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基础教学之
——线性素描

2019-01-13 08:46:35苗向薇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素描中国画线性

苗向薇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素描虽然是外来词语,但在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早已有了素描的内容和形式。中国画的素描既区别于西方素描,又有相同之处。那么中国画造型的基础教学课之一的素描课,是要和西方的素描教学方法完全一致,还是只保留传统绘画的造型习惯,这是我们在中国画基础教学中需要思考和如何运用的要点。

近年来美院的中国画基础教学中提出了线性素描的新概念,主要以中国画的线和西方素描的结构相结合的一种素描形式,两种手段互补,以线条为主的造型形式表现物象。在强调“以线造型”的同时,既不排除结构,也不排除透视和色调,使绘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适当的取舍。那么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线性素描课与其他课程如何对接?如何设置中国画核心课程的教学值得我们探讨:

一、教学中线性素描与中国画造型基础课的关系

西方绘画的素描是塑造形体,写实的,是具有光影的全因素素描作品。区别于西画素描课,线性素描的造型观念有所不同,线性素描以线造型,用线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立体感,辅助少量光影变化。那么在中国画造型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内容和绘画特点,让学生了解线性素描的概念,掌握线性素描的绘画方法,强调线条运用在基础造型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手部的描绘,传统绘画中样式基本雷同,是一种传承的“样式”模式,失去了人体细微的区别和变化,那么在我们的线性素描的造型训练中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画的造型能力培养脱离不了线性素描教学,低年级的造型能力要放在感知形体,塑造形体的能力方面;高年级的造型能力还要放到线条的独立美感和气韵生动的能力方面。

从绘画对象来说讲,要多运用一些具有民族特点的静物配合绘画练习,比如说:瓷器、木制品、服饰等,训练学生对造型的独特理解,确保线性素描的练习对于中国画的专业基础训练有教学价值。

过于依赖解剖和透视也会失去中国画特有的主观感知和艺术神韵,了解中国画的造型规律,系统科学的进行线性素描训练,可以为中国画教学打造良好的造型基础。

二、教学中线性素描与中国画白描基础课的关系

潘天寿先生主张“中西绘画应该拉开距离”, 运用正确的素描方法,是指导中国画基础造型训练的重要思想理念。解决中国画造型基础的最好方法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直接写生的线性素描教学。

线性素描是中国画专业特有的一种素描形式;白描是中国绘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艺术语言,是以书法勾勒的方法,勾描墨线作为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段。中国画按照形式区分有写意和工笔两种,那么意笔所需的素描形式和工笔所需的素描形式会有所不同。意笔需要的是的线描是要运动的、进取的、寄情的、变换的东西。在线性素描课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重点,有什么样的线性素描教学就有什么样的白描绘画风格。

工笔绘画的线性素描要结合工笔白描的特点,要求结构严谨,一丝不苟,注意线条刻画细致入微,是一种中和守静的的细节变化。意笔绘画的线性素描要抓住物象的瞬间印象,充分强调线的表现力,要注重笔趣,笔意,笔势的培养和研究。工笔和意笔的线描属于两种审美形态,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所区分。

三、教学中线性素描与创作课的关系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是在书法,哲学,文化多方面影响下的绘画艺术,如何把线性素描这样理智、逻辑和科学的教学方式融入传统艺术当中,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研究课题。中国画讲究“形神兼备”,那么“形”就是说的造型,“形”解决的就是创作中的造型。作为中国画的基础课线性素描,是在中国画造型基础训练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什么样的造型基础,就有什么样的创作基础。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首先要寻求自己的绘画语言,要树立表达心像的表象。其次,感性阶段进入理性阶段。最后,画外求画,追求更高的意象美与传统美学的理想。谢赫六法中,绘画的气韵是高于一切的,那么造型的基础是一种手段,是技术、技巧。当你的造型基础不能辅佐气韵生动的时候,是一种缺陷。当技巧高于境界内涵的时候,作品就是没有灵魂和理想的空洞。

中国画的创作也是分为意笔画和工笔画两种,那么在线性素描造型当中也需要有所区分。在近年出现的一些绘画作品中,出现很多写实的工笔画作品,与照片一般无二,这实际上是重复了机器的数字处理,表达的是一种全因素素描所带来的细腻的极致,缺乏艺术的主观感受,也就是没有自己的绘画语言。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上把握艺术创作的主要规律。多年的美术应试教育,使学生的绘画作品千篇一律,失去了很多独立思考和艺术创作的想象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寻找自我的绘画语言,研究造型规律,研究表达创作的各种可能性、技术性。研究独立的表达方法,即使不成熟,也是应当探索的。

几千年来,中国画在不断的变化,中、西文化差异日渐缩小,从宇宙观到世界观、方法论,从哲学观念到美学观念,超时空,超地域,兼容大同的美学思想浸透了中国画的这艘大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创造者们被插上了五颜六色的翅膀,意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在作品中光芒四射。线性素描的发展也乘着这艘大船遨游在艺术的海洋中,既为中国画的创作助力加油,也凭借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独立画种。

目前,关于中国画的素描形式一直存在争论,但是,有争论就会有进步,有发展,不同的声音也代表着艺术形式的多元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科学的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猜你喜欢
素描中国画线性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正解的存在性
中国画
华夏文化(2021年3期)2021-11-04 04:46:34
初夏素描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武汉素描
歌剧(2020年4期)2020-08-06 15:13:32
素描
雨露风(2020年8期)2020-04-26 19:55:51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1:08
《远方》中国画
吐鲁番(2019年3期)2020-01-01 07:42:04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海燕(2017年2期)2017-03-18 05:34:09