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方法与探索

2019-01-13 02:03:25张义群通讯作者郭霁瑶
魅力中国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高校学生党员

张义群 通讯作者:郭霁瑶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5)

引言

“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从党组织本身出发,提升领导能力、强化责任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领域,让更加精准合理的战略选择对党的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因此,“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时代带来的崭新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以传统党建工作为基础,以互联网交流软件为载体,让高校学生党性教育迈入新阵地,让实时互动的信息技术助推学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互联网+党建”的科学内涵

作为“互联网+”在党建领域运动的新课题之一,“互联网+党建”能够在党建各项工作中融合最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从而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与时代发展的状态相接轨,进而实现其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互联网+党建”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党的建设,这就要求全国各级党组织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的党建工作,让党建工作、党章教育等通过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互联网相关产品与党员进行跨时空交流互动,从而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与共享。

二、“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方法

(一)高校要发挥“互联网+党建”模式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的引领作用

互联网以其舆论的开放性为基础,能够就个别事件造成较大范围的社会影响。这就启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合理利用互联网的这一特征,及时了解新兴媒体的舆论清醒,并结合党建工作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及时引导,使其进一步操控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主流舆论向着积极向上、健康真实的方向发展。同时,借助互联网进行艺术宣传也是“互联网+党建”的创新方式之一。为使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密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高校党建工作者可以借助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交流平台,一方面让党建和宣传通过互联网相结合;另一方面创新形式,让高校学生易于接受。这种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党建工作宣传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党员的学习热情,同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其思想发展,从而不但为高校党建工作拓宽了道路,而且有助于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初步形成。再次,将线上互动与线下互动相结合,也能够有效对国史、党史、革命史进行普及,从而让高校学生对廉政文化、先进人物事迹等进行直观认识。此外,高校党建工作者还应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警示教育,反腐倡廉,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善美,从而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与党员身份意识,以促进其日常行为的规范与党性思想体系的形成。

(二)高校要探索新的党建工作平台,完善“互联网+”下的信息沟通机制

首先,党建工作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明确指出的。与此同时在“十三五”期间,为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并将其与科技相融合,让新的科教方式促进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手机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各种学校社交软件层出不穷也为党建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提供了可能。诸如微信、QQ等社交软件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党员活动、民主生活会、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等理论知识及国际国内时政新闻热点等党建相关信息随时推送给学生,使其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党建思想的指导,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其党性思想建构、帮助其提升自身的政治觉悟。

其次,可以通过“网上党支部”的形式,让党建工作与各高校的自身特点相结合,从而简化党员管理工作,降低党员人数、党支部数目增加带来的负面作用。此外,特殊情况的学生党员类型症随着国内外合作办学、校企合作等新型办学方式的出现而增加,因此,搭建网上党支部能够方便党内民族生活与日常党建管理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促进党建工作的有效进行。另外,相关部门应当加强此方面的监管力度,及时修正或删除不良甚至违法的信息,让舆论走向沿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并确保网民接受到的信息权威有效。

(三)高校应结合传统和“互联网+”两种党建管理模式,创新党建工作阵地

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能够使学生党员直接参与党内民族生活会,从而通过研读党的相关文件、著作,观看视频与集体研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先烈旧址等活动,激发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更加直观的实际体验促进“互联网+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对党建工作阵地的创新,使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实现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在党建工作方面的具体实现。此外,由于互联网能够有效传播文字、图片、饮品、视频等各种信息,因此学生党员能够通过互联网交流平台,收获全面的感官刺激,从而让党建工作的宣传效果更具震撼力。这就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者将传统的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让直观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党员的党性思想建设。同时,良好的“互联网+党建”阵地还能够顾及部分因特殊情况而不能够参与线下活动的学生党员,使其通过客户端对党组织的工作安排与生活动态进行及时了解,且能够方便、迅速地组织党员参加“三会一课”等党建活动。通讯作者:郭霁瑶.

结束语

总之,“互联网+党建”是一种信息交流及时、工作安排方便的新型党建工作模式,优化学生党建工作方法,全面促进学生党员干部队伍素养提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旨在助力于学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建设。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高校学生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0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