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外科修复颜面部软组织损伤对患者外伤后畸形、瘢痕恢复效果影响分析

2019-01-13 01:26曹宁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颜面皮瓣瘢痕

曹宁

【摘要】 目的:分析整形美容外科修复颜面部软组织损伤对患者外伤后畸形、瘢痕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颜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整形美容外科修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畸形发生率、瘢痕发生率、皮肤功能评分、总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畸形发生率与瘢痕发生率均比较低,皮肤功能评分较高,总体治疗效果较好,各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颜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中采用整形美容外科修复,治疗后畸形发生率低,瘢痕发生率低,皮肤功能评分高,总体治疗效果更好,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

整形美容;外科修复;颜面部软组织损伤;外伤后畸形;瘢痕恢复

颜面部软组织损伤在实际临床中比较多见,颜面部软组织损伤对患者的外在美观有较大的影响,患者出现常见的损伤原因有:交通事故、锐器划伤等,目前在临床中对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恢复有较好的治疗手段,但对修复治疗后的畸形发生率、瘢痕发生率和皮肤功能的恢复还没有较高的保障,尤其是创面较大的患者[1]。现就本院2011年10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进行分组,采用不同的修复治疗方式,研究整形美容外科修复颜面部软组织损伤对患者外伤后畸形、瘢痕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對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挫裂伤15例,切割伤8例,撕裂伤7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37.2±3.2)岁;对照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挫裂伤16例,切割伤7例,撕裂伤7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38.4±3.3)岁,两组患者年龄、受伤类型和性别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意义,院方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知情。

纳入标准: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病历资料保存完整者;可进行跟踪访问3个月者;未合并其他重大疾病者[2]。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修复治疗之前均进行常规的伤口处理,对健康组织尽量保留。

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对浅表损伤进行清创、消毒、包扎,对严重损伤的患者,在进行清创消毒后,采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注意创面的包扎,术后注意预防伤口感染和组织粘连。

观察组采用整形美容外科修复进行治疗,1)病情评估:对患者受伤部位的血管、神经组织、创伤深浅进行评估,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在此期间注意稳定患者的基本生命指标;2)观察常规伤口处理状况,进一步的清创与消毒确保创面良好后准备手术,注意创面处理中采用局部浸润麻醉;3)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止血、创面边缘处理;组织损失较少的患者直接进行逐层缝合,创面直径超过5mm的患者采用皮瓣修复术,创面部位在眼周、鼻、口周等起伏较大的区域,需要注意尽量保留健康组织,部分创面较大的患者,应采用皮瓣转移修复,需要注意将皮瓣进行良好的贴合与固定,避免死腔和移位影响血运;4)术后注意修复部位的包扎,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同时注意良好的营养摄入。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后畸形发生率、瘢痕发生率、皮肤功能评分、总体治疗效果,畸形发生率与瘢痕发生率以术后3个月的跟踪访问记录数据为准;皮肤功能评分主要观察肤色、状态和免疫功能3方面,总分数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皮肤功能恢复越好;总体治疗效果依据术后皮肤状况和手术状况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总体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比值。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畸形发生率、瘢痕发生率和皮肤功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畸形发生率和瘢痕发生率均比较低,皮肤功能评分较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总体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效果较好,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现阶段整形美容的修复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颜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治疗中,采用整形美容的手术方法有效地提升了修复治疗效果[4],本院通过此次研究对整形美容术在颜面软组织修复中的运用效果得到进一步证实。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颜面部损伤患者中采用整形美容外科修复,对畸形发生率、瘢痕发生率、皮肤功能评分、总体治疗效果均有显著影响,分析原因为:1)颜面部组织结构比较精细,肌肉活动频繁,涉及功能及外观,修复难度比较大,加之不同创面创口的特征不同;2)整形修复术中,对患者的创面有较为显著的评估,手术方案的制定可明确手术方式,更好的保障手术治疗效果;3)美容整形术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依据患者的创面特点,灵活改变手术方式,与患者创面符合度较高的修复术,能有效地提升修复治疗效果;4)治疗过程严格依据无菌原则执行操作,并依照解剖层次逐层缝合受损组织,可防止遗留死腔而影响伤口愈合,因此修复效果好。综合来看,在实际临床颜面损伤患者中,采用整形美容外科修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运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颜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中采用整形美容外科修复,治疗后畸形发生率低,瘢痕发生率低,皮肤功能评分高,总体治疗效果更好,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姜平,陈其庆,胡振富,等.分区预扩张颈浅动脉蒂颈肩背皮瓣修复面部大面积缺损[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6,32(01):3942.

[2] 张驰,唐修俊,魏在荣,等.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修复中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6,32(05):342346.

[3] 尹路,宫可同,殷中罡,等.游离穿支皮瓣联合游离植皮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14(03):319322.

[4] 吕春柳,李赞,周晓,等.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肿瘤切除术后胸壁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6,26(12):14981501.

猜你喜欢
颜面皮瓣瘢痕
瘢痕也可能会癌变
局部皮瓣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分析
等闲
清场
素颜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病因及预防
瘢痕也会变成癌
超薄前臂皮瓣在鼻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TGF—β的信号转导与病理性瘢痕
高压氧对超长随意皮瓣手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