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芳 胡来胜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国际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是世界各国在教育领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渠道。随着 “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间的教育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中外合作办学所覆盖的国家及语种也不断增多,因此,研究和探索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小语种教学对于提高办学质效有着现实意义。
黄冈师范学院是一所师范教育特色显著的省属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2012年与日本吉备国际大学合作开办动画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2014年通过教育部评估。项目以日语作为教学基本语言之一,学校在合作办学小语种的教学实践中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摸索期。本文结合该项目的小语种教学实践,对以小语种为教学语言的中外合作办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课程设置方面。中外合作办学“语言+专业”模式增加了课时总量,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需要掌握好语言课程,学习负担相对较重。学生的小语种多从零起步,并且要在短期内速成,成为学习外方引进课程的媒介,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中外合作办学重视外方优质专业课程、教材和师资的引进,小语种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到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消化和吸收。我校的中日合作办学实施初期,受专业课程课时限制,日语课程每周仅开设四节,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需要,为后续外方专业课程的学习埋下了隐患。因此,如何优化课程结构,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促进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方课程和外方课程的有机结合,成为彼时项目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方面。中外合作办学办学中的小语种教学不同于以小语种为专业的语言教学,后者教学的系统性、体系化更强,学习目标更聚焦,学习氛围更浓烈,而前者往往成为专业教学的附加。同时,受中方学校小语种专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合作办学小语种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远不及英语教学成熟。对于小语种“零起点”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教学重在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尽快“入门”,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期达到后期能够听懂外方专业课程,无异于揠苗助长。我校中日合作办学初期,我们深感传统语言教学方法单一、老化,不能满足合作办学专业教学的需要,如何从“零起点”迅速过渡到“听得懂”,再发展到“学得好”,理念和方法亟待改革。
(三)教材配备方面。中外合作办学办学小语种教材大多沿用该校小语种专业的基础教材,这类教材与项目专业教学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文章逻辑编辑,且教材文献的收录更多偏重于一般文学语言上,没有突出合作办学的专业特点。部分小语种在中国的发展尚不成熟,教材市场也不完善,直接引进国外教材难度大,中国学生使用起来也会感到“水土不服”。目前针对小语种的公共外语教材相对多些,但针对某一专业的外语教材缺乏,有些项目使用自编教材,有些使用碎片化的网络教学资源。我校项目初期也引进了一批日文原版语言教材,但在使用过程中,学生深感“消化不良”。
(四)师资队伍方面。中外合作办学的小语种教学深受学校小语种专业教学发展的影响,部分学校因为合作办学需要临时筹建小语言专业,合作办学小语种教学成为试验田。部分学校自身小语种发展已然青黄不接,承担中外合作办学小语种教学更是有心无力。引入外方语言教学师资,会增加项目运行成本,同时,外籍语言教师本身融入专业教学比较困难,学生适应外籍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难度,师生难以用小语种直接进行对话,往往借助英语进行切换,不利于小语种教学的发展。因此,我校的中日合作办学项目在管理中,出现日籍语言教师、中国的日语教师、中国的专业教师、日方的专业教师四类教学群体,分属不同学院和不同学校,因中外合作办学而聚之,如何使其形成有机整体,学校也是破费周泽。
(五)质量监控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申报初期,中外双方对项目的教学质量如何监管已经达成共识,并形成管理专班。在实际的教学质量监管中,往往出现重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监管,轻语言的现象,部分原因在于中外双方成立的教学委员会,多半抽调的是中外双方学校教务主管部门、外事部门和专业学院的师资力量,语言师资力量体现不足。同时,中方缺乏对外方语言教师的有效监督,外方缺乏对中方语言教师的有效监督,在小语种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往往会出现“分而治之”的现象。因此,我校的中日合作办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在中外两种教学模式中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打破中外资源融而不合的状态,也是煞费苦心。
