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钦 杨建平
[摘 要]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合作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提升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水平提供了新的动力。文章基于CNKI数据库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从论文数量、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能源合作研究领域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以来,论文数量呈指数增长,且主要集中在经济与管理科学领域期刊;研究机构数量较多,但机构间缺乏合作;研究热点主要包括能源合作中的顶层设计、能源贸易和具体国家合作前景分析。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能源合作;文献计量;Citespace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5.008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能源消费重心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能源贸易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1]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富活力的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供需矛盾日趋显现。[2]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有了正式的指导性文件。[3]其中,能源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层面上,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企业层面上,主动“走出去”,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4]虽然在能源合作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和风险,受到政府部门及学者的广泛关注。
文献计量学是运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对文献的数量、分布、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规律的学科。[5]在能源研究领域,已有的文献计量分析多针对能源技术的开发[6],尚未见到关于能源合作领域的文献计量相关报道。鉴于此,文中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能源合作研究领域的文獻进行回顾整理,以期摸清研究现状,把握研究热点,揭示研究发展规律,为下一步全面、系统地进行该领域研究奠定基础。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其优点是文献收录齐全,检索方式合理。[7]文献检索条件设定为:期刊,主题同时含“一带一路”(或“丝绸之路经济带”)且含“能源合作”,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4月30日,在检索结果中剔除书评、报导、无署名论文等无效信息,最终405篇文献入选。其中,核心期刊有110篇。
1.2 研究方法
利用Citespace对文献的作者、机构、来源期刊、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该软件由华裔教授陈超美开发,其对于科研文献强大的信息发掘功能受到学者一致好评。[8]
2 文献特征分析
2.1 文献数量特征
某研究领域刊出文献数量可以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显示其研究水平与受重视程度。[9]整体而言,该领域虽处于论文发表的活跃期和上升期。分年度来看,2014年刊文量较少,原因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不久且期刊发文存在一定的时滞性。随后相关研究明显增多,发文总量(R2=0.56)和核心期刊发文量(R2=0.59)均呈指数增长态势,重要原因是在此期间“一带一路”倡议逐渐由理念转化为行动,顶层设计逐步完成、国际共识不断扩大,激发了广大学者的研究兴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走深走实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预计该领域文献数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详见图1。
2.2 期刊与学科特征分析
分析某领域研究成果的来源期刊将有助于科研人员确定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期刊,为其信息采集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程度、研究水平及研究主题。[10]据统计,405篇文献来源于256个不同期刊,其中论文数量位于前10名的期刊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这些期刊主要涉及经济与管理科学、工程科技、社会科学与基础科学四大领域。其中,刊文量较多的《国际经济合作》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等均属于经管学科的期刊,其次是工程科技领域期刊,主要包括《中外能源》和《国家电网》等。不同学科期刊关注主题不同,经管学科期刊文献多关注能源合作中的贸易、金融等问题,工程科技类期刊多关注能源合作的科技潜力,而社会科学领域期刊多关注能源合作中的顶层设计。
2.3 机构特征分析
如图2所示,国内已有众多机构开展了中国能源合作的相关研究。这些机构涵盖高等院校、政府及其研究机构(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等)、社会团体(如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等)以及企事业单位(如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中高等院校论文产出占到全部论文的70%以上,可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高等院校为我国能源合作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可发现该领域中各个机构间联系程度较低,仅在机构内部进行小范围合作(如中国人民大学内部各二级机构之间),尚未形成广泛的合作网络。另外,地理位置相近对研究的合作能起到促进作用,如位于山东的能源互联网山东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及国网山东省地理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三家机构虽性质不同、研究背景不同,但通过合作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加强机构间合作也将是下一阶段研究发展的重要动力。
3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能源合作研究热点
2014年至今,“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能源合作的研究体系趋于完善,通过对文献研究主题与关键词的分析,研究重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源合作中的顶层设计研究;二是能源合作中的贸易研究;三是针对具体国家的能源合作研究。
3.1 能源合作中的顶层设计研究
中国已成为油气等能源的进口大国,深度参与全球能源合作是大势所趋,能源合作中的顶层设计是研究重点,主要涉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源丝路”、绿色发展和大国博弈等关键词。该方面的研究旨在完善“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能源合作机制,提出能源合作中的中国方案。部分学者指出了目前能源合作中存在的制度设计不足并给出合理建议:如朱雄关等[11]认为仍有一些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家未加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这显然不利于双方人民共享能源合作的成果与红利,建议我国应加强宣传沟通,打造能源命运共同体,提升能源合作水平。张运东等[12]认为目前能源合作中企业的盈利属性与国家能源安全之间缺乏协调和平衡,建议明确企业在能源合作中的角色分工,统筹国家需求与企业利益。李昕蕾等[13]则认为针对能源合作中面临的大国地缘博弈等问题,应全面提升能源合作中外交的制度性能力与协调能力。
