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本院60例窒息复苏新生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各生命质量指标、神经适应能力评分(NACS)及阿氏评分(Apgar)。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基本症状、活动限制情况及情感功能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NACS评分及Apgar评分在8分及以上的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窒息及神经适应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新生儿;窒息复苏;NACS评分;Apgar评分
新生儿窒息(AN)是指分娩过程中胎儿出现气体交换或呼吸功能障碍,在分娩1min后出现无法自主呼吸的情况,严重时表现为低氧血症、酸中毒,甚至死亡[1]。因此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还需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来改善患儿窒息及神经适应能力,常规的护理干预常缺乏针对性,使得护理质量常难以满足临床预期效果。有研究表明,优质护理干预在改善新生儿预后、减少患儿死亡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为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本院60例窒息复苏新生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对其具体方法及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本院60例窒息复苏新生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中窒息相关的诊断标准,患儿家长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伴有其他严重的疾病、窒息复苏死亡及畸形。其中男34例,女26例,胎龄37~42周,平均(39.35±1.32)周,出生体质量2.4~4.2kg,平均体质量(3.68±1.15)kg;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2例,剖宫产18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两组新生儿及产妇情况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遵医嘱用药等。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具体为1)吸氧护理:根据窒息复苏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用加温湿化的氧气,选择适宜的吸氧方式,SpO2在95%以上者采用鼻导管间断性吸氧;SpO2在85%~94%者采用空氧混合仪低流量鼻导管吸氧;而SpO2在85%以内者则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2)饮食护理:对新生儿实施延迟喂养,有效预防误吸等不良事件。母乳喂养时帮助产妇以侧卧位式抱孩子,喂养时动作轻柔,注意观察新生儿吮吸情况,预防呼吸道堵塞。3)保暖护理:将患儿放置到保温台中,控制温度在28℃~32℃,待病情缓解后清除身上残留的血迹、羊水等污渍,再将患儿置于暖箱中,使腋温维持在36.5℃。4)并发症护理:患儿大小便后及时清洗臀部、更换床单,每日定时用盐水(必要时双氧水)消毒脐带残端,严密监测血压水平,有效预防败血症、尿路感染、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及时清理患儿口鼻分泌物,预防呕吐物阻挡气管而发生再次窒息。5)环境护理:病房及时通风,并根据患儿体质调整光线和温湿度。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各生命质量指标、神经适应能力评分(NACS)及阿氏评分(Apgar)。NACS满分为40分,评分在35分以上即表示正常[3];Apgar评分标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分及以上为正常[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处理数据,P<0.05时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及%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分别行t检验及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儿各生命质量指标评分
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基本症状、活动限制情况及情感功能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NACS与Apgar评分
干预后研究组患儿NACS评分及Apgar评分在8分及以上的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导致胎儿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出现呼吸、循环障碍,因此在新生儿窒息后及时给予复苏处理及针对性干预对改善新生儿预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積极意义[5]。优质护理干预通过吸氧、保暖、饮食、预防并发症、环境等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儿的成活率,改善了患儿的生命质量,较常规的护理干预更具有针对性,有效保证了复苏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基本症状、活动限制情况及情感功能情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NACS评分及Apgar评分在8分及以上的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窒息及神经适应能力,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晓玲.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0):13271328.
[2] 刘心梅,李红梅,邓育香.优质护理方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0):42024203.
[3] 邹丹娟.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09(12):255256.
[4] 刘荣香.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20):35513553.
[5] 林艳.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中的护理效果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1):214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