笔者结合多年的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实践,尝试从教学运行机制的四个主要方面,即人才培养机制,教学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提出针对上述问题的建议。
(一)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逻辑起点,人才培养机制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
一是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为语言课程留足空间。中外双方在确立合作办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后,要在课程的设置上下功夫,中外方各开设哪些课程,各课程的先后逻辑顺序,课时课量的确立必须科学合理,既符合专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也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我校中日合作办学项目在中外双方的多轮磋商后,决定将课程整合为三个模块:文化素养模块、专业基础技能模块、综合技能模块。文化素养模块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承,依据传统模式开展;专业基础技能模块注重提升学生动画设计相关的专业操作技能,依据任务模式开展;综合技能模块强化培养学生的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和后期衍生品开发技能等综合技能,依据项目组模式开展。课程模块的实施,有效地整合了同类项课程,课程设置更为优化精简,为语言课程的开设挪出了空间。
二是合理设置语言课程,与专业课程并驾同行。小语种课程的设置既要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也要紧扣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要确定好语言课程的课时课量,在统筹专业和语言课程的开设时,既要保证精选的专业课程开满开足,确立语言课程的合理比例,同时根据学生的课程密度和学习强度确立语言课程的开设量,不能将学生当作外语专业生来培养。对授课内容要进行优化提升,既考虑语言课程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充分考虑外方引入课程开设的需求,丰富专业外语方面的知识,使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能齐头并进。“双校园”模式下,结合学生后期学习分流的现实需求,合理分布语言课程。我校中日合作办学项目日语课程总量占据全部课程总量的10%,结合该项目后期引入课程逐步增多、学生大二结束后开始 “双校园”分流的实际,日语课程呈现逐步减少的坡度分布。学生学程前期日语课时比重大,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后期逐步穿插动画专业词汇和文化内容,有效配合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是提升隐形课程影响力,有效补充课堂语言教学。语言课程的学习离不开环境,中外合作办学的小语种学习环境往往会成为弱势,应将合作办学小语种学习环境的创设纳入到学校语言专业的总体规划,充分利用语言专业已有的学习优势,共同开展外语角、小语种竞赛、各类师生交流活动、外籍学者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应充分利用学校涉外平台,开展夏令营、国外合作院校接待、留学生互助学习等实践学习,丰富学生的外语体验。可考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实践创新学分环节,将外语竞赛、涉外交流纳入到学生的创新学分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二)教学管理机制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多以管理委员会的形式展开,由中外双方各派代表组成。下设各分支管理机构和办公室,并以协议或工作章程的形式明确项目各级的职责和分工,并针对各工作范畴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管理体系与评估标准。在下设的分支管理机构,特别是学术管理委员会,应将语言教学人员纳入其中。各项管理协调活动和专业教研活动,要充分吸纳语言教学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中外语言教师既要服从各自学校的管理,也应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大框架下形成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并接受学校和项目的双重管理。
(三)资源配置机制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资源配置应将小语种教学资源的配置纳入整体统筹考虑。在课程资源方面,鼓励中外教师合作开设在线课堂、精品课程等,网络媒体资源、外方电子资源等应成为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补充,有效延伸课堂学习。在教材资源方面,鼓励中外教师合作开展自编教材,合理选用外方原版教材,并将小语种教材纳入教材项目统一规划。在师资队伍方面,积极选派教师赴国外合作院校进修学习、合作科研,选派语言教师赴国外提升语言技能,尝试引入外方专业教师在从事专业教学同时,跨界从事语言教学,鼓励中方语言教师与专业外籍教师交流合作,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掌握专业的发展动态。在教学形式方面,可尝试引入知名语言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模式和教育方法,实现校企多形式的合作共赢。
(四)质量保证机制方面。明确项目的质量保障及监督机构,理顺中方监督和外方监督机构、项目监督机构和校级监督机构、学院内部监督和外事部门监督、语言学院监督和专业学院监督、项目学术委员会的监督和中方教务部门监督等多重主体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力范围,确保各项监督运转有序。应在教育教学管理多个方面,积极引入外方评估考核体系,并结合中方的标准形成项目本身特有的考核体系。质量监督和奖励激励多措并举,形成一套责任明确、权利配套、运转有序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