3.2 能源合作中的贸易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能源合作市场广阔,潜力巨大。其中,能源贸易作为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长足发展,亦受到学者关注,研究领域涉及消费、合作平台、结算方式等方面。就消费层面而言,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很高,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持续上升。[14]在合作领域上,我国已由过去的产品进出口发展到装备、技术等全方位贸易合作,但是长期存在议价权缺失等问题。对此,应积极发展我国能源期货市场,扩大交易中的人民币计价规模。此外,我国还应加快建设能源战略储备,规避风险,提高在能源市场中的话语权。[15-16]
3.3 针对具体对象的能源合作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能源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以及发展规划都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处于各自利益的考量,国家间的博弈愈演愈烈。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合作对象的特点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合作方式与建议,将对我国能源合作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目前,学者研究已涉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其中尤以中亚(包括俄罗斯)、中东和美国为主。其中,中俄能源合作研究针对价格分歧、汇率波动、“中国威胁论”等挑战提出推动中俄货币融合、完善风险应对机制、扩宽沟通渠道等建议。[17]就中东地区而言,我国不断深化与该地区国家的能源经贸合作,但仍面临该地区局势动荡、风险加剧、优质油气项目减少等瓶颈,众多学者也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对我国加深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意义重大。[18]另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绕不开美国在其中的渗透,特别是在美国自导自演的贸易战背景下,美国给中国能源合作伙伴的施压是我国不得不考虑的外部因素。[19]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研究机构、论文来源、研究热点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能源合作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得到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能源合作领域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预计未来论文数量仍将快速增长;从期刊来源看,经济与管理科学类期刊刊文最多,不同领域期刊关注热点不同。
第二,参与中国能源合作研究的机构数量较多,高等院校是该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但机构间暂未形成合作网络。
第三,中国能源合作研究内容多样,研究方法多以定性分析和实例分析为主,研究热点主要涵盖顶层设计、贸易研究和具体国别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我国能源合作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议相关机构加强合作,吸引更多学者关注该研究领域。同时,做到学科交叉,充分吸收经济学、管理学、社会科学、资源环境学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完善中国能源合作的研究体系,提升中国学者在世界能源合作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刘佳骏.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能源合作新格局[J]. 国际经济合作, 2015(10): 30-33.
[2]王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問题及对策[J]. 对外经贸实务, 2018(9): 37-40.
[3]张超.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欧能源合作:机遇和挑战[J]. 国际论坛, 2018, 20(3): 16-21,76.
[4] 陈宗法. 多因素叠加 电力领域亟须合规管理[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9(4): 42-45.
[5] 梁国强. 国内文献计量学综述[J].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13, 27(4): 58-59,62.
[6] 孙秀良, 张建文, 安贺意.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生物质能源研究发展态势分析[J]. 图书馆学刊, 2017, 39(7): 138-143.
[7] 刘鸿渊, 梁娟利, 彭新艳.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2004—2018年CNKI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 39(11): 229-236.
[8] 陈悦, 陈超美, 胡志刚, 等. 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9] 孙威, 毛凌潇. 基于CiteSpace方法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演化[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378-2391.
[10] 任俊霖, 彭梓倩, 匡洋, 等. 基于文献计量可视化图谱分析的河长制研究现状[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9, 36(1): 139-144.
[11] 朱雄关, 张帅. 能源“大丝路”: 中国能源合作的新格局[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3): 128-135.
[12] 张运东, 杨艳, 饶利波. 对中国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思考[J]. 国际石油经济, 2018, 26(11): 20-24.
[13] 李昕蕾.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的清洁能源外交——契机、挑战与战略性能力建设[J]. 国际展望, 2017, 9(3): 36-57,154-155.
[14] 吕靖烨, 王翔, 李朋林.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能源国际合作问题与对策[J]. 对外经贸实务, 2018(5): 26-29.
[15] 蒋钦云, 刘建国, 朱跃中. 改革开放40年能源国际合作回顾及新时代推进建议[J]. 宏观经济管理, 2018(12): 12-18.
[16] 王建忠, 李富兵, 黄书君, 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合作进展与合作建议[J]. 中国矿业, 2019, 28(2): 18-24.
[17] 尤立杰. 中俄能源产业合作动因、风险及路径选择——以亚马尔LNG项目为例[J]. 国际经济合作, 2018(4): 15-19.
[18] 曾涛, 查金才. 中东地区政治环境变化及其对中国油气战略投资的影响[J]. 国际石油经济, 2014, 22(11): 8-13,109.
[19] 邹赟. “一带一路”战略下对外能源合作中的大国竞争及对策[J]. 改革与战略, 2015, 31(11): 25-28,126.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项目(XDA23060000)资助。
[作者简介]冀钦(1995—),男,山西榆次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气候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