完善机制、调整科目、创新方法,保证竞赛活动始终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高度契合,切实发挥加油助力功能。
7.成果要应用。促进企业发展是劳动竞赛的根本目的。为此,对于劳动竞赛中形成的创新经验、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成果,必须予以科学评估、持续完善、大力宣传、广泛推广,促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坚决避免组织竞赛、评比表彰热热闹闹,而表彰之后将竞赛成果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的冷冷淡淡现象。要把劳动竞赛与绩效考核、员工技能等级晉升、职称评聘、岗位任用等有机结合,让有贡献、有作为者有地位、有实惠、有舞台,着力营造见贤思齐、你追我赶的竞赛氛围,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各项工作持续向好。
(作者单位:江苏油田油气生产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